大年初一,由張藝謀與張末父女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狙擊手》在各大院線上映。
《狙擊手》作為張藝謀第一部進入春節檔的電影,在經歷了排片太少的狀況後上演了一出口碑逆襲,豆瓣開分7.7分,在春節檔電影目前位居第一,讓觀眾們紛紛感嘆“你永遠可以相信張藝謀”、“拍中國人的故事還得是張藝謀”、“希望所有導演們都和張藝謀學學怎麼在90分鐘裏講完一個故事”······
聚焦普通戰士的英雄故事,製作注重真實
與以往的軍事戰爭題材電影突出塑造大人物、大故事不同,《狙擊手》對準的是抗美援朝志願軍中的一個小羣體---冷槍五班的戰士的故事,於平凡普通的戰士小人物中進行英雄化的偉大塑造,這讓許多觀影的觀眾覺得耳目一新。
另外,《狙擊手》能實現口碑逆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的真實,“終於不是一炮炸死一堆人的狂轟濫炸了”、“沒有把敵人塑造成無腦的傻子,對手也值得尊重”,這是很多觀眾所反饋的一個直觀感受。而製作上的用心也讓觀眾們在觀影后直呼“快去看,不看就虧了”!
首先是取景場地的真實。張藝謀曾表示“沒有真雪不如不拍”,因此《狙擊手》的拍攝全程是在零下35度的白雪地裏進行,演員們在拍攝前進行了長達一個半月的封閉軍事訓練。
在電影的後期中也沒有使用華麗宏大的虛假特效來渲染,真實地還原戰場原貌。沒有飛機、大炮、坦克,志願軍戰士最終還是戰勝了美軍;沒有了特效的粉飾,也依然可以打造出深動人心的故事,這一潛在的隱喻意味深長。
其次是道具服飾的真實。電影中使用的全部都是在抗美援朝中使用的真槍,例如在片中出現的莫辛甘納步槍等;披在戰士們身上的“白布”也是便於戰士在白雪地裏進行隱藏的“保護色”的設計。
最後則是對於歷史呈現的真實。該電影的故事背景發生於我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實行的“冷槍冷炮運動”時期;對於影片中呈現的神槍手“百發百中”的狀況,許多觀眾存疑,認為是像抗日神劇般的處理,其實不然。《狙擊手》中的人物原型是以張桃芳、鄒習祥為代表的我國抗美援朝的狙擊手戰士,他們有多厲害?張桃芳被列為世界十大狙擊手,鄒習祥冷槍冷炮的命中率更是高達98%。
此外,在影片中美方在報紙上報道的中國“死神”也是真實發生的美方懸賞我方神槍手的故事。
細節滿滿,以真情實感打動人心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電影使用的語言是四川話,這是片方細思考究的結果。根據統計,來自四川的抗美援朝兵力位列全國之首,因此用四川話更貼切;其次,也有觀眾注意到了美方士兵多次提到的“軍事法庭”,美方士兵都對其避之不及,這一細節的刻畫是美方士兵遲遲不肯撤退的根本原因。
張藝謀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導演,也把冬奧簡約靈動的理念帶入到了《狙擊手》中,造就了影片別樣的美學風格。這一理念在兩者間的貫穿也將往昔崢嶸歲月與如今的盛世強態相連接,又是一重隱喻。
大部分觀眾在看完《狙擊手》後都稱“看哭了”、“太好哭了”,也感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當我們看到冷槍五班的戰士們攜手扶持、在戰友一個接一個倒下心痛不已的時候,我們體驗到了那份濃濃的戰友情;當我們看到班長無畏的向敵人跑去、大永不辱使命成功拿到情報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屬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氣概;當我們看到來自朝鮮族的孩子對中國志願軍戰士的信任時,我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那跨越國界的軍民友好。
在電影前期預熱的時候,發佈的致敬曲《年輕人》便獲多個主流媒體轉載,兩代“年輕人”的合唱也引發了廣大年輕網友的共情。許多年輕的觀眾在觀看後,也讓他們愈發地想要好好珍惜如今這物質富足的幸福生活。
在這闔家團圓的時節裏,《狙擊手》也提醒着我們不要忘記那些在保衞祖國的疆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志願軍戰士,是他們犧牲了他們的團圓成就了我們如今的團圓,也希望您能在這個團圓的時刻裏,走進電影院,去感受他們曾為我們付出過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