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綠幕”背後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娛樂

本週五,三集人文紀錄片《錢江潮》的首輪播出在CCTV—9、浙江衞視順利收官。該片縱橫兩千多年,通過極致的影像展現了“潮”的歷史脈絡、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

作為歷史人文題材,《錢江潮》時間跨度大、所涉人物多,如何在三集篇幅內將“潮”的人文價值清晰地傳達給觀眾?這是創作伊始橫亙在節目團隊面前的難題。

在經歷了無數次地探討和研究之後,節目團隊最終決定用影像説話,以景帶人,以人觀史的創作思路來破題。用適當篇幅的“情景再現”、“動畫演繹”對已發生的歷史故事進行重新建構和表達,以此拉近片中人物與觀眾之間的情感距離。

在《錢江潮》第二集《看潮》中,詩人徐志摩與一眾好友乘坐“看潮專列”的場景就是用“綠幕”人物實拍加三維場景製作完成的。這一生動的“情景再現”騰挪了人物時空,給予了觀眾“穿越”般的即視感。

當然,“綠幕”也並不是萬能的。在拍攝徐志摩夜觀潮水的鏡頭時,攝製團隊遇到了相當棘手的問題。當主光打在演員身上,雖有清晰的輪廓,但覆蓋了篝火的光影在演員面部的表現,很容易在後期合成時出現所謂的“五毛特效”。但如果追求光影的藝術化表現,拍攝出來的素材則會給後期團隊帶來極大的壓力。

要不要迎難而上?

攝製團隊糾結再三,最後為了呈現詩人與潮心靈對話的視覺效果,還是選擇了用少數燈光烘托氛圍,儘量保留火焰在演員身上的真實反映。

後期團隊在經歷連續幾個通宵的Roto摳像後,這是詩人江邊觀潮鏡頭的最後合成效果。

創作過程中問題總是接踵而至。如何呈現唐宋時期錢塘江流域的觀潮風俗?在幾經考量之後,後期團隊選擇用“活化”古畫的方式再現當時的熱鬧景象。為了將《臨安年市圖》展示得生動且飽滿,團隊中年輕的動畫師肖晨將圖畫場景和其中將近一半的人物進行了修補分層,並且通過三維骨骼綁定製作出了動態畫面,其畫面總合成層數達到了200多層,用肖晨自己的話來講就是——“屬實恐怖”。

除了“情景再現”與“動畫演繹”,節目團隊還將大量精力放在了“三維場景”的復原上。在第三集《弄潮》裏,為了講述雍正與乾隆兩代皇帝築塘抗潮的故事,攝製團隊需要拍攝一組海寧海神廟中“父子同書一碑”的鏡頭。遺憾的是,在拍攝現場,團隊發現當年的石碑在經歷幾百年的風雨之後,早已經沒有了史料裏記載的模樣。一塊磨損殆盡的石頭海如何表達“父子同書一碑”的故事?經攝製團隊與後期團隊協商後,最終決定以“三維場景”復原當時的石碑和其周邊的環境。

由於製作素材過於巨大,在後期渲染時電腦一度面臨崩潰,所以後期團隊又額外使用了unreal engin等一些新技術來代替傳統的三維軟件,使得後期在PBR渲染時不僅保證了畫面的質感還提速了許多。

用創新推動製作手段升級,用影像加持內容表達。

《錢江潮》團隊為紀錄片創作注入了自己澎湃有力的新動能。“潮”的力量在《錢江潮》每一幀力求完美的鏡頭裏,也在他們每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