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靠賣慘走紅的水泥妹嗎病重丈夫是假,現實中豪車洋房
如果你真誠,你應該知道這是難得的可貴品質,但你也不要為此脆弱,畢竟真誠不是這人間的普遍事物。你的選擇是你自洽的方式,是你堂堂正正浪跡世間的鑰匙,但它不保證你的真誠不被浪費 ,實際很多時候都是浪費。但真誠的貴在真誠之處不就是:不怕浪費。——繆娟
在這個科技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機遇和挑戰逐漸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曾經我們需要用最基礎的勞動力來換取生存的資本,比如種田務農,工廠工作,到了這個科技手段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養活自己的途徑也變得越來越多,每一次時代的更替,其實都是一次不小的機遇和挑戰,而其中種種,就是要證明,你能否經得起時代的挑戰。
當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説,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在自己從事的專業領域進行,以自己真真切切的勞動力與本事來換取酬勞,但是,在不為人知的地方,卻有不法之徒看準了時代的漏洞,爭先恐後的玩起了騙局,意圖打感情牌來博關注,以此換取名氣和金錢。
作為曾經的網紅,"水泥西施"的背後,就是這樣一個妄圖投機取巧的團隊,曾經在網絡上備受好評的勵志女性榜樣水泥西施,卻因為矇騙大眾編造故事而身敗名裂,最終下場令人唏噓,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這還要從最初開始説起。勵志網紅的誕生
3年前8月 14日,安徽省的一家網站突然發佈了一則新聞,報道了一則關於"28歲女子每天扛50噸水泥,背後的故事這樣心酸"的報道,水泥西施隨即因為所謂"扛水泥救治患癌丈夫"的故事走紅。
這在當時確實引起了輿論一邊倒的同情,大部分觀眾並不知道事實真相,認為水泥西施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更是在這個混亂社會魚龍混雜中的一股清流,紛紛予以關注。在受到熱議後,水泥妹也開始了自己的行騙生涯。
"水泥妹"最初住在快手平台上,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她的視頻——搬運水泥,再配以一段解説的文字。但是事實上,她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你看到的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個動作,每一件衣服,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團隊在她身後運作,所有的一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和展示出來的畫面。
每個人都叫她水泥西施,她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每天她都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渾身也是找不出一點乾淨的地方,彷彿受到了生活的百般欺辱,揹着沉重的水泥袋子,樹立起吃苦耐勞的形象,欺騙了很多人。
每天晚上水泥妹也開直播,講述她的故事,很多人同情她,給了她很多禮物,在直播中他還説他的丈夫不治之症,每天媽媽也病得很重,只能躺在牀上,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來養活整個家。
她穿着破舊的衣服,每天都在鏡頭前工作。只要他在大家眼中是很努力賺錢的樣子很努力,也很認真,能吃苦,吸引了無數粉絲的注意。很多粉絲看到她的生活是這樣艱苦,每天只能吃鹹菜和饅頭,感到非常同情,就在直播間給她送去了很多禮物,本意是希望她能夠過得更好些。
然而事實中的水泥妹真的過得這樣清苦嗎?答案是否定的。現實生活中,水泥妹可一點都不窮,她每天打扮得很時髦又漂亮,有自己的豪車,有兩套房子,可以説非常富裕,與視頻中的形象完全搭不上邊。
起初,網友們並沒有發現,在輿論出來發聲時,大家還以為是有人故意抹黑水泥姐,但是隨後真相就逐漸浮現在人們的眼前。 有人在街上偶遇了所謂的水泥西施,她花枝招展,極盡奢華,原來曾經的勵志模樣,根本就是一場騙局。
可以説,如果水泥姐繼續這樣作弊,那麼被禁只是時間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賣慘博同情,她的賬號已經有300萬粉絲。
水泥西施表面上在直播平台上與粉絲互動,傳播正能量,在被網友問及關於網上她有一輛豪車豪宅的説法時,她強詞奪理:"對方只不過是在誣陷我,我其實就是個水泥搬運工。他們誣衊我是一個有錢的女人,就是嫉妒我粉絲多!"
水泥妹甚至發表文章聲稱對方誹謗,要求恢復自己的名譽並且賠罪,現在看來真是個笑話。
然而,不久之後,經過警方的調查通報,水泥西施的騙局立刻浮出水面,所謂病重的丈夫根本不存在,一切的背後都來自於一個網紅公司的策劃,目的是將觀眾的同情心變現,並且以此獲得報酬。
這種欺騙可以説讓所有網友都大失所望。網友得知真相後都要求水泥西施把自己的禮物全部刷回來,而水泥西施因為被揭穿也名聲全毀,如今的她,已經不能夠再掙到一分錢,也逐漸被人淡忘了。
在這個時代,有些人為了紅,真的是什麼事都做出來了,其實我們通過水泥妹的故事,可以看到很多網紅背後的真相,只要你擦亮眼睛,就可以避免被騙,在現在的大數據時代,世界上已經沒有不通風的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我們必須擦亮自己的眼睛,識別那些想要博取同情的騙子,找出他們企圖竊取公眾同情的真相。
花花世界迷人眼,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我們有很多能夠通過正當手段來掙錢的途徑,像水泥西施這樣的做法,顯然是非常不可取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做事之前要先學會做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品行,只是一味的靠欺騙觀眾的話,那麼一切都毫無意義,甚至最終也會遭到譴責,正如那句話所説一樣:"那時她還年輕,不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經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文/南宮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