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巨星李小龍無論在戲上還是戲下,都以“能打”著稱。但他卻是個天生的“近視眼”,度數高達600度。為了方便拍戲,李小龍長期佩戴隱形眼鏡,再加上功夫出神入化,所以許多觀眾至今不知道他是近視眼。
一些知道真相的人,因此懷疑李小龍的實戰能力。畢竟600度的近視眼,摘了眼鏡,眼前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乾淨啊!人都看不清楚,他該怎麼與人搏擊呢?
可是他們不知道,李小龍自幼修習“詠春拳”,精通一種叫“閉目黐手”的功夫。所以他與人搏擊的時候,並不需要看清楚對方長相。“閉目黐手”的練習方式決定了:一個人只要通過天長日久的練習,就可以在看不清對方的情況下,運用技巧作出精準打擊,並以“寸勁”傷人。一、李小龍與“閉目黐手”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早年是一位跑江湖的鏢師,後來跟人學習京劇,當了一名丑角。1940年,李海泉帶着家人逃難到了美國,因此李小龍在美國出生。
李小龍長到七歲後,就在父親的指導下練習功夫。除了強身健體,最重要的是——這是他們李家吃飯的傢伙。李小龍在父親的指導下拜了許多師父,學習傳統的蛇形拳、螳螂拳、少林拳等多種傳統武術。但是李小龍先天近視,有許多傳統拳法並不適合他。
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第一次接觸到了“詠春拳”。他發現這種拳法更加適合眼睛不好使的自己,所以後來在“詠春”的修習上狠下了一把功夫,再結合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自創出“截拳道”。
現在我們觀看“詠春拳”搏擊的視頻會發現,這種拳法表面上看來,動作幅度相對較小。尤其是其中的“閉目黐手”,攻擊的範圍集中在脖項及以上的部位。特點是出拳奇快,纏鬥的動作像太極,但是出拳極為迅猛。一旦被纏上,極難掙脱。
“閉目黐手”除了快,還講究以“寸勁”傷人。在攻擊過程中不需要長時間蓄力,就可以使力量爆發達到一定程度,攻擊上半身的要害之處。而在練習的過程中,也需要以布矇眼。這對高度近視的李小龍來説,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曾經看過網上一個關於李小龍挑戰外國武術冠軍的視頻,李小龍在開打的一瞬間,手部已經以閃電般的速度成功攻擊到對手,這恰好就體現了“詠春拳”法的精髓。
但是從現在的視頻上看,並不能看出李小龍的真實水平。因為我們目前看到的視頻,絕大部分只是他的影視作品,或者是普通的武術交流活動視頻。
有一位朋友對我説,李小龍肯定不如泰森能打。除了因為他是“近視眼”,也因為他個子不如泰森高大。目前網絡上大部分的國術傳承人也承認一點,那就是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光憑中國功夫是不能取勝的。
但是我卻有一個疑惑。假設我們今天提到的中國功夫,是指實戰傷人的功夫,而非是體育運動項目的話。那麼李小龍以閃電般的出拳速度,難道不可以讓對方一擊斃命嗎?那樣的話,對方哪有時間發揮力量的優勢呢?
在看過一些視頻之後,有人開始承認李小龍是“詠春拳”高手了。但是,他們又轉向質疑“詠春拳”本身的實戰能力。二、詠春拳的“實戰能力”
“詠春拳”是興起於清朝的乾隆年間,是盛行於廣東和福建的一種殺傷力極大的實戰拳術。民間傳説它的創始人是一個叫“五枚師太”的人,這位師太也是《乾隆遊江南》中那位用掏腸手殺死方世玉的人。
相傳這位“五枚師太”後來把拳法傳給了一位叫苗順的少林弟子,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傳給了他的女兒嚴詠春,最後得了一個“詠春拳”法的名字。
除了這個説法,另外還有很多關於“詠春拳”起源的説法。不過大家一致認為,它的起源與一名女拳師有關。因為他這套拳法動作輕靈,以巧勝力,特別適合女子練習。其實我個人認為,不一定就是女拳師所創。
詠春拳作為一種帶有實戰殺傷力的拳術,本身吸收了廣東洪拳,福建白鶴拳等拳法的特點,集眾家之長。它也許是在考慮到當時中國人普遍不具備體力優勢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一種功夫。
俗話説“天下功夫,唯快不破”,中國人的功夫,一向不是以力量取勝,而是以四兩撥千金的巧勁和出拳人身體的靈敏來取勝的。李小龍有白鶴拳跟洪拳打底,學習“詠春拳”事半功倍。
而那些認為“詠春拳”不能傷人的説法,也顯得十分天真。因為你只要花兩分鐘粗略地看一下視頻就會明白。“詠春”攻擊拍打的部分,除了肩、頸以外,還可攻擊太陽穴、眼球和耳朵。遇到高手,以極短的時間用“寸勁”打廢一個人是不成問題的。
由於詠春這個特點,李小龍事實上沒有辦法當眾表演真正的“詠春拳”。他只能點到為止,不能以武力傷人。最近網絡上因為某一個門派“自封的掌門”跟散打運動員交手,一招被打倒,所以許多人開始懷疑中國功夫不行。
這個問題,以前有很多國內的武術家也提到過。建國以後,國家不提倡“傷人”的武功,只鼓勵帶表演性質的武術。畢竟現在是熱兵器時代,大家練習武術,還是以強健身體為主。結語
李小龍原來是一個高度近視眼,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查資料的時候發現,還有人説他是長短腿。不過這個説法被他家人否認了,李小龍的弟弟説他只是長了一雙扁平足。
在“閉目黐手”的幫助下,李小龍克服了近視,超越了自身的侷限性。無論他的實戰能力如何,也無論他最終取得的成就如何,都讓人感覺欽佩!希望李小龍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能夠化身成為一股“正能量”,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