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興盛的初衷是記錄個人生活,但現在有些內容已經變味兒,甚至以虛假和獵奇為目標。
年輕人在為社交媒體錄製短視頻。資料圖。圖/IC photo
文 | 劉昀昀
雙胞胎在母親肚子裏打架還能造成胎記?
最近,一寶媽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個“雙胞胎在肚子裏打架造成胎記”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這段疑似孕檢B超結果的視頻顯示,腹中兩個孩子不停在動。視頻還顯示,兩個孩子出生後,身上多處瘀青。而在這位寶媽的視頻記錄中,這對雙胞胎兄弟平日也是“相愛相殺”。
當這段視頻還在被網友調侃時,已經有專家出來闢謠稱,“這不太可能”“都不在一個房間”。很快,當事寶媽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段視頻是從網上搬來的,本意是娛樂,沒想到大量網友當了真。如今,她已將視頻刪除。
一段博人眼球的短視頻,還沒等公眾從調侃中回過味來,就已經“翻車”了。這是可以預見的結果,因為它是不講科學的,甚至可以説是胡編亂造。
以這段“雙胞胎在孕肚中打架”的視頻為例,其幾乎不可能發生,這種“一眼假”的視頻卻能夠引起網友普遍關注,不過是因為加持了雙胞胎兄弟“相愛相殺”的離奇情節,在搞笑中多了些獵奇的意味。
仔細看來,不少短視頻皆存在此類問題。比如,將環衞工人與服務員關於能否打包產生的爭吵,誇張為“環衞工人連添7碗飯惹怒老闆”,引發網友批評飯店老闆。再比如,利用“哭窮”等情感營銷手法,將自身塑造為與現實不相符的悽慘形象以賣貨等。這樣的視頻,乍看來無傷大雅,但長此以往也在無形中消耗着公眾對短視頻的期待與情感共鳴。
短視頻用户在我國網民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6月,我國短視頻的用户規模增長最為明顯,達9.62億,較2021年12月增長2805萬,佔網民整體的91.5%。如此龐大的羣體之下,着實不能忽略頻發的造假現象,讓層出不窮的“套路”迷惑用户。
短視頻興盛的初衷是記錄個人生活,現在不能否認有些內容已經開始變味兒,甚至以虛假和獵奇為目標。短視頻沒有原罪,但信口開河的荒誕內容,卻在侵蝕其生存的空間。所謂的“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編”,已經不是個別現象。
不能否認的是,一些打動人的短視頻,確實存在藝術加工的成分,但這並不意味着短視頻領域編造即合理。把握事實與虛構的邊界,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剋制住總有人想借此博關注、求流量的想法。
人人都想借短視頻發聲,人人也都可以成為傳播者、分享者,但前提是認真對待這件事情,而非只想着利益最大化。只有保持對受眾,以及對內容本身的尊重,守住“真實”這條最基本的底線,短視頻才能長久。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劉昀昀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