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脱口秀這個喜劇形式,因為《脱口秀大會》第三季在國內出圈,很多過去只有少數人知道的脱口秀演員,以及他們口中的段子,開始在朋友圈流傳,同時也引發着爭議。
對於很多脱口秀的新觀眾來説,演員們在視頻節目裏進行幾分鐘的表演,差不多就是脱口秀的全部。殊不知對於內地的脱口秀行業來説,上節目才是一種異類,大部分演員都是在線下進行演出,包括酒吧和小劇場。
而對於這些富有線下經驗的演員來説,他們的一大願望就是舉辦自己的個人專場,當然還是在線下。一般的小劇場拼盤演出,每人上台十幾分鍾,而個人專場的時長在一個小時左右。
不要小看這一個小時,這都是演員平時試了無數次效果精打細磨出來的成熟段子,而且要靠演員的邏輯進行有機串聯,使它形成一個完整作品而非段子堆砌。有了這樣的完整作品,演員就可以進行巡迴線下演出。目前國內的脱口秀表演者幾百人,擁有自己專場的人還很少。
一個專場形成之後,進行巡迴演出時內容基本不變,當然不排除根據各地情況進行一些小調整,必要的互動也是當然。也正是由於內容的相對固定,演員一般不會將專場內容發到網上,觀眾瞭解那些段子,到現場就再難笑出來。
然而有人偏偏逆勢而為,將自己整個專場視頻發到網上,讓網友免費觀看。這個人就是徐風暴,也就是StormXu。
|一
2020年9月,Storm罕有地把個人專場《牽手失敗》放到微博上,在引發爭議的同時也引來眾多圍觀。我就是在那個時候,第一次看到Storm的演出。
他站在一個紅磚牆背景前,對着觀眾近距離表演,很多時候看上去壞壞的,尤其他講的大部分都是戀愛經歷。所謂“牽手失敗”,一方面是他在戀愛道路上遭遇波折,另一方面是在隨後的電視婚戀節目上被耍了一把,再次牽手失敗。
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在於,Storm的態度非常鮮明,哪怕是十足的歪理也要理直氣壯講出來,因為有人真的會那麼想。尤其他不怕得罪人,把參加那個爛節目遇到的所謂專家,吐槽了個痛快。
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我還在一個播客節目中,聽到其他脱口秀演員採訪Storm。Storm説他之所以把專場免費放出來,就是與老段子徹底做一個告別,接下來就可以全身心投入新段子創作。我當時就想到四個字,壯士斷腕。
儘管線上走紅節目也曾邀請過Storm,但他都沒有興趣參加。按理説他完全可以在線下繼續表演他《牽手失敗》中的老段子,畢竟沒有聽過的人多於聽過的人,但他不想再那麼做了。
脱口秀演員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哪裏?就是持續保持原創能力。
|二
Storm久居上海,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到過Storm的現場演出,但這幾天拿到一本他的自傳叫做《我把人生當喜劇》,從中瞭解到Storm是如何從當年一個上海楊浦棚户區的調皮孩子,一步步成為脱口秀演員的。
童年經歷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極其深遠,這也是脱口秀演員經常願意挖掘的題材。Storm從小在條件並不好的上海棚户區長大,經常因為學習不好挨爸爸的打。儘管有些簡單粗暴,但Storm的爸爸很有些幽默感,家庭氣氛也比較寬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Storm後來的選擇。
上學之後,Storm是成績不好的叛逆學生。有一次考試之後他預感到自己成績極其糟糕,就打匿名電話給老師,威脅説讓他把不及格的成績都改及格。老師説,這次好像只有一個人不及格吧。
在澳洲留學期間,Storm一個人無聊的時候看過很多國外的脱口秀視頻。儘管他並沒有馬上想到自己將來也做這行,但內心多少埋下一些心思。這也讓他在回國之後看到黃西在美國的表演視頻,受到《今晚80後脱口秀》和《壹周立波秀》的影響,開始嘗試演開放麥。
他是在網上搜索得到上海脱口秀演出場所的消息的,2012年底第一次登台。那時候國內的中文脱口秀演出極少,當天Storm參加的是英文演出,台下觀眾十幾個人,大多數也是老外。觀眾反響不強烈,僅有的一些笑聲,Storm認為不是因為自己講的東西好笑,而是自己看上去傻乎乎的。他受到了一些打擊,脱口秀沒有自己看別人的表演那樣輕鬆。其後很長時間,他都沒有登台。
然而後來的工作又讓Storm心生鬱悶,有一肚子話想吐槽,因此一年之後他又開始重返脱口秀舞台。每個週三他來回奔波三四個小時,就為了在台上表演五分鐘,吐槽自己的領導有多蠢,同事多麼滑稽,生活多麼糟糕。
而後的表演越來越有感覺,儘管靠演脱口秀幾乎不產生什麼收入,但Storm還是選擇從公司辭職,開始專職投入脱口秀。
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歷練,Storm逐漸成為所在團隊的核心演員,開始接收費演出,還回到曾經留學的澳洲進行表演,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也參加過國際喜劇節。不管到哪裏演出,Storm身上的上海標籤都有意保留,連他這本自傳附贈的書籤上,也寫着“生死在楊浦”。
|三
在書中Storm也説到一些脱口秀表演的心得,其中之一就是冒犯。這段時間因為冒犯的問題,國內脱口秀演員沒少引火上身,這也在脱口秀剛剛開始被認識的時候,顯現出喜劇邊界的問題,不管是對演員還是觀眾。
Storm是這樣説的——
“喜劇是很神奇的存在,每一個喜劇演員都在使盡渾身解數講笑話。而只要是講笑話,就很有可能説一些出格的事情。笑話和出格是一對雙胞胎,我們認同一個笑話的價值觀,就會覺得很好笑。反之,如果我們不認同,就會覺得這很出格。演員在嘗試讓人笑的同時,就是在進行一次次冒險,在出格的邊緣試探,看看人們能接受的邊界在哪裏。”
沒錯,脱口秀表演很大程度上是價值觀的表達,提供一個看世界的視角,儘管它有誇張有玩笑,但那種姿態是有價值的。演員的表演是一個整體,表現為一種似真非真的個人態度,這種態度觀眾可以欣賞或不欣賞,但沒有必要揪住他語境中的一句話不放,認為表演者就是在進行惡意冒犯,挑戰底線。
觀眾千差萬別,不能要求表演者每一句話既能讓你發笑,又都恰到好處。如果一個人時時刻都帶着審視的目光看錶演,那脱口秀這種喜劇形式就不是為他準備的。
有人説就所處環境來看,中國不會產生真正的脱口秀。我倒沒有這麼悲觀。由於文化差異和各種差異,我們的脱口秀風格不可能與西方完全相同,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就不是脱口秀,不會產生影響。
儘管當前面臨諸多限制和風險,但脱口秀獨具的魅力已經昭示出來,它可能就是中國喜劇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