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假象調查 學生兼職寫彈幕網上造熱度
《傳聞中的陳芊芊》是蔡蔡近期和朋友都在追的劇集
1905電影網專稿蔡蔡是一個大三的學生。現實生活中,她和每個大學生一樣,喜歡宅在寢室裏煲劇,只要是説得出名字的作品,她都會去“嚐鮮”。同時,對於劇集內容,她有極強的表達欲,微博、豆瓣小組都是她往日的活躍地盤。少了這些互動,對她而言,追劇就會少了很多趣味性,棄劇率便會提高很多。
藉着今年在家上網課的日子裏,她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兼職:一家電視劇宣傳公司的寫手。“説粗俗一點,就是寫軟文”。 在很多人眼裏,“軟文”是互聯網虛假的武器。但是,自從蔡蔡開始這份兼職之後,發現“寫軟文的工作,和我過去平時在網上的互動是一樣的,尤其是當過去面對自己喜歡的作品時,也會‘站隊’,為它們吶喊。”
蔡蔡告訴我們,她大二的時候有選修傳媒類課程,所以對於這些真真假假,似乎覺得並沒有太多的意外。從去年社會上各種流量打假的議論,這個話題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偽命題。雖然不少平台陸續關閉了播放量,隱藏了各種直接的數據,但實際上很多人依舊通過各種細節去做熱度對比,拿數據説事。
時間久了,誰都知道這些“熱度”的假象是虛構出來的。但是身處在這個網絡怪圈中,大眾無法成為《皇帝的新衣》裏,那個喊話的小男孩。虛與實的世界裏,或許我們能從蔡蔡的這段經歷中,窺見這個世界裏的利益秘密,又或者把那層虛假面給撕破。
以下是蔡蔡的口述。
01
我平時很宅,除了上課之外,一般都待在寢室刷劇。幾乎當下的新劇都會看上那麼幾集,尤其是甜寵劇,真的是每部都會看,主要看劇情,也看顏值,所以如果不好看的劇,一般開局就會棄。
我看國產劇會比較多。一般倍速播放,而且有時候寢室室友不在的話,就邊開外放,邊做其他事情,總之非常方便。看了很多劇之後,明顯覺得自己的表達欲變旺盛了。如果遇上熱播劇的話,我還能和寢室的姐妹聊,但是一些比較冷的劇,真的“無處吐槽”。
慢慢地,我就開始習慣在網上發帖。一開始我在微博上,跟着話題熱搜發言。後來我逐漸轉戰豆瓣小組、兔區(晉江交流區)這類平台,最初感覺是在這些網站上發帖會更自由,話題可討論的範圍更寬。
畢竟混圈久了,也會知道,現在有很多關於劇集的熱搜都能買。所以比起熱搜話題下面清一色的好評,豆瓣和兔區上能有更多的“批評權”。
豆瓣小組有更多對劇情內容的討論
玩豆瓣久了之後,也認識了一些人,有的人和我一樣什麼劇都追,有的則是某部劇的忠粉。有一天,一個豆友給我發了豆油,問我有沒有興趣兼職。她簡單地和我講述了一下工作性質,我覺得好像挺適合我當下的狀態的,就同意了。
我們彼此加了微信,原來對方是一家宣傳公司的總監。其實工作也特別簡單,和我平時在網上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就是寫文案。我當時估算了下,覺得這份兼職並不會佔據我的太多的時間,於是就允諾下來了。我們倆商議好後續的工作問題之後,她就給我和一個同事拉了羣。
在整個過程中,除了總監和這位同事之外,我沒有接觸過和其他人。甚至我對公司具體做什麼也多不是特別清楚,我只知道這是一家宣傳公司(最初害怕會是騙子,還特意去網上搜了),以及當時正在服務的兩部劇集。
我主要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同事會不定時給我一個brief(指示),我只需根據對應需求撰寫文案即可。我並不用關心這些內容會在什麼渠道上發佈。
怎麼寫這種文案也是有要求的。除了迎合這些需求以外,還要防止出現捧殺和拉踩行為,而且還要注意網絡用語的使用——總之,就是正常説話,營造出是粉絲寫的樣子。
我撰寫的第一個內容是某部網劇的帖子。我拿到任務的時候,覺得這種事情就是“小兒科”,但萬萬沒想到,短短不到300字的帖子,最後竟然反覆改了半小時才通過。
一開始我習慣性的拿它和同時期播出的劇集進行比較,當時就被直接返回要求重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理作用,導致我自己在寫這個帖子的時候,內心高度緊張,最後出來的文字特別奇怪,特別像是官方發言。
最終在同事的幫助下,才勉強通過。
豆瓣小組有不少類似的帖子
我自己特意去搜了那篇帖子,發現討論數並不多。當時內心還有些小失落,後來那個同事告訴我,這很正常。播出期的時候,他們主要會刷3-5個帖子,有的帖子即使沒人回覆,也會準備內容進行控評。
她告訴我,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讓網友覺得這個劇很熱鬧,有很多人在討論,是有熱度的。
02
差不多經過了一週的打磨,我越來越適應公司的需求。文案會有微調的情況,但整體通過率越來越高。
劇集不更新的日子裏,我也就沒有什麼事情要做。我偶爾私下會和同事閒聊,才知道公司有2-3個像我這樣負責文案的兼職。其他人多是負責頭條和微信的稿件。和我對接的這位同事是負責策劃的,需要想辦法讓劇集有更高的熱度,或者是看上去很高。
在幾次溝通中,我大概瞭解了一部劇的熱度的主要來源。同事告訴我,劇集在開播前,一定會找各種大號做推廣,然後公司也會準備稿件,找一些營銷號在UGC平台發佈。
後來發現,微信大號可以合作、熱搜可以買、評論帖子也可以運營,所有大家對劇集的“熱”,都可以人工定義。
有一天,同事和我説,片方要求我們寫彈幕。第一次聽到這個要求,多少有些驚訝。平日裏習慣了開彈幕看劇,但從不知道這些也能“人為操控”。
同事告訴我,公司負責的劇剛開播,雖然衝上了熱搜,也找了不少KOL合作,但是片方和平台都覺得一打開劇集,裏面的彈幕太少了。觀眾一看就知道這個劇很“糊”。接到這個任務之後,我覺得挺有趣的,沒想到會有這波操作。而且自己平時看劇特別喜歡發彈幕,當時覺得這個工作簡直就是小兒科。
但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比寫帖子難多了。在此之前,同事給了我幾集劇本,讓我先熟悉一下這部劇的內容。因為這是一部甜寵劇,所以對方希望彈幕文案朝着“kdl(嗑到了)”的方向寫。
因為彈幕數量要求多,我剛開始都還寫得挺順手,結果越寫越詞窮,完全不知道在寫什麼。而且彈幕字數要求少,非常侷限。第一版交過去後,被打回了一半。同事和我説,彈幕不能有劇透,不能有負面,要帶有引導向的用詞。
事實上,同事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需求,大家都很懵逼。我們對文案進行了修改之後,依舊只有部分內容被通過。
後來為了方便行事,同事和我換了一個工作模式。她之前已經看過了成片,於是她提前告訴我,每一集對應的亮點內容是什麼,以及這集希望重點突出的關鍵點又是什麼。根據這個方向,我也寫得會比較順利。
原本我需要寫40餘條,後來縮減為20條重點內容,然後我們再在這些內容裏面標記出高頻彈幕詞,比如説,“哈哈哈哈哈”、“kswl(嗑死我了)”、“太甜了”……這類詞都可以重複組合。
我自己看了播出的正片之後,發現這部劇真的太難看了,如果不是為了這份工作,我根本不可能會追完。尤其看到最後,我能感覺到那些彈幕多是我寫的,網友真實的彈幕內容可能只有寥寥幾條吧。
我後來把這件事説給了我朋友聽,她聽完之後,我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以後再也不會開彈幕看劇了。畢竟誰都沒想到,彈幕已經成為不少劇方“洗腦”的宣傳陣地。
03
做完了兩部劇的軟文工作之後,我就沒有再和公司合作了。這份工作比我想象中累,而且放在過去,這兩部劇都是我會棄劇的作品,但這次也都看完了。突然覺得有時候自己並不一定要什麼劇都看,適當跳出煲劇時光,實際上生活也挺美妙的。
總監按項目給了工資,並告訴我,如果之後還想做這行,都可以找她合作。不過,這次的經歷之後,可能會讓我用另一種態度看娛樂圈。
以前追星追劇的時候,總想着未來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嘗試之後,發現現實和想象差得太遠了。
這一切就好像我自己寫的軟文一樣,給外人一種熱鬧的假象,但殊不知這背後的真實,實際非常冷酷、嚴肅。我現在還是願意去那些平台發帖子聊劇,我還是相信,有很多粉絲都是在真情實感地追劇。
比如近期,《傳聞中的陳芊芊》和《韞色過濃》因為男主組CP的問題,一直被不少粉絲“吐槽”,我身邊確實很多“入戲很深”的劇迷,有點接受不了他們的這種人設安排。
丁禹兮兩部劇的“cp”成為不少粉絲熱議話題
不過,我現在已經能跳脱出這些虛實不定的討論,把對劇集的熱情交給自己。現在劇集的“熱”有太多的真假,我相信每部劇都有自己的觀眾,但是虛構出來的“熱度”,確實會讓很多人失去理智。
説句雞湯的話,可能這些東西都還是要交給時間吧。如今熱播劇那麼多,但是抖音裏不斷被挖出來剪輯的,依舊是《甄嬛傳》《如懿傳》這類大熱作品。到底熱播劇的真實是什麼呢?可能還是要讓作品自己説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