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由任傑執導的紀錄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於2021年12月3日在全國院線上映,影片真實記錄了全國各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搞產業、興教育、抗颱風、保豐收等事蹟,講述了他們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生動經歷。
“第一書記”指駐村第一書記,也是田野鄉間跟老百姓走到最近的人。這個“第一”包含着勇氣、擔當、職責、使命。《我們是第一書記》講述了十多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感人事蹟。影片上映以來,口碑表現不俗,貓眼評分9.4分,淘票票評分9.2分。本期《今日影評》邀請了本片導演任傑,與大家共同聊聊這部影片。
在影片籌備期間,作為備選、有着感人事蹟的書記共有一千多位,最終任傑從中選出十多位進行拍攝,他們有的帶領村民搞產業、有的建立幼兒園推廣教育、有的應對台風等天災、有的照料莊稼保豐收、有的異地扶貧搬遷、甚至有的為了扶貧犧牲在崗位上……在選擇拍攝的書記時,創作者進行了哪些方面的考慮?任傑提到:“我們從不同的地域、時間維度,兼顧性別、不同文化地域的特點,儘量讓第一書記這個羣體更豐滿一些,讓老百姓從新聞中看到的文字報道,能夠生動地變回有血有肉的人物,所以我們還是在更寬的範圍內去選擇。”
影片以一位八零後書記旺青羅布的故事作為開篇,他在扶貧上選擇了養羊,帶領大家脱貧致富。之所以選用這個角度作為開篇,因為旺青是產業扶貧的代表,而產業正是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的一大關鍵。這個角度對於觀眾也比較友好,便於理解影片傳達的理念。
任傑認為:“當時去西藏,我們所在的村子,最大的脱貧問題,就是產業問題。在這片家園裏面要想完成脱貧攻堅任務,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產業是關鍵。因為剛拍的時候,他們是散户在養,很難形成產業,所以書記説服大家,把個體行為變成集體行為,共渡難關,一起來建設新的合作社機制。”
影片中四川布拖縣博作村原第一書記胡小明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在書記任期過後,出於責任感,他毅然選擇回到自己扶貧過的大涼山村莊,助羅洪書記一臂之力。他了解當地的情況,對當地人有着非常真摯的情感,也是因為他,當地有了第一個幼兒園。除此之外他還建起了養雞場,把雞蛋送給孩子們吃,當孩子們在鏡頭前剝着蛋殼吃着雞蛋,臉上自然地露出笑容時,銀幕前的觀眾能感受到這份扶貧事業的偉大。
其實在採訪胡小明書記時,過程並不順利。胡小明願意展現他的工作,卻對在鏡頭前表露內心情感有些抗拒。他的母親卧病在牀,甚至認不出他。按道理來説他應該在病榻前照顧母親,但出於對大涼山的責任他選擇繼續留在這。雖然他沒有提起自己的情感,但鏡頭也捕捉到他柔情的一面。
任傑表示:“我知道這些書記們他們為什麼不想讓我們拍這個,第一是他們不想把心中柔軟的一面剖開,第二是對家人的愧疚,第三是最重要的,他們沒有名利之心。但是對於我而言,可能把這個故事講好,我需要這些東西,我希望觀眾知道的不是第一書記的數據、報告,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通訊,我希望是他們的情感和有血有肉的一個個青春力量與生命,他們是如何在中國的鄉村,在最艱難的時刻,度過這幾年,做了什麼。”
在2021年2月,我們脱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全面勝利,影片的鏡頭也從脱貧攻堅轉向了鄉村振興,這也是好幾位第一書記提到自己接下來的任務。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團委書記、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察爾森嘎查駐村第一書記安明泰在看完影片後表示:“能有這麼一部銀幕作品給觀眾展現確實是讓我很驚歎,脱貧只是第一階段,如何在銜接鄉村振興當中,讓他們能更好地發展,這是我所需要考慮的,這也是電影給我最大的一個啓發。”
烏蘭哈拉嘎蘇木新郭勒嘎查第一書記蘇德畢力格,山西陽坡村第一書記韓庚,河南孫莊村第一書記秦倩,陽春新坡村第一書記何鑑權,珠海揹簍醫生管延萍,柳州安寧村第一書記藍波,扶貧烈士文偉紅、馮永成、王新法、黃文秀、王秋婷、楊正清、曾紅梅、曾翽翔……這一個個名字的背後,是不畏困難、 山高人為峯的情懷以及無私為民的奉獻精神。
《我們是第一書記》以飽含情感的方式,真實記錄了第一書記們為了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身體力行建設村莊的故事。這部影片所傳達的,正是那份勇氣、擔當和奉獻精神。這些用信念和信仰灌溉出希望之花的人民公僕,將初心與奉獻書寫在鄉間大地上,值得被人民永遠銘記。
《今日影評》編導觀察
紀錄電影中最打動我的還是胡書記,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我知道那個地方,那裏有西昌有洱海。但那裏更多的地方是大山,一如導演所説西藏的鄉野雖然高寒,但還看得見村莊。而大涼山腹地,那裏是中國最後消除奴隸制地區,那裏有很多隱秘的東西。胡書記一屆任期結束後,毅然的回去,希望他所做的能改變那裏,能幫助那裏的孩子,向所有在一線的第一書記致敬。(羅楚皓 《今日影評》 當期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