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曲《二泉映月》訴盡悲苦,它背後的瞎子阿炳是個怎樣的人?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娛樂

  身着一襲黑布長袍,頭上一頂黑色氈帽,戴一副圓框盲人眼鏡,手中一把二胡,只看他手握琴桿一拉,一曲《二泉映月》默默訴盡了人間悲苦。這標誌性的裝束和一曲享譽海內外的經典二胡曲,是阿炳留給我們最深的印象。

  

  阿炳除了代表作《二泉映月》,還給我們留下了《聽松》、《寒春風曲》《昭君出塞》等經典名曲,他甚至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民族音樂家",阿炳的藝術成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那麼,瞎子阿炳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又是什麼樣經歷讓他能創作出這樣悲慼的曲子?

  阿炳,原名為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在江蘇無錫洞虛宮雷尊殿的"一和山房"中出生。然而,在那個時代,阿炳的出生就是個錯誤,這是怎麼回事呢?阿炳的母親秦氏是一名寡婦,平時在道觀裏做清掃工作,而阿炳的父親是洞虛宮的當家道士華清和,他們兩個朝夕相處,最後竟不顧身份的束縛和時代輿論的壓力,毅然地決定在一起,沒多久,珠胎暗結,生下了一個孩子。

  

  且不説,按照道規,華清和是不能娶妻的,在那個對女性貞潔看得極重、思想封建的時代,秦氏作為一個寡婦不守忠貞,這樣的行為在那個世道是不被允許的。所以,秦氏的下場顯而易見,事情一敗露,周圍人皆對其指指點點,謾罵不止,族人將她剔出族譜,並揚言秦氏與他們再無瓜葛,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秦氏再也受不住,在阿炳才四歲時就抑鬱而亡。

  而父親華清和為了面子也沒有承認阿炳這個私生子,將他送到鄉下,讓親戚代為撫養。光緒二十七年(1901),阿炳八歲的時候,才又回到了父親身邊,但華清和並沒有告訴阿炳他們的真正關係,而是讓阿炳叫他師傅。

  

  雖然華清和在這麼長時間之內沒有坦白關係,但畢竟是親生的,所以一直將阿炳視作繼承人來培養,精通各種樂器的他將畢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了阿炳。阿炳自幼也展現出了他絕佳的音樂天賦,在華清和的嚴格教習下,阿炳10歲便掌握了笛、鼓、琵琶、二胡等樂器的彈奏,16歲便能外出參加齋事。清宣統二年(1910),17歲的阿炳正式參加了道教音樂的吹奏,當時的他因長相俊秀、出色的彈奏和一把好嗓音,還被大家稱作"小天師"。

  直到1918年華清和去世前才向25歲的阿炳坦白了他的身世。這個信息讓阿炳一時無法接受,自己那個拋妻棄子的父親,自己恨了那麼久的父親居然就是自己的恩師!這對阿炳來説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之後,阿炳還是接手了洞虛宮,與堂兄華伯陽輪流管理。但平時師兄弟就因師傅對阿炳的偏愛而不滿,如今師傅去世了,他們對阿炳的不喜就愈發的不遮掩,所以對阿炳來説,他如今就是孑然一身,沒有了羈絆,帶着身世的打擊,加上他自己也有很多不良愛好,開始流連風月、縱情聲色,甚至還吸食起了鴉片,最後竟染上了梅毒,到34歲時,阿炳的病情愈發嚴重,導致雙目出現問題,最終成了瞎子阿炳。

  

  因為失明,加上身體原因,他已無法再做道家的法事,自己的積蓄也在之前的揮霍中一分不剩,為了生計,阿炳決定靠他前半生的所學,揹着胡琴走上街頭,從此以賣藝為生。他的琴藝高超,可將琵琶放置在頭頂彈奏,還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和一些動物的聲音,憑藉着高超的琴技,阿炳成為了有名的街頭藝人,每天都有很多的忠實粉絲來觀看。

  

  1929年,阿炳已經36歲了,在親戚的介紹下,阿炳還俗與江陰農村的寡婦董彩娣結了婚,因為"一些特殊原因",直到1933年,夫妻二人才開始同居,在妻子的照顧下,阿炳繼續着街頭賣藝的工作。

  阿炳每天下午都會在崇安寺三萬昌茶館門前的圍場表演,他的表演是以説唱結合時事新聞的形式,他編唱十九路軍在上海的英勇抗擊日寇的新聞,用二胡演奏《義勇軍進行曲》,在這期間他還創作了經典二胡獨奏曲《聽松》,這些都表達着他身為中華兒女對祖國深深的愛,以及對那些衝鋒在前線的英雄們的歌頌。

  

  阿炳的一天都是上午去茶館蒐集各種新聞,回來構思創作,下午就在崇安寺茶館門前演唱,到了晚上就在街上拉二胡,演奏自己創作的作品,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在抗日戰勝利後,阿炳在崇安寺前的説唱新聞表演曾被禁止,那段時間,他就只能靠拉二胡奏曲賺錢。

  阿炳生活看似逐漸平靜而祥和,但是,他的身體日況愈下,漸漸再也不能支撐他出去賣藝了。1947年,阿炳肺病發作,卧牀吐血,他的街頭賣藝生涯也就此結束。

  

  阿炳在音樂上的造詣很高,但是在當時他的表演僅是通過街頭賣藝的形式,這又能有什麼發展呢?都説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一個貴人,這話倒也不假,阿炳曾教導過一個孩子學習琵琶,這個孩子名叫楊蔭瀏,後來成為了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

  在1950年時,楊蔭瀏和著名音樂家曹安專程來拜訪阿炳,想為他錄下他的作品的演奏,當時的阿炳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已很久沒有摸過樂器了,在家練習了三天後,錄下了六支樂曲: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和《昭君出塞》。這些作品也就是如今阿炳保存下來的演奏作品。

  

  可以説,阿炳在音樂界的地位,離不開楊蔭瀏教授和曹安女士這一次錄音的幫助與推薦。我們如今還能聽到阿炳的演奏,都多虧了這兩位音樂家對民間音樂的尊重和欣賞。

  因為就在錄製後的幾個月,1950年12月4日,57歲阿炳就在無錫家中病逝,最終葬在了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土墓裏。

  

  瞎子阿炳一出生就註定了他漂泊不定的命運,一生苦楚,貧病交加。從他雙目失明開始,經歷了眾多痛苦、絕望、無助的時刻,當他流落街頭,嚐盡生活的苦楚後,他的音樂在悽風苦雨中被醖釀出來,人生的悲愴,終化為這一聲聲綿長的曲調。

  

  阿炳的音樂才華是毋庸置疑的,這些經歷也讓他的音樂更加深入人心,作為一名民間藝人,阿炳的音樂充滿了生活的厚重感和滄桑感,引起了無數聽者的共鳴,讓他們落淚的亦是他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