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國家電影局下發通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自7月20日起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營業開放。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全國電影界攻堅克難,製片企業迅速組織復工復產率達80%以上,開放營業影院達9200多家,彰顯出強大的韌勁和蓬勃的生命力,再次證明了我國電影發展長期向好的條件和環境沒有改變,中國電影正處在黃金髮展期,投資沒有離場,人才沒有離場,觀眾更沒有離場。
市場回暖超出預期
重在激發觀影熱情
自城市影院陸續復工後,雖然有諸多防控措施限制,如每場上座率不超過30%,後提升到不超過50%,但廣大觀眾的觀影熱潮,仍遠遠超過業界預期。重新開放影院的前兩週,只是嘗試性地投放中小成本新片和口碑好的復映片,觀眾上座率節節高升,首周票房破億元,第二週接近2億元。隨着近期國產大片的強勢推出,第五週全國票房一躍攀升至9.6億元左右,吸引約2700萬人次走進影院。電影獨具魅力的娛樂性和社交影響力凸顯。如剛剛過去的七夕當日,有表現愛情、家庭、喜劇樣式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5部新片上映,使得單日票房一舉突破5.2億元,創下影院復工以來的票房新高。
電影市場的迅速回暖,充分證明中國電影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趨勢沒有改變,電影產業迅速恢復活力具有堅實的基礎,這個堅實的基礎,來自廣大觀眾對國產電影的熱忱支持和由衷熱愛。廣大電影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在繼續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大國產新片的投放力度,提高有效供給。新片、大片、好片是市場“剛需”,只有源源不斷給市場提供優質產品,才能進一步保持和激發觀眾的觀影熱情和市場活力。
新作紛呈值得期待
關鍵是講好中國故事
隨着電影市場的恢復,整個行業的信心進一步提振增強,不斷有國產新片確定上映檔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表現中國女排拼搏精神的影片《奪冠》、奇幻動畫片《姜子牙》已定檔國慶公映。原計劃春節上映的幾部影片,如災難救援大片《緊急救援》、動作喜劇片《急先鋒》、懸疑偵探片《唐人街探案3》等都蓄勢待發。
一批題材內容廣泛、風格類型各異的新作值得期待,如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劉偉強執導的《中國醫生》、陳力執導的《守島人》、苗月執導的《秀美人生》、寧敬武執導的《千頃澄碧的時代》、張立嘉執導的《獵狐行動》、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日,一批反映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英雄故事的新片《金剛川》《英雄連》《保家衞國--抗美援朝紀實》《最可愛的人》等正在緊張拍攝製作中,管虎、郭帆、路陽、吳京、張譯等主創傾情參與創作,晝夜不停地加班加點拍攝。其他如大型動畫片《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紀錄片《深海》等,也都呼之欲出。這些值得期待的新片正整裝待發,我們期待中國電影展現萬馬奔騰的新氣象。
電影是“內容為王”的精神文化產品,而內容的關鍵是講好中國故事。以創作生產為中心,多出精品力作,是牽引整個電影行業發展的“牛鼻子”、拉動市場票房增長的“火車頭”,是全產業鏈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源”,也是電影從業人員的“硬道理”和“基本功”。用電影特有的聲畫結合、時空結合、光影造型、形象塑造的藝術技術手段,滿懷激情地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和平發展的故事,豪情澎湃地唱響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時代主旋律,中國電影將迎來春色滿園。
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進
中國電影人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積極應對這場大考,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電影產業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是文化藝術和現代科技緊密融合的工業化製造行業,又是商業化運作模式的產業,門類繁多、業務複雜,要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重塑產業鏈,進一步探求互聯網、大數據、融媒體、多屏幕條件下如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豐富電影產品的內容形式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樣化傳播手段,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強弱項、補短板、提品質、增效益。我們要樹立憂患意識,堅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人民需要好電影,時代呼喚新作品。熱切期待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中國電影人,以攻堅克難、勇於擔當的堅定決心和鬥志,以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智慧和品格,不斷創作推出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深受人民羣眾喜愛的優秀電影精品力作,創造中國電影新的輝煌。
(作者為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