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飲食作息不規律等等,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起來“嬌氣”極了,尤其是他們的胃成了重災區,據統計,目前在我國有胃病的患者人數超過了7成!上腹隱痛不適、輕微飽脹、噁心、打嗝等現象都變得稀鬆平常,老胃病們一邊忍受着這些不痛不癢的折磨,一邊擔心着自己的胃不知何時會罷工不幹!

  當胃出現這4個信號的時候,當心癌變!

  1、突然無規律性持續疼痛

  胃病的疼痛一般都有規律性,像胃潰瘍,表現為飽餐痛,疼痛在飯後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到下次進餐前疼痛消失,而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空腹痛,疼痛多在飯後3至4小時出現,持續至下一次進餐前,進食後疼痛可減輕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現夜間痛。如果你的胃痛突然表現為持續性疼痛,並且無規律性則需要擔心是否出現了癌變的可能,需要到醫院儘早檢查。

  2、體重急劇下降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老胃病的患者由於消化功能受損,比較容易消瘦。但如果這段時間,突然體重急劇下降,短時間內體重下降,如果一個人在30天內體重突然下降了5公斤左右。且出現疲勞乏力的現象,甚至有腹瀉的情況則要額外擔心。

  此外,癌變後的胃病患者,在進食肉類食物後容易發生噁心、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貧血和頑固性嘔吐,對藥物治療沒有效果。

  3、出現上腹飽滿且有包塊

  胃病患者由於胃蠕動變差後進食過多容易出現飽脹感,但癌變後,在飽脹感下你能發現有腹部包塊的出現,特別是在心窩部位,按壓時會有疼痛,疼痛感可發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臍部、胸部、心前區,甚至胸骨後。隨包塊的增大,嘔吐也隨之加重,此種情況大都是發生了惡變。

  4、大便突變為黑便

  胃病的患者大便是正常形態,但是如果大便突然出現黑便,極有可能是因為胃癌侵犯到周圍的大血管,導致內部出血,使大便形成黑色或呈現柏油狀。此時,建議患者馬上去醫院做大便潛血試驗,若持續呈現陽性,表明胃病可能正在惡變。

  符合以上幾點出現的情況,妥妥的就是胃部病變了,腸胃道疾病在換季的時候病變尤為明顯,總感覺噁心、吃不下、飽腹感、腹瀉等等,中醫教你1招養胃,防止胃部病變。

  百結葉

  材料:百結葉5g

  煎法:先將材料洗淨,用温水浸泡30分鐘,再倒入砂鍋大火熬煮,水開後改文火慢煮至湯色變濃。取茶水飲用,一日3飲。

  温馨提示:覺得製作麻煩,可以直接衝飲百結茶袋泡茶,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可,可反覆沖泡,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對身體無害,養胃效果好。

  百結葉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疝氣、癬症等。中醫認為,百結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它還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藥,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的症狀。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羅文:演員、歌手,2002年10月因肝癌去世;因演唱《獅子山下》走紅,印象中演唱過很多電視劇中的主題曲,一經推出,廣為傳唱;像《小李飛刀》《鐵血丹心》等等,後又出演了電視劇《阿Sir早晨》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龍方:演員,2008年11月因肺癌去世;出演過很多香港電視劇中的經典角色,如《至尊無上》《賭神》《生死拳速》;在演藝圈二十餘年,後來轉戰大陸經商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鄺佐輝:演員、主持人,2015年12月因腸癌去世;早期的鄺佐輝長期擔任婦女節目的主持,也參演過劉德華版《神鵰俠侶》中的伊志平,相信至今很多人還是印象深刻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馮克安:演員,2016年3月因食道癌去世;這個面相邪惡卻很有才華的演員,對他在《林世榮》中飾演的反派高大海,至今恨之入骨,演技想當的到位,把壞人的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午馬:演員,2014年2月因肺癌去世;這個老戲骨相信不用介紹,很多觀眾都印象深刻吧!因飾演《花木蘭》成名,又出演《倩女幽魂》中的燕赤霞一角為廣大觀眾熟知,後來又飾演很多的經典角色,是備受關注追崇和喜愛的一位老戲骨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成奎安:演員,2009年8月因鼻咽癌去世;大家心中的“大傻”,《監獄風雲》《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給大家帶來很多歡笑;經典的一句“投降輸一半”流傳至今

  江毅:演員,2013年3月因肺癌去世;因飾演“柯鎮惡”一角被觀眾熟知,香港甘草“綠葉”演員,一生配角,卻演出了經典

  林正英:演員,1997年11月因肝癌去世;17歲加入龍虎武師,成為李小龍的左膀右臂,他的《殭屍先生》《殭屍道長》受很多觀眾的崇拜,也因《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整個東南亞影壇

  (2017-08-31)


  海外網5月23日消息,據彭博社消息,前《007》男星羅傑·摩爾去世。據其家人透露,羅傑摩爾是在“與癌症進行了短暫但英勇的搏鬥”後,在瑞士去世。羅傑摩爾是演邦德最長的演員,很多人也認為他是最帥的007。

  本文圖片均為海外網 資料圖

  羅傑·摩爾,1927年10月14日出生於倫敦斯托克威爾,英國演員。於20世紀60年代因主演電視系列劇《聖徒》走紅,並在許多熱門的電視劇和節目中出現,1971年代接替肖恩·康納利在《生死關頭》《雷霆殺機》等7部007系列影片中飾演邦德。除007系列電影外,他還在1979年的戰爭片《逃往雅典娜》中飾演奧托赫克特;於1980年主演了《北海龍虎榜》,並在同年的戰爭片《海狼》中飾演加文上尉。

  摩爾於1999年獲得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並於2003年獲封英國爵士爵位。

  (原題為《前<007>男星羅傑摩爾去世 享年89歲》)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老波淘”:深切懷念,他的007是最棒的!

  網友“Big Daddy”:紳士,英俊,風流瀟灑。007的標杆。

  網友“1237911630”:想到007,自然就想到你,致敬!

  網友“雨一直下”:經典!

  網友“站在海邊的小男孩”:很喜歡的007扮演者走了,一路走好。很喜歡他的表演風格和幽默的台詞

  網友“夜鶯”:再見了,摩爾。

  網友“夜鶯”:非常懷念摩爾的演技,也懷念他本人、演技大師。願:摩爾走好。

  網友“雲上的日子”:再見!

  網友“蔬菜協會之香菜分會長”:所以説,到底是什麼癌症?

  網友“rjatf”:美好的記憶!致敬!

  (1970-01-01)


  7月12日,有央視員工透露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肖曉琳已因病去世。12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從央視《今日説法》欄目多名員工處獲悉,央視主持人、製片人肖曉琳因患直腸癌,近日在美國治病期間不幸離世。

  肖曉琳舊照

  央視員工發朋友圈確認其病逝消息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央視員工發文悼念

  肖曉琳生前曾主持過《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半邊天》、《社會經緯》等多檔央視節目,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她還是《今日説法》欄目的創辦人之一。據悉,今年2月份肖曉琳還曾參加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年會並發表了退休演講。

  肖曉琳,1977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前身)播音專業,畢業後回到長沙電台工作。長沙電視台成立後,她成了長沙電視台第一批播音員。

  1987年,肖曉琳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繼續深造,1988年,她被調入中央電視台。當時中央台以報道社會焦點,針砭時弊為目的的《觀察與思考》節目即將推出,肖曉琳受命成為了節目主持人。《觀察與思考》是全國第一個新聞深度報道類欄目,肖曉琳也憑藉端莊冷峻的主持風格,被觀眾們親切地稱為“冷麪美人”。此後,她還陸續主持過《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半邊天》等欄目。

  1995年,肖曉琳受邀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新聞系學習交流,回國後,肖曉琳主持了中央電視台的法制欄目《社會經緯》。與此同時,她開始和其他人一起計劃創辦一個全新的法制欄目。1999年元月,一檔以“新聞介人、專家參與、大眾評説”的全新方式對社會案例進行報道評論的法制欄目《今日説法》正式推出。同時擔任着《今日説法》的主持人、分製片人的肖曉琳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幕後,致力於欄目自身的建設和記者隊伍的培養。在1999年年底的一次調查中,推出僅一年的《今日説法》收視率位居專題類欄目第一觀眾滿意度第一,知名度第二。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好友評價:

  “她人好,真的太可惜。”林平(化名)是肖曉琳的大學同學,雖然過去很多年,她依舊記得肖曉琳的音容笑貌,

  “學校的一次演出,她和另一位同學跳櫻花舞,全場鼓掌。其實曉琳在大學時非常出名,但她為人低調,不願拋頭露面,加上畢業後分回湖南,名氣最初稍遜於其他同學”。

  一位曾在央視與肖曉琳共事的老友回憶稱,肖曉琳最大的優點是努力和隨和,

  “願意幫助別人,無論在哪裏都很能與同事、領導相處,人很漂亮,作風也嚴謹”。

  另一位好友則告訴記者,肖曉琳曾被很多央視人視為榜樣,

  “她出鏡風格永遠微笑、雍容爾雅,吐字清晰從容不迫,主持專題節目娓娓道來沁人心脾,氣場柔和又強大,我印象中她從來沒有不備稿就進演播室,也沒有口誤錯別字讓導播不斷重錄”。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或許因為工作辛苦壓力較大的原因,

  央視近些年已經有好幾位知名主持人因癌去世。

  同樣主持過《焦點訪談》的另外一位央視主持人方靜於2015年11月18日因為癌症醫治無效,在台灣去世。除了《焦點訪談》,方靜還主持過《東方時空》《國際觀察》《中國新聞》等著名欄目。方靜出生於1971年,去世時候年僅44歲。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前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於2009年6月5日因淋巴癌去世,據悉,羅京在治療期間,非常樂觀堅強,期間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和化療,但終歸回天乏力。享年48歲。

  2013年7月3日,央視主持人王歡(原名王薇)因乳腺癌去世,年僅42歲。王歡曾主持過《東西南北中》、《中國音樂電視》、《節目預告》等央視節目。

  關於腸癌這些你得知道!

  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更可怕的是,中國腸癌年輕化趨勢特別明顯。美國人腸癌平均發病年齡是69.8歲,但是中國人居然是48.3歲,年輕了20歲,很多都是30~40歲的中年人。

  你知道嗎?

  腸癌的早期最典型症狀就是——

  便血

  !

  腸癌的高危人羣:

  肥胖、40歲以上的男性

  患有大腸息肉、患潰瘍性結腸炎的人羣

  家中有親人患大腸癌的人

  這些人30歲後應每隔3~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這些惡習最容易導致腸癌

  1、無肉不歡

  愛吃肉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這些東西被細菌分解後,產生許多的致癌物質,再加上這些物質不是可溶性纖維素,大便腸溶性不夠,導致大腸蠕動慢並積壓在腸中,刺激腸粘膜,產生癌變。

  新西蘭的研究表明,牛肉賣得好的地區,大腸癌發病機率也就越高。另外,飽和脂肪酸、動物油過多攝入也可導致大腸癌病發。

  2、口味重

  南昌人大腸癌高發,不良飲食習慣是誘因。偏愛麻、辣、酸、鹹、煎、炸、燻、烤八大重口味,習慣宵夜,如同讓胃腸道長期在休息時間“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增加腸癌風險。

  3、愛吃醃製食品

  吃醃製的食品也容易引發大腸癌,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們喜歡吃醃製的食品,所以也是大腸癌的高發區。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4、一坐就一天

  很多人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而且,近年來得大腸癌的患者有着年輕化的趨勢,並且城市中得大腸癌的人數多於農村。

  5、長期吃快餐

  年輕的上班族長期吃快餐,飲食過於單一,熱量高又缺乏纖維素,這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6、喝酒、抽煙

  這兩個都不用説了,幾乎所有癌症的誘因裏都有它們的身影。有研究認為,吸煙可以對大腸產生長期性、持續性的慢性刺激,從而誘發大腸癌。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預防腸癌,這8種食物要多吃

  西蘭花

  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各種強效抗氧化物質,能幫助我們消除污染,加快自身的排毒過程。它們還含有能排除各種毒素(包括致癌物質)的天然化學物質。一項研究表明,每週吃3次十字花科蔬菜能將患結腸癌的風險性降低60%。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紅薯

  紅薯也有強大的防癌功能。科技人員在紅薯中發現了一種去氫表雄酮的物質,它能預防腸癌和乳腺癌的發生。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魚

  來自中山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淡水魚的攝入可顯著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可以使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降低了53%。此外,海魚及鮮魚的攝入也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

  草莓

  草莓富含植酸,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從而具有抗癌功效。每天吃50克草莓,可有效地預防結腸癌和肝癌。

  芹菜

  芹菜是高纖維食物,它經腸內消化作用產生一種木質素或腸內脂的物質,高濃度時可抑制腸內細菌產生的致癌物質。它還可以加快糞便在腸內的運轉時間,減少致癌物與結腸粘膜的接觸,達到預防結腸癌的目的。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大蒜

  大蒜中含有多種抗癌物質。這些抗癌物質可抑制與結腸、胃、肝臟、肺臟等器官相關的致癌原。大蒜還能通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研究還表明,大蒜中含的硫化物可增強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抗癌活性。

  菇類

  包括香菇、冬菇、猴頭菇等,含多糖類成分。科學實驗證明,其中多糖有調節人體“抗癌系統”免疫功能,從而抑制直腸癌生長和減輕直腸癌症患者的症狀。

  大白菜

  科學家認為,大白菜所含的粗纖維有刺激胃腸蠕動的通便之功,能使污染或分解產生的致癌物質儘快排泄,以減少腸內吸收和對腸壁的局部刺激。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2017-07-14)


  美已育5子婦女懷孕查出癌症:為生子棄療,生孩子2天后去世

  2017-09-10

  澎湃新聞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德克萊恩一家在眾籌網站上發佈的全家福,後排中間為凱利·德克萊恩

  2017年5月,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名37歲全職媽媽凱利·德克萊恩(Carrie DeKlyen)遭遇了一個兩難的選擇:她體內的腫瘤正在惡化,而她已經懷孕了,治療癌症需要的化學療法將對胎兒有害。

  據當地媒體《底特律自由報》9月8日報道,凱利是在3月開始頭痛的。醫生起初告訴她,她的大腦中長了一個腫瘤,但應該不是癌症。但在當地醫院動手術時,醫生髮現這確實是癌症,並儘可能地將腫瘤切除。事後檢測發現,這是成膠質細胞瘤,一種極難治癒的惡性腫瘤。

  她被轉去了密歇根大學醫院,醫生告訴她,她可以參加臨牀試驗,這有望延長她的生命10-15年之久。5月,她接受了抽血和核磁共振檢查,就是在這時她得知了病情惡化和自己懷孕的消息。醫生告訴她,如果要接受癌症治療,就必須中斷妊娠。

  凱利和她的丈夫已有5個孩子,最大的18歲,最小的2歲。但由於夫婦倆反對墮胎,凱利的丈夫尼克表示,在選擇面前他希望保住孩子。

  “但我希望她來決定,因為這是她的生命。”尼克後來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説。他問凱利如何選擇,凱利也表示,希望保住孩子。

  在第二次動手術切除腫瘤後,凱利回到了家裏。尼克賣了他的小商店,一心照顧妻子。一家7口人通過眾籌網站GoFundMe募集捐款維持生計。截至目前,家人已獲得了10.2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6.26萬元)的捐款。

  懷孕19個星期後,凱利又住進醫院,在急診室裏失去了知覺。醫生表示,對她的病已經無力迴天,但可能還能救出她的胎兒。

  此後,凱利靠機器獲取食物並維持呼吸,胎兒在她體內逐漸成長,直到本週,胎兒的體重超過了醫生設定的門檻。尼克請醫生通過剖腹產將胎兒取出。

  新生兒於9月7日下午出生,胎齡為24周5天,重567克(1.134斤)。她被命名為生命·林·德克萊恩(Life Lynn DeKlyen)。“生命”是夫婦倆此前閒聊時商量的名字,他們做決定時還不知道凱利會生病或再次懷孕。

  凱利生產後,尼克同意醫生移除了她的生命支持設備,她的3個最大的孩子陪伴在她的身邊。9月9日,凱利去世。

  凱利和尼克已經結婚17年。他們兒時在教堂相識,當時凱利11歲,尼克12歲。

  尼克此前接受ABC採訪時表示,家裏的大孩子都瞭解母親的病情,他們愛自己的母親,知道自己正在失去她,他們會一起談論和母親的美好回憶,笑着笑着就痛苦地哭起來。兩個小孩子則不太明白髮生了什麼,只知道母親病得很重,他們必須待在姑姑家裏。

  凱利為了保住孩子放棄自己生命的決定令不少外國網友感動。但也有人質疑稱,她不應該為了生下一個孩子而使其他5個孩子失去了母愛,目前還不清楚新生兒是否能健康成長,孩子長大後可能也會產生自己導致母親去世的負罪感。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火星人ヽ”:生命只有一次,不知道為什麼這種丈夫希望自己老婆生下孩子而不去積極對抗病魔不知道他心裏怎麼想的。這個妻子也是傻!

  網友“微風細雨”:怎麼我覺得這個媽媽可憐又可惡,為了一個小小的胚胎放棄幾個孩子的母愛好可惡哦!除非這個胚胎已經6個多月了

  網友“心傷”:自私的男人,垃圾男人,都5個孩子了,在選擇妻子和肚子裏孩子時,去説選擇孩子,渣男

  網友“全球鷹”:她兒子是總統就是偉大的母親已經5個孩子了死不足惜

  網友“厥月(鑫)”:偉大的母親

  網友“鯨魚San.”:偉大的母親

  (2017-09-10)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871 字。

轉載請註明: 胃癌最大的潛在危險就是胃炎, 1種葉子可防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