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看相聲從八十年代,發展到今天的歷史,客觀的講,姜昆和郭德綱都在特定的時間段裏,對相聲的振興做出過貢獻。
很多網友對姜昆的誤解,源自於他和郭德綱之間的矛盾。最初的時候,姜昆對小劇場相聲相當支持,在採訪中,姜昆也表達過對這些在小劇場演出的民間藝人的尊敬。
姜昆稱他們説相聲一般都是十幾分鍾,到二十分鐘的機會都不多,但是這些小劇場的演員,一個作品能説上四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
等到下場休息的時候,這些演員的大褂都被汗水濕透了,姜昆對這些演員的敬業精神表示非常的欽佩。
郭德綱和姜昆之間因為立場的不同,所以在相聲創作理念上出現了分歧,站在姜昆的角度,相聲要有教育意義,要説一些乾淨的包袱,這無可厚非。
但是真正拿到商演市場,姜昆的這個想法就有點過於理想化,站在郭德綱的角度,這是絕對行不通的。
這也是郭德綱對相聲振興的貢獻所在,他把相聲重新實現了市場化。不僅如此,除了相聲之外,京劇,評劇郭德綱都在為了市場化而努力。
郭德綱對曲藝的熱愛,那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力量,麒麟京劇社剛剛成立的時候,每個月都虧十幾萬,但是郭德綱依舊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維持麒麟京劇社的正常運營。
讓郭德綱欣慰的是,麒麟京劇社的市場化開始逐漸步入正軌,實現了收支平衡,並且開始盈利。為了振興評劇而成立的太平劇社,成為郭德綱如今考慮的重點之一。
這是郭德綱對曲藝的貢獻,那麼姜昆對相聲的貢獻在什麼地方呢?很多網友覺得姜昆的相聲不可樂,實際上聽上二三十段之後,結合當時的年代背景,就會發現他的作品尺度還是非常大的。
姜昆相聲事業最輝煌的時期,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創作演繹了大量的諷刺型相聲作品,並且發掘了一大批喜劇人才,比如趙本山,陳佩斯等都是姜昆慧眼識珠的結果。
所以,在相聲八十年代出現小高峯的時候,姜昆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春晚語言類節目的終審評委,同時他也是郭德綱評書門的師兄梁宏達,對姜昆做出了一番評價,這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論。
梁宏達給予姜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姜昆的相聲造詣別人無法企及,並且稱其為一代宗師級人物。
梁宏達想表達的是姜昆對相聲行業的貢獻之大,但是無人可及,一代宗師的評價就有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