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神令》已然成為春節檔最大輸家,從預售成績不理想到現在票房墊底,完全是血本無歸的程度。爭論四起,有網友看完吐槽:陳坤哪是主角啊,完全為新人抬轎了。
出品方聽到言論趕緊發聲明要告這些不實言論。
在網友看來是急眼了,因為陳坤粉絲五刷後發現陳坤時長確實差了點。
導演也髮長文讓大家珍惜最後的排片,可就算是這樣仍舊難挽《侍神令》的敗局。
同檔期其他作品一天能賣出一個億的成績,而它的最終票房卻被預測為2.6億。
距離網傳投資成本6億,還相差甚遠。
甚至,被網友調侃稱這是陳坤周迅電影生涯中虧本最慘重的作品。
從備受期待的大製作到賠到不忍心看,《侍神令》怎麼走到了這一步?
01
必須承認,我也曾對《侍神令》抱有很大的期望。
畢竟,它的出身看起來太尊貴。
改編自2016年最火爆的遊戲,演技又有陳坤周迅加持。
還是好久未見的東方奇幻題材,心中幻想它是另一個《捉妖記》。
在預告中,就能感受到細節上的用心。
對妖的還原非常逼真,尤其是雪女出場的畫面,至今還讓人印象深刻。
場景中也能看出電影對視效和美學的追求。
到了正片中,這些曾被看好的點沒有令人失望,每一個場景細節都經得起推敲。
製作團隊為了更好的視效效果,作品中百分之九十的鏡頭都是棚內拍攝。
攝製組搭建了一個5000平的攝影棚,袁柏雅與鬼赤爭鬥的角鬥場、晴明幽靜的庭院都是在這裏取景。
對妖呈現的細節也很精細,一瞥而過的河妖們,晴明的鐮鼬們毛髮是看得出的細膩。
場景就更不用提,開場鬱鬱葱葱的原始森林,一條看不見盡頭的小道。
充滿古風的妖域,都證明製作組的努力沒有白費,有被看到。
只是,一部電影的成功不僅僅是依賴於特效。
再強硬的特效碰上拉胯的劇情都如同雞蛋碰石頭,一擊就碎。
陳坤與周迅的名氣帶不動《侍神令》。
炸裂的特效也帶不動毫無特色的劇情。
這部電影的致命傷是忽略了人物塑造與情節衝突。
02
某種意義上講,人物塑造擔當着整部作品的靈魂價值。
既是靈魂,必得豐滿。
可在《侍神令》中,所有人物寫滿了單薄二字。
百旎(周迅飾)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掌案,執掌整個陰陽寮,還是女性的身份。
她究竟為何能在眾多師兄弟中脱穎而出?
無人知道。
只知道這位女掌案和晴明關係很好,青梅竹馬。
至於能力究竟怎樣,成為了一個問號。
讓人問號的還有整個陰陽寮,所有陰陽師彷彿都是撐人場的工具,每次戰鬥都是死傷眾多。
而關於晴明身上的賣點沒有交代他特殊血統的由來,身上的故事也未講述明朗。
慈沐更像是惡人中的工具人,因為受到晴明攻擊後,發誓也要獲得妖界的力量。前後轉變理由難以説服觀眾。
比起這三位身上的迷點,最讓觀眾困惑的當屬袁柏雅(屈楚蕭飾)和神樂(沈月飾)。
整部電影爭議最大的兩位角色。
與其説觀眾憤怒於他倆出場時間太長,不如説他倆戲份太不出彩。
單薄平淡到砍掉他倆的支線劇情,也絲毫不影響整部作品的觀看。
無論是在日版《陰陽師》中,還是在郭敬明的《晴雅集》中,源博雅一角都是非常出彩的。
和晴明之間從不熟到兄弟的相愛相殺,尤其是日版的博雅透露着一股憨憨可愛的氣質。
(日版海報,傻乎乎的博雅站在晴明身邊)
在《侍神令》中,源博雅的名字變成了袁柏雅,一起改掉的還有他身上討喜的感覺。
袁柏雅對晴明的討厭總是給人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身上的正義感讓他恨不得立馬把晴明捉拿歸案,就地正法。
他一直對晴明厭惡至深,最終因為誤入晴明庭院和晴明喝了一頓酒徹底改觀。
關鍵是那頓酒,大家也沒推心置腹敞開心扉啊!
神樂,因為小時候的境遇認準了晴明是她的主人,死活要尋找晴明,要做他的式神。
在尋找晴明的路上遇到了袁柏雅,兩個人在經歷中產生了感情。
看到沒,他倆身上比起與晴明的羈絆,更多的是要自己發展支線。
在一部講述陰陽師故事的電影中,要看四五十分鐘的支線人物從相識到相戀的劇情,觀眾能不炸麼?
搞錯了人物刻畫重點,讓原本該突出的劇情被弱化了,
該弱化的劇情被突出了。
就好像寫作文時跑題一樣,無論多文采飛揚,洋洋灑灑,從跑題那刻就註定拿不到分數了。
更何況,它整個劇情水波平靜,毫無波瀾。
03
坦白講,如果僅僅是人物塑造空洞,《侍神令》或許並不會到今天這一步。
畢竟,精緻的特效加上燃情的劇情,還是蠻能鼓動觀眾的。
可,從人物空洞那一刻,劇情就註定無法支稜起來了。
故事從晴明被誤解要盜取妖王化成的鱗石,被迫逃離陰陽寮開始。
流落在外時,晴明收留了一批和他一樣無家可歸的小妖,一起在庭院中度過安穩的小日子。
鐮鼬偷了袁柏雅押送的貢品,由此和袁柏雅結下樑子。
鱗石被盜,被鐮鼬服下,又牽扯出來陰陽寮和妖域兩條線。
晴明探訪妖域和海坊主做交易,帶回了受傷的百旎。百旎離開後撞上雪女,然後妖界大亂……
在明知有眾多妖與陰陽師的前提下,觀眾最期待的必然是大戰。
最後守護平安京的場景,不能不説燃,可以説是逗小學生的燃。
眾妖齊上吊橋要湧進平安京,晴明院子裏的妖們自發走到橋上阻攔。
這羣小妖平時在院子裏訓練出拳都出不穩,怎麼抵抗個頭那麼大的妖?
全靠桃花精現原形,憑藉一己之力打造了一個屏障出來。
另一部分小妖咬斷了吊橋,只是既然作為妖,缺了一塊的吊橋真的能難住他們麼?
最終是晴明犧牲了自己,保全了所有人。
就……最令人期待的時刻,短暫的結束了。無特定高潮,就很難引起觀眾的情緒。
整部作品起伏不大,造就了觀眾看完就算有用心的畫面,也無其他記憶點的尷尬境地。
我很明白觀眾的憤怒點。
電影作為大眾文化,不能僅僅追求一項卓越,要無明顯短板的符合觀眾喜好取向。
觀眾看《侍神令》奔着的是陳坤周迅,奔着的是陰陽師與式神的羈絆。
可,看完正片發現陳坤周迅出彩戲份幾乎無,陰陽師與式神之間的羈絆也未表達深刻。
只留一臉懵逼和滿地嘆息。
我也明白導演的焦急。
誰也不能否認製作團隊為了這個作品付出的心血,每一個場景都是用心後的呈現。
但一部作品只有場景美是遠遠不夠的。
而對於製作者們來説,電影不是你們付出了心血觀眾就必須買單的作品。
而是付出了心血並把這些心血全部融入進作品,打造出一部高質量作品,觀眾才會買單。
當付出努力變成製作者們博得觀眾注意的噱頭時,並不能引起觀眾的關注,相反會得到觀眾更多逆反心理。畢竟,努力並不能成為綁架觀眾的藉口。而想要得到觀眾的認可必定是真誠的作品中帶着不可撼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