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走紅歐美,是偶然也是必然
日前,已退休歌手費玉清於1983年推出的經典歌曲《一剪梅》毫無預兆地在歐美社交網絡火了。在流媒體平台Spotify上,《一剪梅》一舉殺入數個國家和地區的“飆升榜”前50。一時間,這首老歌成了中文流行歌曲強勁的輸出點,被戲稱為“C-Pop之光”。
歌曲在歐美走紅的經歷是一個充滿了偶然和波折的過程:先是中國演員張愛欽在快手上發佈了一則在雪地中哼唱《一剪梅》的短視頻,被一位外國網友搬運到了YouTube上,由於張愛欽有趣的形象,這則視頻又經過了數次搬運和發酵。而《一剪梅》的旋律也開始慢慢受到注意。直到5月26日,一位Tik Tok(抖音國際版)用户使用了一條Trap(一種嘻哈音樂風格)的《一剪梅》重混音軌制作了一條表達對於女性偏見的視頻,而試圖反駁他的另一位網友在回懟的視頻中也使用了同樣版本的《一剪梅》。從此這首歌開始了在外網一發不可收的旅程。
演員張愛欽短視頻截圖。
此後,大量的外國網友採用了《一剪梅》製作視頻,這首歌也漸漸從一開始的性別議題上剝離出來,單純憑藉其自身的音樂品質受到歡迎。那種帶有明顯東方風格以及年代感的旋律配上現代感極強的Trap編曲,強烈的衝突帶來的趣味形成了一個富有吸引力的Meme(模因,可以理解為“梗”)。很多人儘管並不明白“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具體意思,但也能夠體會這句歌所帶來的蒼涼悲愴的情感。於是“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竟然以一種語碼混用的形式成了各種語言中一個新的表達厭煩和低落的短語。
此時,海外華人羣體接住了進一步擴大《一剪梅》影響力的接力棒,許多在海外出生的華裔年輕人突然發現:誒,這不是我爸媽經常會哼的那首歌嗎?這些華裔家庭通常都會經歷不同文化認同所帶來的問題和矛盾,一些二代和三代移民可能根本不會説中文,在學會了“雪花飄飄北風蕭蕭”之後,他們突然多了一個可以和父母溝通的途徑。畢竟對於這些在上世紀70-90年代移居海外的父母們來説,費玉清和鄧麗君毫無疑問是他們認知中的華語流行音樂代表。
告別演唱會上的費玉清。
於是很快,一條“父母們無法念出‘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話題再度席捲了國外社交網絡。華裔年輕人們拿一張寫了幾句中文的紙給父母,讓他們念出來,但幾乎所有父母唸到最後一句“雪花飄飄北風蕭蕭”時都無法正常朗讀,而是不由自主地用唱的才能順利完成這個句子。
華裔羣體在海外常常被認為低調羞澀,較少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此次《一剪梅》的流行突然給了他們一個發出自己聲音的話題。“父母們無法念出‘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充滿了温馨的家庭氛圍,在消弭了代際溝壑,增加了華裔羣體的文化認同感。
儘管《一剪梅》在歐美的爆火充滿了偶然因素,但在邏輯上又有其必然性。費玉清其實一直都是華語樂壇隱藏的真實頂流。許多女孩為了看一場年輕偶像的演唱會去和媽媽要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媽媽們去看費玉清演唱會時有多瘋狂。由於受眾廣泛而購買力又強,費玉清的演唱會一直以來都是各地演出承包商爭相競價的香餑餑。《一剪梅》作為費玉清的代表作之一,1983年推出後又隨着此後播出的同名電視劇廣泛傳播,早已是華人世界裏無人不知的歌曲。而精湛的詞曲和演唱也令這首歌無論什麼時代都值得一再聆聽。正如YouTube上一些外國網友的留言:我起初是被“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梗吸引來看這支MV的,但聽完全曲之後我覺得這真是一首好歌啊。那種荒涼世間的人情之暖,完全表達出來了。
《夏洛特煩惱》劇照,尹正飾演的袁華出場時,《一剪梅》就會響起,這首歌成了這部電影諸多笑點之一。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剪梅》以及其他許多帶有年代感的華語老歌也因為其展現出的充沛情感而產生了喜劇上的價值。2015年電影《夏洛特煩惱》對於《一剪梅》的使用就是為了凸顯一個誇張的情感以產生喜劇效果,也曾令這首歌一度翻紅。而這種手法也被《唐人街探案》等電影多次使用,令《粉紅的回憶》《往事只能回味》等老歌再度回到人們的視野。儘管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誇張”或“土味”,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這些老歌中的情感是如此飽滿,而這些飽滿的情感一旦有了合適的傳播渠道,它其實是全人類都能夠感知到的。
□優作(樂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