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讀李開復《向死而生》看他是李開悟還是慕容復?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娛樂

很早以前的李開復,我一點兒也不喜歡。僅僅粗略讀過兩篇演講稿,就為他貼上了標籤——聰明、努力、自負、悟性差,一個因為在計算機行業取得不俗業績就試圖以明星和精神導師自居的人。

《向死而生》這本書裏,李開復自己也相繼提到了標籤上的前三個特點,但我相信,迄今為止,他未必會意識到第四個特點。

他是一個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但偏偏看不開、放不下、缺少悟性。這一點恐怕他父親比他更瞭解他自己。19個月與癌症切磋的經歷,確實讓他悟到了一些東西,但天性和慣性使然,又註定讓他依然停留在淺表。

我這樣定論,對一個經歷了生死磨難而且認定可以炮製一本生命教科書的“社會精英”來説,貌似不公平。但我不是李鐵人的鐵粉,我沒有義務不顧事實替他搖旗吶喊,而且我也期望通過冷靜的評判,督促已經有所改變的李開復能夠再接再厲。

原因很簡單:在財富是衡量成功唯一標準的中國,比起那些巧取豪奪的暴發户,李開復畢竟算是為數不多的依靠自身理科知識和領導力成功的案例,或許只有經歷過沉痛挫折的李開復才能起到繫鈴解鈴的功效。

什麼時候李開復之類的“社會精英”從精神導師的神壇上自動走下來,什麼時候中國青年才有希望,所以我必須以自己的方式挺他,即使尚未開悟的李開復認為我這種力挺的方式是打擊。

曾經的李開復高歌猛進,“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而不同”,把自己彼時彼地不可複製的成功經驗和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用來灌輸給大陸的有志青年。大陸青年的一腔熱情無用武之地,或者在生活的重壓下急需儘快改善經濟地位,李開復的傳奇經歷恰好滿足了青年們的所有想象。

於是短短几年,粉絲數量激增到五千多萬。對於創新工場來説,包裝一個超級明星用以吸粉,並最終轉化為盈利,雖不算正途,但也算不上坑蒙拐騙。但對於一個智者,絕對不會為粉絲數量增長而竊喜。

李連杰版的《霍元甲》裏,打敗秦爺、威震津門後,輕狂的霍元甲為徒子徒孫數量激增興奮不已。母親和女兒因為霍元甲的狂傲成為險惡江湖的犧牲品,遭受沉重打擊的霍元甲在鄉間數年修心養性,再度迴歸武林時徹底脱胎換骨。《霍元甲》裏包含疾病纏身的李連杰對人生的感悟。

記得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裏有這樣一段話:我不記得二程中的哪一程,面對着剛出殼的小鴨子一個勁地看,最後悟出了什麼是“仁”。難道“仁”不是天然存在人們心裏,而要靠盯着小鴨子來苦苦體會領悟嗎?李開復悟出的這些道理對於普通人來説本來就是常識,不需要經歷一場要命的大病來體悟,也不需要東拉西扯湊一本書來宣楊。

我相信他的字裏行間,對生命的留戀、對家人的情感都是真的,即便有作秀的成分,但骨子裏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這些章節雖然沒有什麼乾貨,也並無不妥之處。在這裏,我只想重點評論一下第二部分《病中覺悟》和第三部分《最有價值的人生》。

“加入微軟回到中國,一方面是因為我父親期望我做的,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當時的環境也充滿機會,我如果回去,可以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力。”這句話比較中肯,李開復本身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在美國那種人才輩出之地,儘管靠自身打拼也能取得一定成績,但強手如林的環境,作為工程師很快就會被後浪所逐。而當時的中國大陸能夠為他提供更大的舞台,滿足他的明星欲。但“一切都是為了給年輕人帶來正面影響”則顯得有點一廂情願。他對青年人的所為,並沒有啓迪民智,只是在鋪天蓋地的雞血混戰裏打出了“正宗高能雞血”的品牌,搶佔了制高點。

在“與星雲大師對談”裏,更暴露了其悟性太低。他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書中動不動就標榜自己是精英,別人是凡夫俗子。這節的標題居然是“對談”,言下之意,自己的覺悟與星雲大師對等,可以坐而論道。雖然星雲大師算不上一位得道高僧,好多見解值得商榷,但見識應該遠在李開復之上。如果大師對外宣稱對談倒也罷了,這話出自作者之口。

本段開頭就標榜自己病前剛剛被《時代週刊》評選為“影響世界百大人物”,接着説生病後“再大的影響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幫不了忙”,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光環。

其實影響力和財力已經幫了他大忙,如果不是他在業界做出的成績,富士康郭台銘總裁就不會熱心幫助他去見台灣最好的腫瘤醫生,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李開復也無力接受最好的治療。殊不知大陸多少癌症患者都在坐等死神呢,旁觀者都清楚這一點,只有作者渾然不覺。

“有人選擇辛勤工作卻又鬱郁不得志的人生,有人選擇家財萬貫、春風得意的人生。”什麼叫鬱郁不得志?什麼又是家財萬貫、春風得意?竇唯和王菲這對前夫妻檔目前的狀況也許最有資格為李開復這段話做註腳:前者是位真正的音樂天才,現在卻甘於淡泊,過着最普通甚至被網友譏為“不體面”的生活,後者是一個過度包裝的戲子,家財萬貫、風光不可一世卻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

李開復病前愈後都在標榜“最有價值的人生”。什麼是最有價值的人生?52歲患癌一年後被治癒的李開復和41歲患癌一年後撒手西歸的陳曉旭哪個人生更有價值?26歲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和名滿文壇25歲就卧軌自殺的海子哪個人生更有價值?如果説陳曉旭和海子不珍惜生命,不足以和李開復這樣的精英相提並論,那我們再找兩位:一直低調不為人知直到85歲獲諾貝爾獎才被國內公眾發現的屠呦呦,一直到七八十歲離開中土前才在尹喜百般懇求下留下短短五千字神書《道德經》的老子,跟連出五六本書,甚至把家人的日常生活拼湊成文章拿來賺取稿費的李開復相比,誰的人生更有價值?

李開復再度復出,改變風格打造《向死而生》正好比放下雞血針,端起雞湯盆,其實他做一個護士遠比一個營養師更成功,大陸幾億貧窮貧血又路盲的有志青年需要他去激勵。

如果真的要追求“更有價值的人生”,那乾脆連護士也不要做。他曾拒絕一名粉絲,以其過度沉迷在偶像崇拜中,總有一天夢會破滅,所以他絕塵而去,提早打破粉絲的迷夢。

電影《讓子彈飛》裏,張麻子對黃四郎説:“其實錢和你都不重要,沒有你,最重要。”對於李開復來説,打雞血和餵雞湯都不重要,走下神壇、打破粉絲的迷夢比這重要得多。而且放眼華夏,沒有誰比李開復更適合擔負起這個重擔。

如果他真的邁出這一步,對社會的影響,往小裏説,相當於放棄功名、迴歸田園的陶淵明;往大里説,就是打破專制、推行民主的華盛頓了。

也許,李開復認為創新工場離不開他,其實純屬多慮,在他養病期間,公司照樣運作良好。明朝萬曆皇帝二十幾年不上朝也沒見朝政就此亂下去,君無為而臣民有為的文景之治,更是從物質基礎和民心兩方面成就了千古一帝漢武劉徹。

最後,談到悟性本身,愚魯的郭靖和石破天,遠高於精明的楊康和石中玉;劉姥姥比王熙鳳更具有人生智慧。不過也許,即使歷經劫難,與生俱來的功利心會阻礙李開復變成李開悟。夢想中的大燕國,最終讓他變成慕容復。

可是,中國比李開復本人更需要他開悟,他真的肯為了蒼生,追求“更有價值的人生”嗎?我在冷眼旁觀,更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