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雯珺這個名字之前,可以加上很多頭銜:偶像,歌手,演員。
2018年,畢雯珺參加《偶像練習生》,偶像頭銜首先加身。隨後,他和同公司成員組成男子演唱組合樂華NEXT,跟隨組合發佈多張音樂專輯,自己也有個人數字單曲在手,歌手這個身份也被認證。
現在,他擔綱演員一職後的第二部作品《漂亮書生》正在熱播,不同於首部作品《淑女飄飄拳》裏表面高冷、內心悶騷的太極高手衞楚,《漂亮書生》中的雨樂暄又讓他解鎖了幾個新的性格關鍵詞:活潑、自來熟、運籌帷幄。這些關鍵詞跟畢雯珺本身的性格都是相反的。
《漂亮書生》還是他的第一部古裝,對於表演經驗不算十足豐富的“現代人”來説,角色説話時的語氣語調,舉手投足間的禮節等等,都需要去琢磨和調整。
根據反饋來看,雨樂暄這個角色確實讓畢雯珺收穫了一輪好評,見慣了平日裏內斂、安靜的他,這個活潑、機敏、能撒嬌的雨樂暄,還真讓不少觀眾覺得新鮮。
由偶像、歌手到演員,多重身份融合至今,畢雯珺看似在踐行着一條常規的偶像轉型之路。走這條常規的路的偶像們,在大眾的認知裏,多少是有些迫不得已的。但畢雯珺曾經就説過,自己接受流量和偶像這兩個標籤,現在再問他同一個問題,他的答案依然沒變。
想要摘掉它們嗎?其實倒也還好。
因而演員這個身份,不是他為了摘掉標籤的不得已而為之,他是真的能在其中找到樂趣,並且有了越發強烈的主動性。
對於“演員畢雯珺”,他的願景是,希望將來觀眾在提到他名字的時候,能夠想得起來,他是哪一部作品裏的誰誰。“對於演員這個職業來説,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
01
畢雯珺眼中的雨樂暄,是一個表面看上去不在乎,實際上把自己的內心深埋起來的角色,他把自己包裹得很好,因為怕會傷到自己。
詮釋這樣一個角色,比較輕鬆的是,畢雯珺跟他一樣,在熟悉的朋友面前嘻嘻哈哈的,比較開心,但挑戰同樣在於此。雨樂暄見了誰都是笑眯眯的,自來熟一樣,這樣活潑的性格是畢雯珺不曾擁有的。而且他也不像雨樂暄那麼的運籌帷幄,像個先知。
塑造這些陌生的角色性格,都需要畢雯珺在剛開始的時候,多做一些功課。
“最開始可能還沒接到劇本,我先看一下整個故事的概述,之後看人物,再開始讀劇本,之後再看人物小傳,這樣一點一點地把這個角色在自己心目中的感覺壘出來。”
按照時間線來説,《漂亮書生》是畢雯珺進組拍的第二部劇,跟拍攝《淑女飄飄拳》時相比,前期他沒有那麼緊張了。“第一次進組的時候,前期有圍讀,很緊張,真的不知道在拍戲現場大家都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但是第二部的時候心裏面就有底了。”
《淑女飄飄拳》時的劇本圍讀也讓畢雯珺學到了很多,比如剛開始接觸表演時的一些入門基礎。“包括不用台詞只用情緒來表達的方式等等,就整體地告訴了我表演是個什麼東西。”
《淑女飄飄拳》是部現代劇,因為時代相符,角色説話時的語氣、行動都在他的掌控範疇之內。但《漂亮書生》是部古裝劇,角色的言行舉止必然要根據時代做出相應的改變。
“那個時候的一個生活語氣、説話語調,包括自己行動上的一些禮節,都不一樣,就會調整一下。當然了,我覺得對我來説都是很好的成長。”
不過,如果非要在現代和古裝之間做出選擇的話,畢雯珺還是覺得,現代劇更讓他自如一些。
《漂亮書生》嚴格來説,其實是部羣像,講述的是雪文曦和風承駿、雨樂暄、雷澤信四人進入雲上學堂,組成“雲上四傑”,在克服種種困難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共同成長的故事。畢雯珺很喜歡這種“很多很多人”的氣氛。
“印象深刻的戲有挺多的。這部戲學生們在一起的戲很多,每次那種射箭比賽、跑步,還有入學典禮這種戲,就有很多很多人,其實還挺好玩的,氣氛會很好。”
邁出自己演員之路的第二步後,畢雯珺對於表演一事更加堅定,更想好好地走下去。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雨樂暄乃至衞楚都是他已經完成了的角色,他們對他的意義在於,給他提供了一面鏡子,讓他能夠在下部劇中,避開曾經出現過的毛病。“我覺得這個對我來説,就是每部戲收穫的成長。”
02
採訪那段時間,畢雯珺正在拍攝《孤獨的野獸》,拍攝進度很緊,採訪也是他抽空完成的。
經過《淑女飄飄拳》《漂亮書生》和待播的《小女霓裳》三個劇組的“洗禮”後,畢雯珺對錶演的概念更加明確,具體體現在,他已經會找一些“戲點”了。
“比如這場戲的某一個地方我要怎麼樣,最開始的時候它可能只是一場戲,到現在我可以在這一場戲裏一點一點找出我自己的東西。”
聽的出來,畢雯珺對錶演上的一些專業性的描述還透着些許生澀,但他確實有在慢慢建立着演員該具備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這些正是演員由新到“老”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每當自己新劇上線的時候,畢雯珺都會跟觀眾一起等更新,有時間的話他也會看,尤其是看自己的表演。“因為演的時候是攝像頭對着我,我看不到自己演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樣的,只能看回放,那個時候每場之間是散的,我可能沒有辦法捋清這個角色到底是什麼樣的。”
所以如果能完整地看完一部劇或是自己的表演,他就能跟觀眾一起,總結自己的一些不足和表演上的缺陷。“如果我現在正在拍的話,我會立刻把這個點提出來,拍的時候自己注意,也會讓身邊的工作人員幫我去監督。既然已經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問題了,那在下部戲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它。”
畢雯珺現在還不敢説表演是一件讓他覺得自如的事,只是説沒有那麼擔心了,而且在做完充足功課的前提下來到拍攝場地,他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這是表演的樂趣所在。於畢雯珺而言,表演的樂趣還在於大多演員都抵擋不了的,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因為表演演的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所以單純就這一點來説,其實是挺有意思的,你可以體驗你完全沒有體驗過的人生各個階段,這個會讓自己覺得很豐富。”
但在豐富的過程當中,演員總會遇到適合自己和不適合自己的人生,這是屬於他們的試錯,這種試錯有時難免不被觀眾認同。
畢雯珺不怕試錯,受到認同也好,不認同也罷,他都會虛心地接受。“當然,如果大家覺得我不好,告訴我原因,我會好好地去自我調整。”
説起“錯”這個相對敏感的話題,畢雯珺還是波瀾不驚的樣子,比起“錯”可能會帶來的後果,他好像更在意“糾錯”這件事本身。就像他覆盤自己的表演一樣,目的是希望通過自己或是別人,儘可能多地捕捉到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細節。
他心裏有很多好演員的標杆,比如陳道明。“剛開始接觸表演的時候,會有老師跟我説看一下他的一些戲,我很喜歡看。包括孫紅雷老師,我也很喜歡他演的戲。”
“那在你看來,一個好的演員應該是什麼樣的?”
“好的演員就是當他拿來了一個劇本的時候,可以給這個角色無限的可能性,他可以有各種各樣想法的輸出和表達的輸出。”對於“好”,畢雯珺這樣定義。
03
除了演員這個身份,畢雯珺還是一名歌手,他可以安靜唱歌,也能唱跳全能,在舞台上盡情揮灑自我。
他曾經説過,表演幫助了他在其他工作上的表現力更豐富了一些,這種豐富正體現在他的唱和跳上。“拍戲的時候哪一個表情會表達出什麼樣的情感,會先讓大家立刻捕捉到,之後包括在舞台上也好,跳舞也好,我知道自己怎麼樣做,這個地方會更出彩,一點一點的注意的東西會變細了,我覺得是。”
出道這兩年多的時間,畢雯珺嘗試了很多工作,唱、跳、演,還有綜藝節目。在這些密集的行程當中,組合開演唱會是讓他難忘的記憶之一,另一個難忘的記憶,就是拍戲。“一整部戲下來,一直到導演説殺青的那一天,再回望説,哇,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在做這一個作品,那個感覺很開心的。”
曾經的畢雯珺有過疑問,入圈至今的娛樂圈並不如他想象中的美好,不是隻能單純地想着舞台和唱歌。但他知道自己喜歡在舞台上面唱歌,有這一點就已足夠。剩下需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站在舞台上和鏡頭前的時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尊重它們的。
剛進入大眾視野中時,畢雯珺被更多人叫做流量、偶像,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歷練,歌手和演員這兩個頭銜,似乎也能穩當地加在他身上。他不主動拒絕標籤,因為“每一個標籤都是大家給予的,既然大家有這樣的認知,我也不能強行去讓大家改變想法。”
同樣,他也不主動尋求大家對於新身份的認同。“我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吧,有一天真的努力出來,就是越來越好的話,我相信大家一定會看得到。”
未來,畢雯珺在音樂和表演上都有規劃。去年他出過兩首單曲,一首是生日單曲《如果》,一首是《名為你的攝影集》,今年,他依然有計劃在生日時候出歌,“想嘗試的方向還是稍微偏R&B;風格的一些歌吧,就是輕快一些的歌。”
至於在表演上,什麼題材或是角色類型,他一直是“都可以”的態度。現在的他還處在表演經驗的積累階段,願意去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角色,“那樣的話,我覺得對我自己來説是成長,對我現在這個階段也很重要。”
畢雯珺希望將來觀眾在提到他名字的時候,能夠想得起來他的角色,而這些嘗試,就是他在勾勒“被觀眾叫得出角色”這個願景時,所必須的筆墨。
他早就開始下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