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一個出現不到二十分鐘的紀錄片而已……難怪對流量趨之若鶩”。

這是今天豆瓣小組裏的一條帖子。作為論據的,是昨晚上線的《奇妙之城》重慶篇,在優酷站內熱度值突破8300+,熱門搜索榜單中飆升九名,僅次於熱播的《上陽賦》位居TOP2。而所謂流量,指的正是本期擔任明星嘉賓的肖戰。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這當然不是全部的“頂流效應”。昨晚節目上線後,#肖戰説自己長了一張大眾臉#閲讀量破5億,#肖戰發文談重慶##肖戰重慶風景拼接照#等累計話題突破6億,長期話題#肖戰奇妙之城#和#肖戰加盟奇妙之城#累計閲讀量突破20億;豆瓣上10447人打下8.4的評分,第一期節目上線後打分人數基本停留在100人左右。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從1月3日公佈肖戰加盟,到如今的熱度爆棚,這或許是一場事先張揚的、預料之中的突圍路徑。畢竟當天連續兩條《奇妙之城》官微宣佈肖戰加盟的微博,累計轉發評論點贊數就近200萬——這恐怕是以楊冪、趙麗穎在內的85花個人微博都難以企及的熱度,更遑論各大影視劇綜藝官微。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從公開資料來看,《奇妙之城》從調研到拍攝製作、再到播出經歷了20個月的時間,肖戰的加盟也早在去年就已確定,但是不諱言在1月3日之前市場對它知之者甚少。“我就是想讓紀錄片去擁抱流量”,導演蕭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他希望明星藝人能夠把他們的粉絲帶到紀錄片裏。

搭載頂流效應而來,《奇妙之城》的突圍具有可借鑑性嗎?在口碑制勝的紀錄片市場上,頂流的入局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頂流效應下的《奇妙之城》,

甜蜜和苦澀並行?

“反正我不會用網紅城市來形容它(重慶)。網紅城市概括不了它,我覺得重慶是很有自己內心的核在的一個城市”,在《奇妙之城》中,肖戰如此評價他心中的重慶。他也將這一點寫在了昨晚的微博中:“你可以稱這座城市是‘網紅’,但我更喜歡稱她為‘江湖’。”

只是如今的《奇妙之城》,何嘗不是被“網紅簡單概括後的重慶”?肖戰帶來的頂流效應,也在暈染着這檔紀錄片,其中利弊又非一言以蔽之。一個最顯著的現象,便是肖戰身上掙脱不掉的“追捧”和“抵制”的兩把枷鎖,作用於紀錄片本身,也在掩蓋其本身的內容質量,甚至是其傳達的文化內核。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就像豆瓣8.4分的短評裏,“因為肖戰一個人愛上一座城”的不在少數,甚至有人將去肖戰吃麪的地方打卡的心願寫在了其中;但在一星區同樣有理直氣壯的“抵制者”,甚至於言談間不乏人身攻擊的意味。至於重慶和《奇妙之城》,在這裏都是肖戰的附屬品,沒有過多引發關注。

《奇妙之城》的創作內核是值得肯定的。仍然以重慶篇為例,除了肖戰外,還有年輕的女相聲演員圓圓、摩托車發燒友猩猩;而也誠如導演蕭寒所説的,“在片子裏明星也是用心去體驗的素人”,肖戰代表的其實是從重慶走出去的打工人,他帶着對故鄉最深的眷戀而來,以曾經的記憶為依託也感悟當下的美好。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重慶篇也確實拉開了一幅重慶圖鑑。以人為結點,圓圓代表的是來重慶打工的年輕人,猩猩代表的是土生土長在這裏生活工作的當地人,和肖戰代表的遠離故鄉外出奔波的一起,勾連起城市裏最普通的出租車司機、麪館老闆、修車鋪師傅、書屋老闆等不同身份、職業的人,全面展現了當下重慶人的樣子。

這便要提到紀錄片中的明星效應。肖戰關於自己“大眾臉”的調侃,對自己性格的認知等,先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但是其中涉及的素人生活、重慶的風土人情、建築等並沒有引發太多關注。“節目的焦點跑偏了”,有媒體以此評價道。這或許是明星嘉賓的普遍結果,不過在肖戰的身上,這一點再次被放大。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流量明星沖淡了紀錄片固有的韻味,但不可否認肖戰帶給《奇妙之城》乃至重慶的熱度加持同樣值得肯定。就節目本身來講,肖戰效應已然毋庸贅述,在這個娛樂內容嚴重氾濫的市場上,《奇妙之城》輕巧的破圈而出,被市場所看見,或許便已足夠。

就重慶來講,和肖戰的聯結也必然在節目之後愈發緊密,為原本的網紅城市再次加碼,這必也將轉換成城市的旅遊資源,進而拉動當地經濟文化發展。截至目前,在百度上搜索“肖戰 重慶”的關鍵詞,相關結果超2000千萬條,僅從熱度來看“城市代言人”或許名副其實。

雖然市場上仍然不乏質疑聲,但至少目前來看,《奇妙之城》和肖戰的攜手,或許是一次共贏之舉。其實肖戰並不是《奇妙之城》僅有的明星嘉賓,周深、白宇、吳磊、許魏洲等當紅藝人身上,同樣兼具流量明星的特質,只是肖戰放大了明星效應,也真正將“明星+紀錄片”的創作方式擺在了枱面上,供大家探討。

“流量時代”的紀錄片市場,

需要明星光環加持嗎?

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到後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到近年來的《人生一串》《風味人間》,再到2020年的《中國醫生》《人間世》,國產紀錄片正在擺脱曲高和寡的冷清局面,口碑出圈早已是常態,越來越多優質的紀錄片開始被市場看見,甚至是追捧。

這兩年來,紀錄片市場在內容市場中的重要性愈發顯著。當下以優愛騰和B站為代表的視頻平台也正在加碼紀錄片的佈局:各平台分賬模式基本完善,內容層面也形成了較為清晰的佈局。當然這背後是數據的依託,B站紀錄片受眾超9000萬,2019年優酷人文年觀看人次規模達到1.7億,國產紀錄片播放佔比超過70%。

在這背後,紀錄片的“流量時代”開啓,更多依託的是紀錄片本身的特質,諸如《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導演陳曉卿自成美食IP;《人間一串》則以人間煙火氣撬動市場;今年《中國醫生》等則是擊中了社會情緒。但是不諱言,紀錄片市場的“走紅”現狀,除了頭部優質IP,大多仍然基本停留在圈層中,“小紅靠捧,大紅靠命”。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與此同時另外一組數據則表明,當下紀錄片的觀看人羣越來越年輕化。根據騰訊視頻公開的數據來看,其平台紀錄片受眾中90-95後佔比為26%,95後佔比為40%,Z世代用户總體佔到了66%;在B站中這一數據超過了80%。“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的理論,在紀錄片市場同樣適用。

打破紀錄片的説教特質,以更年輕的方式走進市場,通過對更貼近年輕人生活方式的題材的開發、市場營銷等更多元的方式和觀眾建立更強的關聯性,是當下紀錄片創作者的普遍訴求。若是站在這一維度,和明星的聯動無疑是最便捷的選擇,但為何這一現象在市場並不常見呢?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事實上,國產紀錄片曾有過和明星嘉賓嘉賓合作的案例,不過多是以聲音的方式。2016年,《了不起的匠人》中林志玲擔任分享人,用聲音講述匠人們的故事,第三季換成華晨宇;周迅在電影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中擔任旁白,為講述自閉症的宣傳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配音;黃曉明也曾為《地球四季》配音;2019年底播出的《但是,還有書籍》是胡歌配音。究其根本,不外乎是藉助明星效應擴大內容知名度。

至於“紀錄片+明星”的現象為何並不常見,不外乎是以下三點:其一,紀錄片講述的多是真實的、有煙火氣或是匠心的故事,並不需要明星光環加持;其二,當下紀錄片市場的商業化尚不完善,甚至多具有公益性質,明星高昂的出場費往往是其難以負擔的;其三,明星的入局往往會弱化紀錄片本身,喧賓奪主。

無論是大多數紀錄片的影響力難題,還是明星效應帶給紀錄片的雙刃劍作用,不可否認,《奇妙之城》作出的嘗試都頗具代表性,它的破局也為更多非頭部紀錄片提供了可行性方向:或許相比在爭議中前進,籍籍無名沉默在泛濫的信息海洋中,更是對創作者的傷害;而如何為明星找到一個合適的身份,同樣也是考驗紀錄片創作者的關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04 字。

轉載請註明: 肖戰“帶火”《奇妙之城》,頂流和紀錄片的碰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