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起手機、解鎖屏幕,追劇集綜藝紀錄片,刷各類短視頻,正在成為很多人用餐時的新姿勢。這類在吃飯時觀看的視頻節目、收聽的有聲書等,因為像榨菜一樣被賦予“下飯”的功能,被稱為“電子榨菜”。
雖然命名已經明確站在批評的立場,釋放出多“食”無益的信號,但對於很多人來説,已經習慣了“電子榨菜”帶來的快樂,甚至成了一種吃飯儀式,“挑選電子榨菜1小時,把飯吃完5分鐘”。“電子榨菜”除指向一種用餐場景下的娛樂需求,還代表了網絡時代文藝作品和娛樂產品的特徵,更是用户文化和社會心理變化的結果。
“電子榨菜”是網絡文藝作品與用餐娛樂訴求高度適配的結果
電子榨菜沒有統一標準,主要看用户需求,而輕鬆治癒的內容,尤其易於被用户選作“電子榨菜”。
被網友評價為2022年度最“下飯”的網劇《卿卿日常》,可以算是“鮮香脆爽”的大眾口味,故事沒有再現清宮戲、古裝宮鬥、奪嫡的“名場面”,而是跳脱“雌競”主題,圍繞女性互助建構故事,加上甜寵情節,以三句一個包袱五句一個梗的密集笑點,營造了劇集內的恬淡生活,也讓觀看者體會到鬆弛快樂和閒適感。
有很多“電子榨菜”都是老作品。根據網友分享的清單來看,《武林外傳》《蠟筆小新》《後宮·甄嬛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老友記》《請回答1988》《琅琊榜》等劇情類電視劇、情景喜劇、動畫短劇和美食類紀錄片等頗受歡迎。《甄嬛傳》開播11年間,觀眾已經從初級的看劇情、找穿幫鏡頭,到解讀後宮娘娘們的話外之音,再到分析劇情以外的人物和情節,如今還出現了一批聽到一句台詞立刻能接下一句的“甄嬛傳十級學者”“甄學家”。反覆觀看的用户不再停留於宮鬥,對劇集爛熟於心,可以做到隨時輕鬆接入的觀看狀態。
廣義的“電子榨菜”,曾包括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的短視頻、微短劇,研究者批評其敍事手法碎片化、主題表達簡單化、內容質量膚淺化等問題。確實,短視頻、微短劇在故事敍事、人物塑造、時空容量等方面的連貫性、複雜性,與劇集、綜藝、紀錄片有一定差距,觀看的體驗也有差別。同時,吃飯時刷短視頻、微短劇需要頻繁選擇和切換,或者被動接受算法推薦,也會影響觀看沉浸,降低娛樂快感。因此,“電子榨菜”不僅要具備輕鬆治癒的內容,匹配簡單易得的操作,才能滿足用户的娛樂體驗需求。
與劇集不同,美食紀錄片直接把美味誘惑的氛圍拉滿。《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畫面極致精美,觀看中很容易被BGM帶入吃飯場景。《人生一串》中燒烤的煙火味,《小海鮮》中海的鮮味,《尋味順德》《新疆味道》《老廣的味道》中各地家鄉的滋味等是真“下飯”。《早餐中國》索性帶出店名,讓觀看與品嚐只差一個“打卡”的距離。即使寡淡的生活和食物,在各種美食紀錄片的視聽感染中,總會觸發舌尖的興奮和腸胃渴望。
“電子榨菜”代表了新場景下,用户對文藝作品娛樂功能和消費形式的創造和延伸。《卿卿日常》等作品的創作者並不拒絕“電子榨菜”的定位,在一個用户需求主導和影響文藝作品、娛樂產品內容生產的語境下,作品與用户是互為成就、深刻影響的。未來多場景下媒介發展的新需求,可能激發網絡文藝發展更多契機。
“電子榨菜”是人們在虛擬空間尋求“精神按摩”的嘗試
與人們日常隨時隨地刷手機不同,用餐時間和地點相對穩定,“電子榨菜”比其他碎片化觀看更容易專注沉浸,同時獲取成本低,從內容到時間都無需額外支付,就能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夾縫中加速獲得快樂。有人用電子榨菜消磨獨自用餐的“孤獨”,也有人架起屏幕昭告天下“請勿打擾”,保護一人份的自在;無論看什麼、聽什麼下飯,人們都意圖在虛擬的屏幕中暫時尋找一塊舒適的情緒環境,或者自由地掌控一小段時間,將現實固定擁擠的時空,在心理層面上想象性地拓展。
閒暇時光的娛樂無可厚非。亞里士多德認為,休閒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並把休閒看成是哲學、藝術和科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中國文字“休”被解釋為吉慶、歡樂、美善、福祿,“倚木而休”表明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對自然的敬畏。“閒”常被引申為道德、法度,通“嫺”,有思想純潔與安寧的意思。只是在當代競爭社會,追求績效讓人們深感時間緊迫。因此,很多人無法在幾十分鐘的用餐時“無所事事”,加速娛樂或獲取信息,成了某種兼顧和平衡的選擇。
不過,屏幕把電子榨菜與先賢哲人所思考的閒暇、休閒區分開來。觸屏觀看可以自由選擇內容,並可以使用智能按鍵解決觀看過程中的個性化訴求,大多數功能體現出高效性、便捷化,例如倍速、跳過片頭廣告等選項,大大簡化了“電子榨菜”的播放和觀看過程。這般操作下來,一頓飯的功夫,即使較長的劇集、綜藝、紀錄片,刷完也不是問題,吃飯娛樂兩不誤。只不過長此以往,人們可能逐漸失去了對完整文藝作品的耐心,以“小帥和小美”為代表的“三分鐘看電影”“五分鐘追劇”氾濫全網,不僅壓縮了影視作品時長,同時暴力拆解情節人物,通過降低理解難度的方式,迎合用户高效休閒、加速娛樂的趨勢。
可見,人們在用“電子榨菜”調味加料調節食慾的時候,要提防別被電子榨菜徹底更改了口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們依賴技術體驗感知世界,已然成為一種媒介未來發展的趨勢。作為數字原住民,“Z世代”的成長伴隨互聯網媒介的迅速發展,手機、平板電腦等是生活標配。近年頻繁的線上社交、學習和工作,使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在虛擬世界中體驗情緒、補償心理。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幾乎成為身體不可分割的部分,被看作遊離於身體之外的第六種感覺器官。人們願意並能夠將情感體驗、情緒價值等需求轉向虛擬世界,隨時築起個體精神世界的虛擬空間,以此抵消物理空間對人精神的強佔關係。
當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逐漸深度介入人們日常生活,加之新冠疫情等因素,加快了人類身體演化為“自然肉身科技賦能”的新形態,有研究者提出人類已經是一種初級“賽博格”。人類原本依賴身體感官體驗世界、認知世界,未來感知外部世界的渠道將逐漸深度依賴技術手段,同時人們也開始習慣技術賦能所帶來的存在體驗。
在“元宇宙”概念對於未來媒介的構想中,提出以虛擬空間的建構和技術身體的發展,拓展有限的現實空間,增強人類的生命體驗,補償現實的有限性和匱乏。“電子榨菜”雖是小菜一碟,遠非科技的饕餮盛宴,但是戴上耳機,點擊播放鍵,人們在視覺和聽覺帶動下進入故事虛構世界和技術虛擬空間,躲避複雜的現實人際關係,遺忘繁重的工作和壓力,以知覺沉浸對抗現實壓迫,通過“精神按摩”尋找心理舒適空間。
但不得不承認,“電子榨菜”也是人類高度依賴網絡媒介,並在各種場景深陷其中的結果。當越來越多的人即使面對面進餐,也各執一部手機逃離現實,並導致吃飯時間延長,工作思維和注意力難以集中,則意味着新的對人精神的強佔關係正在形成,需引起足夠的警惕和反思。畢竟,真正的文藝作品,應該有助於人們精神境界的闊達和情感的自由。
作者:趙麗瑾 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教授
策劃:邵嶺
編輯:徐璐明
責任編輯: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