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娛評大賞#《奧本海默》我看完了。

IMAX影廳,180分鐘時長。

看完之後,難掩激動,久久不能平靜。

在開聊這部電影之前,我要先吐槽下。

話説,IMAX影廳的音響是不要錢嗎?

好傢伙,從頭到尾都震耳欲聾,差點沒把我耳膜給震穿。

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建議大家去看《奧本海默》的時候,首選IMAX影廳,而且要選大一點,音質好的影廳。還要儘量靠後的座位,因為諾神這次的人臉特寫給的真是太多了。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好了,廢話不多説,先總結影片在內地影市的首日戰況。

《奧本海默》沒爆。

雖然,是許多影迷的年度最期待大片。

熱度、話題、口碑,一樣不缺。

甚至還沒上映,已經有很多影迷等不及,特地跑到香港先睹為快,可是影片的首日內地票房,就3900萬。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可作對比的是,影片的全球票房已經超過7.7億美元,成為諾蘭票房第四高的作品,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黑暗騎士》和《盜夢空間》,超過了《星際穿越》。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截至目前,影片IMDb評分8.6,爛番茄新鮮度93%。首映當日,豆瓣評分從8.6漲到了8.7分。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完全可以説,這是今年好萊塢目前為止,口碑最好的賣座大片(影片口碑超過了《芭比》)。

但目前貓眼對影片的內地總票房預測是3.88億。

對於今年整體在內地市場表現低迷的好萊塢電影來説,絕對不差。

但對一部全球大爆、諾蘭還親赴內地吃了豆汁冰淇淋的諾蘭電影來説,不完美。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由於熱度出圈,全球票房火爆,《奧本海默》也被更多的人用放大鏡觀看。

對於這部片的討論,已經不限於作品質量本身。

而是電影現象和大眾情緒。

這部電影就像一個萬花筒,每個人都能從它的話題和片段中找到可言説的方向。

但諾蘭自己想説的,早在《信條》中就已經預演過——

影片提到了“奧本海默”的一個假設:“核爆後產生核裂變的連鎖反應如果不停止,那麼世界將會被毀滅。”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今天這篇,聊聊諾蘭這次又有多任性?影片在全球大賣的王牌是什麼?

為什麼《奧本海默》內地首日票房普通,我還堅持認為諾蘭是內地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好萊塢導演?

影片的爆款密碼,又為什麼是反流量的?

影片有劇透,還沒觀看電影的朋友請謹慎閲讀。

01最任性的諾蘭

熱知識:《奧本海默》是諾蘭第一部在環球影業發行的電影。

冷知識:雖然諾蘭和老東家華納分手有很多原因,但其中關鍵原因之一,是諾蘭極任性的《信條》,第一次虧了錢。

照道理,普通導演下部戲是不是應該穩一點?

但諾蘭不是普通導演,不任性就不是諾蘭。

我願稱《奧本海默》是諾蘭最任性的電影。

任性一:故事冷門。

這是好萊塢第一次把“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生平搬上大銀幕。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二戰爆發後,根據美國收集的情報,德國正在海森堡研發原子彈武器,如果讓德國人率先研發成功,世界將陷入更深的災難。

美國總統羅斯福下達總動員命令,要搶在德國之前率先研發出原子彈,總負責人便是馬特·達蒙飾演的萊斯利·格羅夫斯。

他力排眾議,選定奧本海默為發展原子彈計劃主任。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美國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最終廣島、長崎的兩片蘑菇雲終結了二戰。

對此,電影也有一句比較準確的簡介:“一個神秘之人必須冒着毀滅世界的危險來拯救世界。”

影片中主角台詞再次點題:“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電影不只是一部傳記片,更是一部驚悚片、懸疑片、人性片。

影片核心主題是:一個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如何在人性的較量、科學與政治的博弈中,改寫人類歷史?

和諾蘭過去所有的電影相比,這是故事最冷門的一部。

任性二:“實拍狂魔”。

當初網友們都開玩笑地説,“實拍狂魔”諾蘭為了拍這個電影,不會要真的引爆一顆原子彈吧?

當然了這肯定是玩笑。不過為了呈現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三位一體核試驗,諾蘭確實利用到了汽油、丙烷、黑火藥、鋁粉和鎂光彈等成分,實爆了一場,而不是CG特效。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另外,他也實打實地打造了一個片中的小鎮,這也的確是不令人意外。

任性三:發明膠片。

在這個膠片已經被淘汰的時代裏,《奧本海默》的拍攝不僅全部採用膠片拍攝完成,而且是IMAX畫幅的70MM尺寸的膠片。

影片還有黑白畫面,可是整個影史,根本就沒有製作過70MM尺寸的黑白膠片,後期做成黑白效果?那你太不瞭解諾蘭了,於是IMAX技術人員不得不重新研製了IMAX黑白膠片。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也可以説,諾蘭為本片發明了一種新的電影拍攝膠片:70MM黑白膠片。

任性四:門檻不低。

影片改編自凱·伯德和馬丁·J.舍温所著的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拿了2005年普利策傳記文學獎。

電影要拍的商業化也不難,加點戰爭戲,加點三角戀的情感戲,最後搞點大場面。

可諾蘭拍出了一部人物傳記片和驚悚片。

別期待影片像《盜夢空間》或者《星際穿越》有那麼強的故事性。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全片時長3小時,對白超過2小時,歷史人物超過50個。核爆的戲份不長,造核彈也不是重點,重點是探索“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內心。

影片前2小時的主要圍繞原子彈試爆,試爆成功落幕後的1小時,則是講述歷史著名的那場奧本海默事件。

大量對白和辯論會耗費普通觀眾的耐心,對於習慣短視頻三秒一個爆點的觀眾肯定是種折磨。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因為諾蘭用一種比以前更沉穩冷峻的風格,將宏大的歷史主題與主角基裏安·墨菲細膩深刻的表演一起,共同打造了一部史詩。

影片要講述的是,什麼把奧本海默推向歷史的那一刻,他又會為那一刻付出什麼代價。

任性五:風格冒險

諾蘭依然不改他 “改變電影”的野心。

還是那樣痴迷於拍攝永恆的瞬間和瞬間的永恆。

相比《信條》燒死腦細胞的“迴文敍事”、《敦刻爾克》眼花繚亂的三線並行,《奧本海默》敍事相對沒那麼複雜,但也沒那麼容易。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影片採用了三線敍事和彩色黑白風格,涉及大量物理原理和歷史事件不説,還用了不少意識流的錯覺、驚悚幻象來表達奧本海默對原子能深入骨髓的不安與焦慮。

有場戲是奧本海默在幻覺中看到一個被核爆摧殘的女子,那女子是諾蘭的女兒演的。

還有奧本海默1954年被秘密審問調查那場戲,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超密集的對話、犀利的剪輯令影片氣氛步步緊逼,如同在人物內心引爆了一顆原子彈。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完全可以説,如果不是諾蘭電影,影片絕不會有現在的票房。

如果説當下的國內票房大片,比如《消失的她》,成功在不斷類型加碼,一定要在電影里加入大量的商業片元素,生怕觀眾沒有值回票價。

懸疑,要多重反轉。

動作元素,一個不缺。

話題,要直逼熱點。

一句話,觀眾怎麼爽,影片怎麼來。

那麼《奧本海默》剛好相反,諾蘭不是把每個場面都做濃、做足。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而是儘量做減法,拍一部純粹的電影。

強烈的情緒,在當下互聯網的傳播規律中,意味着有效。

《奧本海默》做的,卻是用一億美元成本,幾十個明星,花三小時走進人物的內心,你説除了諾蘭,還有誰有資格,這麼任性?

02 三張王牌

那麼問題來了,電影憑什麼全球大爆?甚至比《星際穿越》這樣的諾蘭電影還賣座?

答案是諾蘭的三張王牌。

製造爆款第一招:隱秘的題材和“好看”的故事。

前面不是説題材故事冷門?怎麼又好看了?

答案是好看和冷門並不矛盾。

敍事上,諾蘭主動降低了難度:影片的彩色畫面,是展現奧本海默內心的主觀視角;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黑白畫面,是圍繞奧本海默事件展開的客觀視角,來回穿插。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而且諾蘭把影片拍的挺有懸念,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施特勞斯作為幕後黑手的身份在後半段才完全揭曉。

按照諾蘭自己的總結,影片第一部分研發原子彈,有點像《盜夢空間》那樣的劫案電影,一羣人物一起討論怎麼組建團隊,怎麼解決不同的問題來完成最終的目標。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最後一幕1954年的奧本海默事件,則類似驚悚片和法庭劇,法庭辯論,證人提供了什麼證據,能不能夠翻案?敍事和視聽節奏都層層遞進,扣人心絃。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這期間,愛因斯坦、杜魯門等科學界、政界名流輪番出場,看電影會有一種遊歷於歷史之間的爽感。

觀眾不用糾結於角色姓甚名誰,也不必苦惱於物理上的知識盲區,只需將自己交給銀幕,沉浸於諾蘭以聲畫構築的那個懸念世界便足夠。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如果真的入戲,就會發現故事一點不無聊,反倒節奏緊湊,敍事精彩,雖然對白密度很大,但不炫技的諾蘭依舊是講故事的一流好手,通過視聽魔法和一羣影帝的演技依然能營造出巨大的戲劇張力。

其次,影片帶來了久違的“大片氣質”。

這種大片説的不是《封神》那樣的視覺大片。

而是一部震撼的心理大片。

很多觀眾是衝着原子彈爆發的情節來的。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這部分情節看似不多,卻彷彿一根主軸,貫穿整部電影。

在史上著名的那場“三位一體”核試驗前夕,奧本海默和他的團隊面臨着一個風險:原子彈有微小的可能性點燃大氣並毀滅整個地球,但他們還是按了下去。

那場核爆戲份確實不長,但對於這場戲的鋪墊,氣氛營造,還有緊張節奏的把控,可謂是做足功夫。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觀眾好像也跟着奧本海默一起,從組隊到選址,從遇到科學困境到和爭分奪秒,甚至在研發過程中,還穿插進諜戰片元素抓內鬼的劇情。

到最後,真到了核爆那一刻,哪怕知道結果,內心的緊張感還是提到了嗓子眼。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而最終實拍的場面也震撼之極。

先是安靜地看到蘑菇雲升起,然後爆炸的響聲和震動突然傳來。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諾蘭利用了聲音的時間差,營造出一個現實、戲劇性並存的時刻。

凌厲的剪輯下,那令人窒息的倒數幾秒,彷彿一個世紀那樣漫長。

當原子彈爆炸的一刻,光焰鋪天蓋地中,又有一種令人驚恐、緊張、畏懼的美感,猶如天神降臨。又似毀天滅地。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這場戲,有畫面,有音效,有氛圍,有演技,讓人感受到了久違的大片氣質。

這種氣質在其他好萊塢片中很少見到的,因為它拍出了真正的震撼感。

一種熒幕上地動山搖後的萬籟俱寂。

第三章王牌:羣星。

主演墨菲,是《蝙蝠俠》系列中的反派稻草人。《盜夢空間》中的富豪費舍。《敦刻爾克》中遇險的士兵。

在影片裏,墨菲發揮了自己精分略帶陰鬱的氣質,那種緊繃的思索和焦慮感,都溢出了屏幕。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主角某些時刻精幹、親民、友善,有時固執、壓抑、冷酷,而到最後,他終究站在人性和人類命運的一側。

人物複雜多變的情感和莫測的命運,都彷彿藏在墨菲清澈的眼睛和深邃的藍色瞳孔裏。

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則飾演了影片最大的反派路易斯·施特勞斯,唐尼自降身價僅拿了400萬美刀片酬,最終憑藉片中深邃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演繹,他極有可能拿下本屆奧斯開最佳男配角獎。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馬特·達蒙則飾演曼哈頓計劃的總負責人,萊斯利·格羅夫斯,他和基蓮的對話戲,是本片最輕鬆的時刻。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我尤其喜歡和原子彈發射的前夜,兩人坐在小木屋裏討論“摧毀世界”的可能性的那場戲。

奧本海默:(毀滅世界)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

格羅夫斯説,我要的是零。

還有飾演奧本海默妻子的艾米莉·布朗特,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和奉獻了全片最大尺度戲份和完美身材的二代黑寡婦佛洛倫絲·皮尤,表現都極出彩。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還有光“打醬油”的影帝級人物就有四位。

湯姆·康蒂飾演的愛因斯坦。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拉米·馬雷克演的大衞·希爾,加里·奧德曼演的杜魯門,還有卡西·阿弗萊克。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這些華麗的演出最終融為一體,讓片中那句來自印度經典《薄伽梵歌》的詩句不斷縈繞在觀眾腦海:

“如今我已成為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03 反流量爆款密碼

最後説一下,為什麼即使《奧本海默》首映沒爆,諾蘭依然可以稱為內地市場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好萊塢導演?

因為《奧本海默》背後的票房密碼是:諾蘭,逆向爆款與社交貨幣。

逆向爆款的意思是,影片所有的賣座元素,都是和當下流行的流量爆款元素,反着來的。

看過今年暑期檔戰況的都知道,這是一個短視頻電影新時代。

從票房35億的《消失的她》到已經將近35億的《孤注一擲》,當下最爆的電影,形式上要有兩個要素。

一是“快”。

開場就必須出現一個牢牢吸引你眼球的要素。

要快速剪輯,要精簡的台詞,要絕色美女,要快如閃電。

另一項要素,就是“情緒爆點”。影片必須命中大眾的情緒:比如,渣男焦慮或詐騙焦慮。

但《奧本海默》卻是一部紮紮實實的“慢”電影。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諾蘭根本不玩流量爆款那一套,而是醉心於打造一個電影的世界,整部電影都是反流量法則的。

奇怪的,電影在全球已經賣了7.7億美元。

那麼諾蘭在內地市場能不能玩得轉?

同樣是《奧本海默》,如果導演是別人,不行。

但是諾蘭,可以。

因為諾蘭就是當下熱門的社交貨幣。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而中國電影已經從視覺大片時代,進入了社交電影時代。

之所以《你好,李煥英》、《完美的她》、《孤注一擲》能屢屢創造票房奇蹟,顛覆整個市場,因為很多觀眾的驅動力已經不在於電影好不好看,而在於“話題”好不好聊。

打開抖音、B站、微博,所有人都在刷這些賣座片的梗,瞭解這些梗就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社交門檻,電影好不好看無所謂,關鍵是跟上形勢。

當電影成為話題本身,便不愁有大量的觀眾跟隨朋友圈的話題入場。

《奧本海默》的創作的確是是反流量邏輯的,如果電影是別人拍的,即使有這麼多大牌明星,影片還是不足以產生社交“核裂變”。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但有了諾蘭,就有了“核裂變”最開始的那一次撞擊。

至於裂變的範圍有多廣,多遠,則要看多少觀眾認為電影 “與我有關”。

今日的好萊塢,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只有諾蘭。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雖然,《奧本海默》還是很難成為內地市場的超級賣座大片。

但我相信影片最終能拿下至少5億票房,鎖定下半年內地市場票房冠軍。

相比票房,影片背後的情懷更讓人感動。

不管是直接建小鎮,還是發明膠捲,諾蘭其實都在做一件事:在觀影環境如此浮躁的2023年,居然敢用1億美元和這麼多明星,拍這麼一部冷靜、嚴肅、莊重的電影。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而從結果來看,這部“過時”的大片依然能打動全球觀眾,這是諾蘭的勝利,也是電影的勝利。

或許你看完《奧本海默》,你會覺得不如他以前的冒險科幻腦洞來得刺激,但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浪漫本身,就最動人。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到影片結束,當字幕滾動、燈光亮起的那一刻,如果你意識到,剛剛過去的三個小時裏跟隨主角經歷的那個世界,與我們的命運並不是毫無關聯的。

那麼這就是這個時代,已經幾乎消失的電影賢者時刻。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觀眾去看一部電影,不為任何社交話題,而是簡簡單單為了一個人,一部電影,這才是諾蘭和他的《奧本海默》,在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爆款密碼。

電影中,如果奧本海默的實驗萬一錯了,最壞的結果是:可能世界就沒了。

好在,奧本海默賭贏了,世界還在。

好在,諾蘭又賭贏了一次,我們還有電影。#影視我來評#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548 字。

轉載請註明: 首日內地票房3900萬,但看完《奧本海默》我想説:諾蘭又賭贏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