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一檔綜藝節目一旦戰線拉得太長,就免不了出現失去新鮮感的可能性。

變化不大的節目環節以及難以深入的主題立意,都會成為收視率下滑的原因。

觀眾失去了黏性,失去追更的動力,最終也會流失。

而芒果台的經營類節目《中餐廳》似乎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中餐廳》目前已經播出到了第六季,節目模式的開發似乎已經停滯了。

節目流程被觀眾吐槽毫無新意

大部分篇幅還是給到了藝人如何辛苦地準備菜品,如何展示自我的風采和魅力。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對於這一季的“親子”主題切入不足。

明星與素人出現職業碰撞也是老生常談。

而明星拋不下的偶像包袱也難免略顯做作,於是就會讓人產生距離感。

首次參加綜藝的殷桃美則美矣,但過度渲染她的“美”就顯得有些喧賓奪主了。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中餐廳》給每位嘉賓都做了制服。

所有嘉賓都統一着裝,只有殷桃一個人堅持穿私服,穿得如同貴婦,硬生生把美食節目變成了時尚秀。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還有參加了六季也沒有愛上做飯的黃曉明和在社交網絡上節食拒碳的尹正。

做飯、跑堂、研究菜品,似乎跟他們都扯不上關係。

《中餐廳》作為一檔慢綜藝,已然無法靠緊張刺激的環節奪眼球,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接地氣。

但看這些嘉賓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青石怎麼看怎麼覺得不靠譜。

好在大家也隨着節目的推進,逐步熟悉彼此和流程,狀態也漸入佳境了。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而在一期又一期類似的節目流程中,能夠成為“調味品”的,大概就是飛行嘉賓了。

這不,中餐廳請來了那英,一下就讓整檔節目的畫風突變。

從“中餐廳”變成了“中食堂”,還是帶東北味兒的那種。

而請來了那英,也讓這檔青石不太看好的節目,打破了我的預期。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第一,一嗓子把治癒系節目吼成喜劇節目,“社交悍匪”的威力不容小覷

那英在節目中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知情。

因為她別具一格的出場方式。

別的飛行嘉賓都是大大方方從正門進

而那英偏偏不走尋常路。

揹着黑包,戴個口罩,想跟着一家食客混進餐廳裏。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別説,青石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以為她跟着節目組人員走呢。

直到那姐後來説是偽裝成一家人混進來的。

沒想到這偽裝也被她弄得這麼有喜感。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到了以後,那英不知道路,連餐廳正門在哪都分不清。

她就在兩個門之間徘徊不定,結果一下就被推門出來的章若楠逮到了。

什麼偽裝,什麼“渾水摸魚”,通通失去效用,直接被戳穿。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更有喜感的是,那英在和人打完招呼以後,還在門前徘徊。

因為她還沒找到正確的門在哪。

本來她想去餐廳,結果直接步入了後廚。

和大家熱情地打完招呼後,那英懵圈了,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是來幹嘛的。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小小的腦袋,大大的問號。

看着她無所適從的樣子,實在是太逗了。

當然,很快黃曉明和殷桃就出來給她安排了任務——安撫客人。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那英被拉着去到餐廳跟到場的客人們打招呼。

要不説那姐的影響力大呢?

她一到,現場原本在閒聊的客人們立刻就捧場歡呼。

整個餐廳都“炸了鍋”,除了年紀小的孩子們,人人都認識那姐。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本以為她初來乍到會尷尬,誰知那姐融入集體環境簡直一秒都不需要。

接下來的中餐廳簡直成了那姐的“社交專場”

等到那姐稍微休息好了以後,她立刻就閒不住了,到處看到處問有沒有自己能幹的事情。

隨後那姐分到了“跑堂”上菜的任務。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這可好了,那姐有活幹了,新鮮感也來了。

別人上菜靠速度,那姐上菜那是“未聞其人先聞其聲”。

人還沒到場呢,先來一聲吆喝鎮住了全場食客。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這大嗓門兒瞬間點燃了原本比較安靜的餐廳,所有人臉上都洋溢着笑意。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那英着社牛的勁兒上來了真是不管不顧。

黃曉明讓她跟因為上菜晚有點生氣的客人道歉,她二話不説先來一聲響亮的對不起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這道歉道得真是相當硬氣。

然後她給客人起鍋,毫不見外,直接坐到客人旁邊的空位,一邊嘮嗑一邊點火。

堪稱“社交悍匪”。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把這原本的治癒系温暖類節目,直接變成了喜劇類節目。

不得不説自打那英來了以後,整個節目的氛圍就變得活躍了起來。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那英的串場,給原本不緊不慢的《中餐廳》注入了些許活力。

她沒有刻意去扮演一個經驗老道的服務員,反倒忙中添亂卻也虛心討教。

這就很符合明星人設。

既然是自己本來就不太懂的,就沒必要端着,放下架子接地氣反而是一個不錯的融入方式。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第二,“直腸子”耿直髮言,讓所有綜藝“潛規則”通通無效

作為一個多次以“耿直”出圈的綜藝“老咖”,那英在這檔節目裏展現自我那叫一個不客氣。

上節目的路“山路十八彎”,吐了都影響不了那英在下車後活力滿滿的狀態。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碰上去中餐廳吃飯的食客一家人,她還問:“你們是真一家人還是假一家人?

這口不遮攔的勁兒真是沒誰了。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而且她在這個問題上真的是求知慾滿滿。

到了餐廳後又問了一遍黃曉明和殷桃。

這些人不是羣眾演員嗎?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這靈魂拷問,想必鏡頭後面的節目組導演,都捏了把汗吧。

可以説,那姐是帶着觀眾的疑惑上節目了。

畢竟中餐廳位置偏遠,還這麼繞,如果説是偶然來到這邊吃飯的,還真是很難相信。

很快黃曉明也做出回應,説他們都是自己報名,然後花錢來吃飯的。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這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回答,也暫時讓那英不再對此窮追不捨。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小插曲。

那英雖然是“社牛”,但也有“剋星”。

她的“剋星”,就是小孩。

一聽到飯後還要組織小孩學習音樂,那英頭都大了,連忙擺手拒絕。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音樂雖然是那英擅長的領域,但那英説最煩的就是做自己的專長。

她愛走偏門。

身為媽媽,她深知小朋友有多不好管理,更是直接稱之為“魔鬼”。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想必她曾經被小孩折磨得夠嗆了,連最擅長的唱歌都不想碰。

雖然最後還是硬着頭皮上了,但那姐也只是隨便應付幾下就趕緊開溜。

寧可去洗碗拖地也不要帶小孩,表情管理連連失控。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可謂是把“抗拒”寫在了臉上。

不得不説那姐不僅是節目組的“氣氛擔當”,更是“真實擔當”。

她真就毫無準備來上節目,老老實實做自己,想到什麼説什麼。

而在她熱情的大嗓門下,什麼人設、什麼劇本,什麼潛規則,通通化為虛有。

因為那姐比誰都好奇節目組有沒有劇本這回事兒。

有那英在一旁嘰嘰喳喳問七問八,讓別的明星們也根本無暇“端着”。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誰有包袱都得在她面前“破防”。

一來那英畢竟是前輩,沒有人好意思拿假話敷衍她;

二來那英真的很“直腸子”一根筋,説話完全不拐彎。

直言不諱,雖然容易得罪人,但也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跟集體拉近距離。

話題一個接一個地蹦出來,不需要任何事先安排,綜藝效果直接拉滿。

所以那英一來,《中餐廳》原本的慢節奏立刻就被火速推進,倒是做出了快綜藝的效果。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第三,請對了人,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碼”

慢綜藝其實是近幾年才有的概念。

從《嚮往的生活》到現在的《中餐廳》,其實一直都是打着明星做飯,明星農家樂的噱頭前進的。

但“慢”卻是一個很難與綜藝融合到位的詞語。

因為節奏舒緩,明星們也比較閒適,難度上降下來了,但搞笑度也隨之下降了。

如果一檔綜藝沒有“樂子”,沒有趣味,很難留住觀眾。

在“慢”的特點上增強趣味性,一直以來都是慢綜藝要克服的難題。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所以,請嘉賓就成為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尤其是在現場有明星和素人的情況下,請來一個對社交非常擅長的人就很有必要。

就比如《中餐廳》請來的那英,她不是什麼圓滑的人物,但同時她也不會顧及任何人的面子。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那英一開口,還有什麼尷尬的。

她哐哐一頓交流,還有什麼彆扭?

就算是碰到她不想應對的場景,她也不會扭扭捏捏,想拒絕就拒絕了。

所以, 不得不説芒果台這次請來那英,真的是一個明智之舉。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因為作為一個老牌歌手,所有人,不僅是嘉賓,還有食客,都對那英很熟悉。

在熟悉的人面前,都比較放得開。

既能跟明星碰一碰,又能跟素人聊一聊,堪稱“社交粘合劑”。

而且那英也不是第一次錄綜藝了。

所以她就算知道自己的任務,也不會幹坐在一個角落,而是積極參與進去。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那英本人也很接地氣,沒有架子,讓她幹什麼,她二話不説擼起袖子就去幹了。

《中餐廳》作為一檔具有IP屬性的綜藝這兩年一直在摸索,那英的出現彷彿給了他們新的思路,而這次參與的情況再次證明,《中餐廳》需要那英這樣的人。

《中餐廳》第六季,前期太過慢熱,倒是那姐一來迅速讓場子熱起來了。

這一期的播放量直線上升,不愧是綜藝收視福將,慢綜藝真正的“流量密碼”。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青石電影|嘰解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88 字。

轉載請註明: 事實證明,不是那英需要《中餐廳》,而是《中餐廳》需要那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