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系列的最終章,原本也是今年觀眾最期待的一部歷史正劇。
之所以期待,是因為前三部給足了觀眾信心。《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這三部平均分高達9分,很難不叫人對終章保持高期待。
《大秦賦》開播時,觀眾還吐槽劇名改得不好,隊形都不統一了。播出後,有的觀眾表示,幸好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不然毀了心中的“大秦帝國”。
這部劇從開分8.9,到現在已經降到了7.6分,並且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跟該系列的前幾部比就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了。
其實這部劇開篇還是不錯的,實景和戰爭場面都給了人不錯的視覺體驗,道具和服化也讓人感受到了用心,演員陣容一看就是“大製作”該有的班底,鏡頭一對到秦軍就有種兵馬俑復活了的感覺。
但是,對於《大秦》的老粉來説,就是“沒那個味了”,少了熟悉的味道,不是自己期待的樣子。總結起來這部劇掉分的地方主要在這三點:
一是台詞。《大秦賦》的台詞相較前幾部要“白話”得多,甚至有點“兒戲”,讓老粉嚴重不適;二是演員。差評主要集中在朱珠飾演的趙姬和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尤其是張魯一,作為該劇的“大男主”,卻是觀眾給差評的主要原因,他在嬴政設定還是12歲的時候就入場,長相視覺上太難接受,劇本給的行為也讓人覺得不妥;三就是劇情了,觀眾吐槽的主要是嬴政的一些細節表現不符合身份和中間突如其來的瑪麗蘇愛情。
其實這些問題,在該劇導演之一顧其銘有做出一些回應。比如台詞問題,有網友提到看過李夢老師的原劇本片段,很優秀,還是原來的“味”,為什麼劇裏被改了。導演回應稱那是書的節選,並不是這部劇的劇本,“書與電視劇面對的人羣在廣度和厚度上都有所不同,所以作者在寫書與劇本創作上必然是不同的。”
言下之意,台詞降低水平還是為了配合廣大觀眾的智商?只能説,真的是想多了。多看看前幾部的好評就不會有這個誤判了。
不過導演也提到,有根據每個角色身份的不同 ,交談場景的不同,給每個角色設計不同的語言風格。確實是用心了,只可惜這份用心起到的效果完全相反,給觀眾的感覺反而是“編劇水平時高時低”。
至於張魯一替換小演員的時間點,據説主創團隊為這個也有過反覆爭吵。是考慮到“如此深沉的較量,實在是需要有厚度有經歷的演員來撐。”
這樣的理由,怎麼説呢,大概是當局者迷吧。13歲即王位,22歲親政,39歲一統大業的“千古一帝”本就是一個傳奇人物,非要往普通了去塑造,不説演員和角色貼合度幾乎為零,也沒了“傳奇”感。用一個外表看上去做成這樣的事很自然的年紀的演員去演,出來的效果其實是大打折扣的,還不如在劇本情節上下點功夫來突出少年的潛力。
至於劇情的槽點,網友棄子非棄棋一句評論總結得非常合適“好像全劇所有人都穿越過知道秦始皇會統一六國,從頭開始鋪墊,對於韓趙魏楚燕齊各國人物形象也是為‘被滅’做足了鋪墊。”,編入的瑪麗蘇情感戲大概就和台詞一樣是為了“更廣的受眾”吧。
總結來説,這些觀眾給差評的地方,並不是主創們在敷衍了事,反而是因為“想太多”弄巧成拙的,有點遺憾。
不過雖然相比幾部前作評分下降了不少,但是7.6分,跟其他作品來比,也仍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成績。這部劇還是可以一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