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峯
山連水,水繞山,青峯錯落,湖泊星羅棋佈,普者黑超凡脱俗的容顏,因一部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熱播而名聲鵲起。今年的夏天,普者黑又一次火出圈。而這一次圈粉的主角,來自植物界,同時也打開了外界認知普者黑的新大門。
近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普者黑村村民發現了一朵極其罕見的雙色並蒂蓮,罕見到何種程度?如果説出現概率在十萬分之一以上的同色並蒂蓮,是植物界難得一見的“雙胞胎”,那雙色並蒂蓮則堪稱“奇花異草”,有專家認為其出現概率僅有百億甚至千億分之一。
花姿奇特,花色嬌豔,一時間,普者黑雙色並蒂蓮迅速登上各大網絡熱搜榜,全網點擊量突破16億。接着,一個月裏,6朵同色並蒂蓮相繼被發現。一切都貌似那麼偶然,但其中卻藴含某種必然。並蒂蓮打開了認知普者黑的新大門:在那旖旎風光的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驚奇?
綠意浸潤荷世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盛夏普者黑的真實寫照。普者黑人常説,“人間仙境普者黑,最美的不是十里桃花,而是萬畝荷田。”
暑氣蒸騰,劃一葉小舟,悠悠然駛入普者黑湖深處。船頭破開水面,徐徐往前,一路荷葉田田、荷花皎皎。荷花開得正盛,所見多為淡紅與雅白色,紅如薄施粉黛,白如透光白瓷,淡妝濃抹,總是相宜。
普者黑的荷花不止美,且覆蓋廣,品種之多超出想象,擁有包括中國荷花3個系50羣和28組的荷花品種近200種,普者黑紅荷、普者黑白荷、小灑錦、大灑錦最為知名。這4個土生土長的品種,在清代乾隆《開化府志》中就有記載:“夏有荷(紅、白、錦三種)……”而荷花中的珍品並蒂蓮,在當地村民看來並不鮮見。
莖稈一枝,花開兩朵,並蒂蓮同根、同生、同心。自古以來,人們便視並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徵兆,善良、美麗的化身。作為最早一批發現雙色並蒂蓮的村民,67歲的丘北縣雙龍營鎮普者黑村村民方永華難掩興奮,“長這麼大,同色並蒂蓮、甚至三朵的三品蓮都見過,雙色並蒂蓮是頭一回見。”村民們大都認為從外觀看,這朵雙色並蒂蓮,一邊是紅色帶白斑的大灑錦,一邊是白色帶紅斑的小灑錦。
從事荷花研究近20年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田代科一直關注並蒂蓮的現象。他表示,一個花柄上出現兩個品種的並蒂蓮是不可能的,這朵雙色並蒂蓮應為花瓣花色斑塊突變為紅色大斑塊的小灑錦,屬全球首例。“這肯定是基因表達過程出了問題(變異),具體機制非常複雜。我們正計劃研究其分子形成機制。”田代科説。
綠洲閃耀喀斯特
《詩經》中有“隰有荷華”之句,意指大地上凡有沼澤水域的地方,都生長着荷花。普者黑就是這樣一個源遠流長的水世界。
普者黑處於滇黔桂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地帶,既出現了桂林山水的峯叢與河流,又發育了喀斯特山原的石筍,呈現出多樣化的喀斯特地貌特徵。最為奇特的是由於該區域地質結構組成的特殊性,形成了類似夾心餅乾似的隔水層,保留住了喀斯特地貌區最為珍貴的地表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區非常罕見的大面積溶蝕湖羣水域。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水文環境,孕育了普者黑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特有性。丘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資源保護管理科副科長刁茳介紹,普者黑湖羣地處中國三大特有植物中心之一的滇、黔、桂古特有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滇東南古特有中心腹地,是雲南高原極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喀斯特湖泊濕地生態系統。
普者黑多樣的生境條件——物種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促進了喀斯特地區常見的同域地理分化現象,分化了許多普者黑地區的狹域特有物種,如:洞穴魚類中著名的無眼金線䰾、丘北盲高原鰍,濕地植物中最富觀賞價值的蓮等。
守護多樣世界,普者黑的腳步從未停歇。2011年12月,規劃總面積1107.4公頃的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被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並於2017年12月通過國家級驗收。在此期間,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為抓手,普者黑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全面升級,動物生境日益改善,生物多樣性愈加豐富。
一組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6年裏,普者黑濕地魚類資源從18種增至89種;通過改善鳥類棲息地、清理外來物種,普者黑濕地鳥類種類數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從原來的142種增至208種,新增了66種鳥類,增長了46%。其中,有金雕、東方白鸛兩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蜂鷹、白尾鷂、獵隼等20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20種。普者黑濕地分佈有植物共823種、隸屬於151科,增加了358種,增長了70%以上。其中屬於國家II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有4種,即海菜花、野菱、扇蕨、箭葉大油芒。
綠色映照好生活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普者黑答卷,得益於生態保護邊界的擴大,從普者黑濕地國家公園擴大到了388平方公里的普者黑景區;得益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得益於一系列硬核的“加減法”:生態做加法、治污做減法。
2017年以來,普者黑景區清理拆除“兩違”建築339户3.1萬平方米,清理整治上游魚塘308個,改造民居971户。累計投資12.25億元,建成兩個污水處理廠,實施普者黑村、仙人洞村的環湖截污工程等20餘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通過生態環境“三減一加”保護整治,建成湖濱帶11.6公里,退塘還濕3300餘畝。濕地保育區恢復植被1631畝。
一串串數據的背後,勾勒出普者黑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邏輯,“像保護眼睛一樣把普者黑湖保護好”。邁入“十四五”,當地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理念,對普者黑污染防治再次提檔升級,對普者黑湖695.2平方公里流域進行全流域共同保護。
在普者黑景區入口,鐫刻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頗為醒目。踐行“兩山論”,普者黑人有着深刻的體悟。“大家都知道,遊客來這裏,就是為了看這片花,看這一湖水。沒有這一汪清水,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普者黑核心區仙人洞村村小組長範成元説,生態保護正不斷融入村民的生產生活,“村規民約明確規定不得采摘野生荷花,用於食用的荷花在人工種植的荷田裏。”
吃上旅遊飯,更加懂生態。荷葉荷花的香氣,同氤氲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已成為這個夏天方永華家民宿最美的金字招牌。方永華高興地説:“過去這裏是一個魚塘,退塘還濕後種下一片白荷,反而成了住店客人最喜歡拍照與休息的區域。”
普者黑的美像一幅畫,山在水裏,水在山中,山水相依。普者黑的美如一面鏡,照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美美與共。
來源:雲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