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趙本山的《鄉村愛情12》和《劉老根3》剛剛落下帷幕。儘管都是作為網劇出現,不存在掀起“收視狂潮”之説,但是點擊率和網絡話題度,則證明了這樣的農村劇依然有很多的觀眾羣。
作為中國影視劇中獨特存在的一種類型,農村劇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它的亮麗並不是説它的場面多麼恢弘,製作多麼精良。這些“大製作”的外衣農村劇都沒有披上,但是它卻是最容易走進觀眾心裏的一種題材。
近些年我們看到比較有名的農村劇,如《鄉村愛情》系列,《劉老根》系列,以及潘長江的《能人馮天貴》《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還有閆學晶的《女人當官》《劉家媳婦》等,我們會發現這些農村劇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以東北作為背景創作的。仔細一想確實如此,現在的農村劇幾乎已經是“東北特色”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農村劇的“東北化”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呢?
央視春晚自從趙本山上了春晚之後,連續多年他的小品給無數觀眾帶來歡樂。
從1991年到1993年的四年春晚上,或許是因為趙本山初登這個舞台,作品的影響力有限,僅僅是在“局部”地區被喜歡,就是東北三省。1994年趙本山沒有上春晚,然而到了1995年這一年,他和範偉高秀敏一起表演的小品《牛大叔提幹》,因為“笑果”好,不僅讓趙本山成了家喻户曉的笑星,也讓他的小品被東北以外的觀眾認可了。
如果説這個小品打開了趙本山“小品王”的喜劇之路,那麼這個小品也可以説是春晚小品的“風向標”,指引着春晚小品的創作方向。因為之後無論是趙本山還是其他演員的小品,都開始普遍以東北語言作為小品的主要表演風格。
隨着春晚小品越來越“東北化”,觀眾也對這種類型有了期待,這種“期待”一度延申到了電視劇領域。電視劇的創作者也敏鋭地發現了觀眾的“喜好”,不斷地“投其所好”,創作出了一部部極具東北特色的影視作品。果不其然,在播出之後不斷創造收視神話。當年,趙本山主演的電視《劉老根》,儘管只有18集,但是絲毫不影響它被觀眾喜愛,故事情節緊湊,人物飽滿,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收視率達到13.9%。同時,在央視當年播出的現實題材電視劇中,它的收視率是最高的。
之後,趙本山創辦了本山傳媒專門拍農村劇,這種專講凡人小事家長裏短的“小製作”,因為有本山大叔的出現,成了“最接近小品風格的電視劇”。我們看到的《馬大帥》系列、《鄉村愛情》系列,很快“席捲”電視熒屏,證明觀眾是愛看這樣的電視劇的。
無疑以東北為特色的農村劇的成功,與春晚小品有着“剪不斷”的聯繫。
我童年時代的經歷讓我知道了人與土地的關係,演員與大眾的關係,二者魚水難離。我走的是親民路線,永遠都要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回報給他們笑聲。
這是趙本山曾經在媒體上説過的話,簡單來説,趙本山的作品之所以被觀眾喜愛,和他走的“親民路線”是分不開的。
電視劇也是如此,當我們看多了爾虞我詐的後宮爭鬥,看多了“飛檐走壁”的江湖恩怨,看多了“小三小四”的戀愛糾紛,觀眾內心裏更願意看到和百姓“打成一片”的“走心劇”。
當年在“貼近實際、貼近羣眾、貼近生活”的政策指引之下,就產生了一大批展示農村新風貌的優秀電視劇。除了剛才提到的《劉老根》,還有《好爹好娘》《希望的田野》《聖水湖畔》《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等,都是在曾經在央視一套播出,並且深受觀眾喜愛的“東北風”“走心劇”。
之所以這樣的電視劇會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通俗易懂,貼近觀眾,讓觀眾感覺沒有距離感,甚至在觀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跟自己身邊的人相互比較,似乎都能在身邊找到與劇中人物性格相對應的人來。
在這一批優秀的農村劇在觀眾中反響強烈之後,似乎是為農村劇立了一個“標杆”,大家不自覺的會以為“農村劇就該是這個樣子”。因此,之後的熒屏上幾乎是“但凡農村劇就刮東北風”,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觀眾的收視習慣很難隨意改變,既然有市場何不就投觀眾所好呢?
東北房屋特點:
《鄉村愛情》這部電視劇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14年了,14年的時間拍了12部。劇中的象牙山也在隨着時代發展不斷變化着模樣,但是象牙山建築的整體風格卻並沒有發生改變。
典型的東北農村房屋是坐北朝南,一般都是獨立的三間房為主,這樣的房屋特點最大的優勢是便於採光以及取暖。同時,這樣的房屋樣式寬敞明亮,而對於影視劇拍攝來説也是非常有利的,對於拍攝過程中的搭景,燈光的佈置都是很有利的因素之一。
相反,南方的農村地區因為經濟方面呈現出兩極分化,表現在建築上就能直觀感受到。富裕的農村地區家家户户小洋樓,看起來與觀眾印象中的農村有差距;而貧窮地區,尤其是是雲貴川等地貧窮地區的房屋,解決“遮風避雨”這一最基本的功能尚且不夠,拍攝電視劇更是有一定的困難。
東北地區的生活方式:
除了建築房屋的原因之外,東北地區農村的生活方式也為農村劇拍攝提供了便捷條件。東北農村大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是以平原為主,肥沃的“黑土地”是很多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來源。農村劇則就是要表現農民朋友的風貌,無疑這裏是比較符合農村劇的創作初衷和目的的。
東北方言儘管也是方言,但卻是比較接近普通話的一種方言。當操着一口東北話的演員出現熒屏上的時候,不用擔心觀眾聽不懂,幾乎大部分人都能夠聽懂。而南方地區的方言則有很大區別,不僅僅是相鄰的省份説話不同,甚至是同一個縣都有好幾種不同的方言組成。即便是南方人講普通話,如果不是經過專門的訓練,在發音方面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除了東北話更接近普通話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得不提,就是東北話幽默風趣。當東北話成了農村劇中的“官方話”,無疑增加了藝術上的可看性,把東北人們的生活狀態和語言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
東北人的説話方式更是直爽有趣,這是農村劇中需求較高的一種特質,它讓農村劇更具有輕喜劇的特點。
人們一生中經常看電視的原因首先是在於它提供消遣的能力,其次才是它提供的知識性內容。
這是美國傳播學者總結出的觀眾看電視的目的,這個觀點同樣適用於如今的中國電視市場。
不知道觀眾有沒有發現,在2000年以前的很多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大多以苦情戲為主,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那個時候的觀眾似乎對於這樣題材的影視作品很喜歡,往往是把女主角拼命的往悲慘了去寫,“不求最慘,只求更慘”,似乎觀眾看這類電視劇如果不是邊看邊哭,就是這部電視劇的失敗。
如今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與日俱增。觀眾的觀劇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的就是為了“解壓解悶”,在工作之餘能夠通過電視劇放鬆心情,舒緩壓力。無疑以前的那種苦情式的電視劇已經不適合如今觀眾的審美,“輕喜劇”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如今的熒屏上,無論是家庭倫理劇,還是農村劇都在往“輕喜劇”方向靠攏。
東北人的語言特點,不僅能讓人物性格更加飽滿,又能逗樂觀眾,這也是大部分農村劇選擇以東北為背景的重要原因之一。
東北農村劇之所以總是以東北為背景,是由東北獨特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居住特點等綜合原因所決定的。但是目前東北農村劇也面臨着一定的問題,觀眾在同質化的電視劇中,已經摸透了這類電視劇的模式和套路,逐漸已經感到疲累。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如何吸引到南方的受眾,如何讓農村劇不至於走入上世界90年代“苦情農村劇”的窠臼,是擺在創作者面前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