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説代溝問題,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對某一個名詞的理解不同,比如“吃雞”,在年輕人眼裏,吃雞是一款遊戲,而在歲數大一些的人眼裏,《吃雞》是一個啞劇小品,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在這裏,我們還要明確一件事情,雖然陳佩斯朱時茂的《吃麪條》是公認的春晚小品開端,但那是一定意義上的。實際上,在央視春晚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小品名字的節目就是王景愚在1983年春晚上的啞劇小品《吃雞》,當時主持人劉曉慶報幕時説的就是“請看喜劇小品,《吃雞》。”
《吃雞》成了1983年春晚上最受觀眾歡迎的節目之一,殊不知,這個小品卻給作者和表演者王景愚帶來了三十多年的困擾,中間他一度膽怯、懊悔甚至還患上了抑鬱症。
一、《吃雞》的創作和首演
近幾年由於葉逢春等人的努力,很多觀眾開始再次關注起啞劇來。啞劇是一種舶來品,但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啞劇行業達到一個高峯期,其代表人物有飾演濟公的遊本昌,老來俏的王德順以及《吃雞》的作者和表演者王景愚。
王景愚1962年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被分配到了中國青年劇院從事話劇創作和表演,他有一次隨團到廣東演出,吃了一次罐燜雞,但那次的雞做得不好,吃起來有些費勁,他由此受到靈感激發,創作出了啞劇《吃雞》。
當然了,啞劇《吃雞》的表演內容要比現實生活更為誇張,王景愚在表演中設計了很多非常搞笑的細節,比如用錘子砸雞骨頭、用鉗子擰雞肉上的筋,再加上他那張大嘴特別有喜劇效果,因此這個作品的“含笑量”十足,因此當時《吃雞》的名頭並不是啞劇,而是喜劇小品。
《吃雞》的首演是在廣東江門,回到北京後,這個作品被當年的文藝界元旦晚會和央視“笑的晚會”採納,王景愚的《吃雞》成為他的代表作。
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吃雞》卻成了王景愚的一個包袱,他的作品和央視“笑的晚會”一起被批為“笑裏藏刀”,為此很多年裏王景愚不再表演《吃雞》,更不敢提這個作品。
這是《吃雞》給王景愚帶來的第一次成名,也是第一次困擾,也都不是最後一次。
二、馬季姜昆協助《吃雞》上春晚
1983年的首屆春晚,總導演是黃一鶴和鄧在軍,四位主持人分別是馬季、姜昆、劉曉慶和王景愚。
當年相聲正是歷史巔峯期,馬季和姜昆作為相聲界代表擔任主持人不論從知名度、業務能力等方面都是合適的,台下顧問團裏還有侯寶林坐鎮。劉曉慶則是當紅的電影明星,他們三位主持人都是大家熟悉的,為何還會有“名氣不大”的王景愚呢?
這就是時代的烙印,王景愚在首屆春晚前幾年,主演了一系列知名的話劇,如《楓葉紅了的時候》和《可口可笑》,因為在《威尼斯商人》中成功演繹了夏洛克,他還獲得了文化部表演一等獎,因此此時的王景愚正是文藝界的大腕和寵兒,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也是順理成章。
在春晚籌備會上,黃一鶴向四位主持人建議,讓他們每人也出一個節目,馬季和姜昆當然要表演相聲,劉曉慶則獻唱《絨花》和《盼紅軍》,王景愚脱口而出:我演一個《吃雞》。
黃一鶴對王景愚這次“報名”非常高興,如果能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吃雞》,先不説喜劇效果,光這個象徵意義對王景愚和央視來説都是非常重大的,畢竟他們已經委屈了十幾年。
但王景愚回家之後就後悔了,他想自己現在好歹也是文藝界一名頗有藝術造詣的話劇演員,怎麼會提出在春晚上表演一個喜劇小品《吃雞》呢。再説,雖然社會環境發生了大變化,但這個時候表演《吃雞》會不會給人一種不好的看法。
王景愚的猶豫黃一鶴也有,但他並沒有王景愚那麼擔心。為了給王景愚卸下思想包袱,黃一鶴召集鬼點子多的馬季姜昆,想一想該怎麼幫助王景愚克服心理障礙。
馬季和姜昆是相聲演員,他們倆一合計,乾脆咱們用相聲手段給王景愚設計一個“鋪平墊穩”,把《吃雞》變成順理成章和集體貢獻,這樣的話,就算最後出問題,也是大家一起承擔。這個建議被黃一鶴採納,王景愚也非常高興,他終於定下心來,要在春晚上表演《吃雞》。
三、順理成章的《吃雞》
1983年的春晚上,為了王景愚的《吃雞》,馬季姜昆幫助王景愚做了這樣的“鋪墊”:
在斯琴高娃和嚴順開一起扮成虎妞和祥子“逛廠甸”的時候,王景愚端着一盤燒雞從虎妞旁邊經過,虎妞一扒拉王景愚:“賣雞的,多少錢?”
王景愚一個趔趄,燒雞掉在了地上(這個估計是意外),他對虎妞解釋:“這是我演出的道具,不賣”。虎妞在後面一撇嘴:“德行!”
然後,等嚴順開去準備表演阿Q的時候,馬季邀請王景愚上場,他向現場觀眾宣佈:下面一個節目由王景愚表演《吃雞》。
王景愚端着個空盤子跑了上來:“我的雞哪兒去了?馬主持,我的道具丟了。”
馬季調侃:“不是飛了吧,這屋裏太熱。”王景愚不屑:“燒雞能飛嗎?”
這時候,鏡頭一轉,姜昆正蹲在演播大廳的角落裏啃雞呢,只見他嘴裏塞滿了雞腿,滿嘴油光吃得正香。
王景愚上前埋怨姜昆吃了他的道具,姜昆辯解,誰説這是道具,這是真的燒雞。
馬季見狀上前“主持公道”,也開始埋怨姜昆吃人家的道具,姜昆將一塊雞肉塞進馬季的嘴裏。
馬季“吃人家的嘴短”立刻變了態度,轉而埋怨王景愚:“你這人也是,沒道具你就不能表演了嗎?你給大家來個無實物表演。”
接着,馬季讓劉曉慶報幕,劉曉慶正式説出了“下一個節目,喜劇小品《吃雞》”,這是“小品”這個名詞在春晚上首次被正式報出(之前有非正式的)。
就在劉曉慶報幕的同時,馬季和姜昆的“墊話”還在繼續,王景愚和姜昆一邊抬桌子一邊碎碎念姜昆吃了他的道具,姜昆回之碎碎念:“我從排練開始就沒吃飯,我吃點東西怎麼了。”
而馬季則繼續扮演他的膩縫角色,囑咐王景愚別埋怨了,趕緊表演吧。
接下來,王景愚就在春晚上表演了這個著名的啞劇《吃雞》,節目的最後,姜昆再次上場幫助被雞骨頭卡住喉嚨的王景愚,兩人一番撕扯,最後姜昆從王景愚嘴裏愣是掏出一隻雞毛撣子來。這個節目的“底”可謂相當出彩。
《吃雞》的現場笑果非常好,觀眾笑得前仰後合,這個哈哈大笑的小觀眾貌似是金龜子劉純燕吧。
而馬季和姜昆為王景愚這段“正活”表演的“墊話”也非常成功,之後甚至有觀眾詢問,這不是安排好的吧,姜昆是不是真的把王景愚的道具給吃了?
四、《吃雞》讓王景愚患上了抑鬱症
春晚之後,《吃雞》火了,王景愚火了。他二十年前第一次表演《吃雞》讓他在文藝界出了名,這次則是讓他在全國觀眾面前出了名。他之後幾年也成了春晚的常客,在春晚上又表演了兩次啞劇,而同為啞劇演員的遊本昌也藉此東風上了春晚。
但是,王景愚卻高興不起來,他在一次研討會上被一位專家批評了,這位王景愚敬仰的前輩指出,王景愚你是演“夏洛克”的,還得了獎。沒想到,你現在卻去演《吃雞》這種淺薄的作品,讓人惋惜和痛心,譁眾取寵會毀掉你前途的。
這種批評如果是陳佩斯碰到了,估計他會反唇相譏或者乾脆摔門走人。但王景愚不同,對方還是他無比敬仰的前輩,他聽進去了,也給自己背上了心理包袱。
王景愚為了證明啞劇也是藝術在之後搞了很多啞劇表演,但他的內心依然擺脱不掉這次評價給他帶來的陰影。
而王景愚的背上還有來自喜歡他也喜歡《吃雞》的觀眾的包袱,他火了,結果每次走到大街上總有人在旁邊指指點點:“看,那個吃雞的。”甚至連記者採訪王景愚都會直呼:“吃雞的”。
這樣的稱呼在王景愚心裏幾乎相當於侮辱,搞了半輩子話劇,最後成了‘吃雞的’,這就像抹殺了他在話劇舞台上的藝術成就一樣。他心想,你至少也要加個“演”字吧,“演《吃雞》的”也比“吃雞的”好聽。
怕什麼來什麼,1993年,王景愚在一家快餐店裏吃炸雞腿,沒想到又被人圍觀了:“看,吃雞的那人,這回吃真的了。”
最過分的是,就在王景愚拿着炸雞腿啃的時候,有人給他拍了照,這讓王景愚瞬間火冒三丈,他找到那個拍照的圍觀羣眾:“你要是敢把照片上報,我就去法院告你。”
其實,圍觀羣眾這種舉動確實稍微有些過分,但對於絕大多數明星來説也並不算過火,王景愚之所以發這麼大脾氣,關鍵還是他心裏的包袱太重了。
這種情況下,《吃雞》讓王景愚名聲大噪的同時,也讓他患上了抑鬱症。
五,最後一次演《吃雞》
1997年,王景愚受邀到美國演出,他準備了兩個節目《走鋼絲》和《幸福繩》。但主辦方找到他,説觀眾希望他能演《吃雞》。
這句話又讓王景愚頭大,《吃雞》真是陰魂不散。但主辦方接下來的話讓他釋然了,對方表示,很多華人和華僑都喜歡《吃雞》,他們希望看到《吃雞》也是為了尋找以前關於春節的記憶和念想,回憶起當年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晚的快樂時光。
王景愚感動了,他沒想到《吃雞》這個給自己帶來這麼多煩惱的作品對於觀眾卻有這樣的作用,他答應,再演一次《吃雞》!
這次的表演空前成功,沒想到也治好了王景愚的抑鬱症,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脱敏”療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