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元氣滿滿的哥哥》:一次失敗的“快綜藝”改造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娛樂

IT時報記者徐曉倩

趕着《浪姐》的熱度,哥哥類選秀節目趁勢而上。最近,一檔名為《元氣滿滿的哥哥》(簡稱《元哥》)的綜藝節目開播,不過大家不要誤會,《元哥》並不是《浪姐》的姊妹篇,它只是一檔以嘉賓遊戲互動為主的快綜藝,不涉及成團選秀,哥哥們不需要克服對舞蹈的恐懼,也無需為每期的人氣排行榜感到憂心。《元哥》回到了競技類綜藝的套路,更像是一場體力與智力的比拼。

不夠真誠的代際溝通

《元哥》的定位是“代際互動觀察類遊戲綜藝”,也許是重新考慮了30+哥哥們的市場行情,他們大多處於事業的黃金期,生存的焦慮感遠遠沒有姐姐們迫切,所以節目組討巧以競技類遊戲的方式開啓了“他綜藝”。

由浪姐成員吳昕擔任主持人兼觀察者,按照年齡將十位哥哥分為兩隊,一隊是平均年齡49歲的元氣大哥隊,包括胡軍(隊長)、蔡國慶、李維嘉、吳奇隆、王耀慶;另一支是平均年齡26歲的元氣小哥隊,包括楊洋(隊長)、陳學冬、黃明昊、王鶴棣、王彥霖。

年齡差距最大的蔡國慶和黃明昊相隔了12個代溝(以相差3歲一個代溝計算),當哥哥們還在為踢毽子、跳大繩和接力跑興奮時,00後一代人的玩伴早已換成了賽車、滑板和手遊。如何消解橫跨半個世紀的代溝是《元哥》的一大看點。

從第一期的效果來看,隊員之間默契尚未形成。老前輩胡軍對小哥組成員完全不熟悉,對他來説,這些經常在綜藝和偶像劇中露臉的後浪青年完全是新面孔。

為了提升哥哥們之間的親密度,在遊戲正式開始之前,節目組設計了隨機問答環節。作為場控擔當的吳昕最先表態,要求問題儘可能刁鑽,似乎暗示自己並不介意任何問題。但她卻沒有經受住靈魂拷問,使得後續的遊戲規則完全按照嘉賓的意願作答,本應該能製造不少話題度的環節草草結束,浪費了大量代際溝通的機會。

“快綜藝”鼻祖《奔跑吧》塑造了個性化的常駐嘉賓形象,比如以跑步速度快著稱的鄭凱代號是“小獵豹”,而隊內的能量輸出是“大黑牛”李晨;《浪姐》的人格魅力選手是萬茜和寧靜,而全能ACE是王霏霏和藍盈盈。《元哥》卻還沒有誕生這樣鮮明的角色分工,選手也還沒有形成標籤。

當然,哥哥隊伍中也有相當豁得出去的遊戲王,王彥霖是户外競技綜藝的常客,深諳遊戲的規則和節奏感;王耀慶繼續發揮幽默的特長,時不時貢獻節目笑點。可惜的是,即使哥哥們很賣力,但他們還沒有在隊伍中發揮出強悍的一面。

閃現“回憶殺”遊戲

第一期寒暄集結之後,節目組安排了幾個復古小遊戲,分別是接力賽和拍洋畫,用意是以一種迴歸童年的玩法,激起懷舊的情緒。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和長輩們一起玩遊戲,或許還能伴生一種融洽的溝通方式。

在接力賽中,哥哥們的勝負欲呼之欲出,小哥隊的王鶴棣直接對着全場哥哥們放起了狠話,生怕哥哥們體力跟不上——“哥哥們一定要注意好腰和腿!”

不難看出,歡聲笑語的比賽設置有些走馬觀花,在眾多激烈的户外真人秀比賽裏,就像是一桌盛宴前的“開胃菜”,很難持續輸出兩隊較量時的火藥味。不僅如此,復古小遊戲的執行效果並不明顯,甚至有的遊戲規則非常模糊,像拍洋畫環節主要由元氣大哥隊掌握話語權,本應該是主持人説明遊戲規則,但是畫風卻變成了“胡軍説什麼就是什麼”的模式,使得元氣小哥隊連連被擊敗。

捉迷藏才是《元哥》的重頭戲,一支隊伍負責躲藏,另一組負責找人。如果尋找方在60分鐘內沒有找到所有躲藏方成員,那麼躲藏方獲勝。尋找方有3人背上自爆揹包,如果揹包上的按鈕被躲藏方按下,就會被淘汰出局。遊戲的場所是長沙網紅餐廳“超級文和友”,元氣小哥隊首先接過了躲藏的任務,哥哥們會在一番喬裝打扮之後隱藏在茫茫人海中,他們可能化身淡定用餐的普通顧客,也可以是穿着制服專心工作的安保人員。

元氣小哥隊的招數非常齊全,前輩們接招也很厲害。隱藏在餐桌前的黃明昊最先露出馬腳,大哥隊採取廣撒網的方式,他們對着空氣大喊對方的名字,而真正的隱匿者往往會有條件反射。人氣最高的楊洋是被粉絲“出賣”了,大哥隊很快發現了一直被幾個跟班尾隨的楊洋。

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

在“快綜藝”的賽道上,《元哥》的出場可以説是“夾縫中求生存”。因此,節目組也試圖打破快綜藝的刻板印象,從定位來看,《元哥》是想將觀察和競技無縫銜接,打開户外競技類節目的另一扇窗口:嘉賓既可以是遊戲的參與者也可以是電視觀眾。

在遊戲過程中淘汰或者不參與的嘉賓會回到觀察室,相比《女兒的戀愛》《我家那閨女》的第三方觀察,哥哥們的參與顯得畫蛇添足,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他們,很難對隊友的表現給出中肯的評價。

綜藝節目最忌諱的冷場還會時不時光顧觀察室,比如在拍洋畫環節,沒有上場的哥哥們更像是節目組的候場嘉賓,他們很難在缺位的互動中感受到懷舊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