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 | 一條好評六毛七? 情緒打分讓影視劇“口碑”變“口水”

一條好評六毛七? 情緒打分讓影視劇“口碑”變“口水”


半月談


如今,公眾越來越習慣在看影視劇前看網絡評分再做決定。但是,這些分數真的靠譜嗎?半月談記者發現,作為一種評價機制的網絡打分正被網民情緒裹挾而“失靈”。

半月談 | 一條好評六毛七? 情緒打分讓影視劇“口碑”變“口水”


1

一條五星好評價值0.67元?


隨着一系列影視劇熱播,暑期檔劇集收視率戰役大幕拉開。近日,有網友爆料某熱播劇買水軍刷分,提高其豆瓣評分。其早期評分為8.6,評分檔次呈現倒金字塔,五星評分超過一半,被指評分“發大水”。

有網友曬出了“證據”:刷分流程為給該電視劇打四星以上好評,且配15字留言,大約可賺到6毛多錢的賞金。報名條件為:請先報名再做懸賞,否則無賞金。從網友當時截圖來看,截圖時已有近3000人賺到賞金,尚剩餘1000多個名額。

不過,針對爆料很快有粉絲“叫屈”:刷分的起因是有人故意給該劇刷一星或是不寫評語直接五星,並且攻擊主演。據瞭解,以豆瓣識別水軍的過濾機制,不寫評語直接打五星,會被系統識別為低質號,降低有效評分。

接着另外一撥網友又跳出來繼續爆料,稱這一切都是該作品營銷團隊的“仙人跳”,由於開播熱度不夠,試圖通過反向炒作增加熱度……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一部電視劇開播,劇情討論不怎麼熱鬧,背後的評分竟然鬧成了一出“宮鬥劇”。業內人士分析,該現象折射出的問題真真切切:出品方和粉絲都想通過自己的力量操控作品評分,影響作品口碑。

半月談 | 一條好評六毛七? 情緒打分讓影視劇“口碑”變“口水”

  

2

不論是非只有情緒的戰場?


現在隨手翻豆瓣的評論區,“只為XXX而來”“XXX真的好帥”等過於淺白的個人感受經常取代了圍繞劇情、製作、表演而生髮的評論。甚至有時候,一句台詞就會導致作品成為某個羣體情緒宣泄的出口。

飯圈內的粉黑大戰更是情緒打分的重災區。打分者都是目的明確的“對人不對事,我就是來站隊的”,作品本身質量沒那麼重要,演員是不是我喜歡或討厭的成為了打分的關鍵。還有一些打分者是從眾型,受到影視劇市場營銷常見的營銷公眾號假充意見領袖“帶節奏”的影響,往往只是自身的某個痛點被戳中,不看作品就跑來摻和一腳。

在這一現象背後,是“立場大於是非”的觀念在作祟。即只要我的立場是站在你這邊,那麼無論你做了什麼,我都毫無條件地支持你。

業內人士説,網絡打分平台可以説是對傳統意義權威影評的一次平權,互聯網時代使影評“民主化”,觀眾的聲音越來越大,能夠制約權力和資本,讓口碑發揮作用。但當奔着錢來的水軍,奔着愛來的粉絲開始試圖操控評分,正常影視劇評價體系很難不被擾亂。

半月談 | 一條好評六毛七? 情緒打分讓影視劇“口碑”變“口水”


3

警惕“口碑”變“口水”


作品評分原本是為了讓大家節約時間精力,遠離爛片的坑,找到佳片的窩。然而,粉絲“控評”,營銷方“控場”,水軍“帶節奏”的多方合圍下,評分機制頻頻失靈,正在讓影視劇作品的網絡“口碑”變成“口水”。

“有時候我們找水軍或粉絲控場,也是被逼無奈。”某劇的宣發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抱怨,有的營銷機構一旦知道某部影視作品要上映,就先搞事情、打低分、寫差評,沒有需求都給創造出需求來,讓你不得不找它控場。“越是火的劇越可能成為水軍重災區,有的既替對方低分控場,又來替你高分控場,兩頭賺錢。”

半月談 | 一條好評六毛七? 情緒打分讓影視劇“口碑”變“口水”

近年來,主管部門對收視造假嚴加控制,點擊數據、流量數據的水分不斷擠出,但評分領域的水分卻鮮有關注。很多受眾對這些打分平台的評分專業性產生質疑。甚至還有自導自演被惡意評分進行炒作的現象,讓市場更加混亂不堪。

有關專家認為,一些爛片借情緒打分引發的“風波”撈一把流量,形成“逆淘汰”局面,對國內影視劇行業健康發展不利。

(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8 字。

轉載請註明: 半月談 | 一條好評六毛七? 情緒打分讓影視劇“口碑”變“口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