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炸法,特點:原料用白滷水浸熟,塗上脆皮糖水後晾乾,放入熱油中炸至皮脆、大紅色;菜品肉質具有滷水香味,色澤鮮紅,皮脆肉嫩。製作要訣:以雞、鴿等禽類為主要原料,豬大腸也可以。傳統制法原料要用白滷水浸熟後才上脆皮糖水,使其具有香濃的滷水味和肉味。
原料外皮要塗上脆皮糖水,晾乾後炸才能呈大紅色和脆皮。脆皮糖水一般用麥芽糖、紹酒、浙醋、生粉和清水調配。炸時油温的掌握和手法最為重要,油温為180-200℃。由於原料已是熟料,因而着重注意其外皮色澤和脆度,油温過高,色澤會深甚至焦黑色,油温低,則皮不夠脆。成品炸好後要趁熱斬件,否則皮易回軟。一般跟佐味料食用。
脆漿炸法,特點:原料經預製後上脆漿炸,炸至金黃色鬆脆。成品色澤金黃、香而鬆脆,形狀漲發圓滑,質量好壞主要取決於脆漿。製作要訣:脆漿調製的質量要好,其標準是起發好,疏鬆眼細、表面圓滑、色澤金黃、鬆脆耐脆。脆漿的調製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面種脆漿、發粉脆漿,其配方及調製手法均十分講究,不易達到質量要求。上漿的主料使用廣泛,沒有特別的限制,如炸脆奶、炸三絲卷、炸牛丸、炸直蝦、炸魚條等,主料多數要經預製。
部分原料的預製具有一定技術難度,如炸奶、蝦丸、牛丸等。講究落鍍手法,而手法又根據原料特性有所不同,手法不正確,其上漿就不好,炸出成品的形狀便受影響。講究油温,一般油温掌握在180℃左右,原料落鍍炸時要端離火位,逐一放入熱油後再端回火位,這樣油温不會一下升高。炸時採用浸炸方法,否則成品炸不透便不夠鬆脆或不耐脆,因油温過低過高都會影響其質量。在炸的過程中,還需不斷將原料翻動,使其受熱均勻,着色一致。
菜例:脆炸直蝦,主料:大蝦。配料:茨仔、脆漿。調料:精鹽、味精、生油、麻油。
製法:將蝦去頭、殼、蝦腸,留尾,洗淨,吸乾水分。在腹部每隔1釐米橫切一刀,約一半深,用鹽、味精、麻油拌勻醃味約10分鐘。茨仔去皮切條狀,長約6釐米,用鹽水浸過面。調製好脆漿,有種漿要靜止發酵4小時,發粉漿靜止30分鐘。漿比一般的稍稠些。下油加熱至180℃,先炸茨條至金黃色、硬身,撈起,然後端離火位,用少許脆漿試油温,合適後用手執蝦尾上漿,再順勢拖入油內。下滿原料後端回火位,中慢火加熱,用筷子不斷將直蝦翻動,使其受熱均勻,色澤一致。至金黃色提升油温迅速撈起,濾清油分。將炸好的茨條按“井”字形疊放在碟中間約5-6層,然後把炸好的直蝦尾向上豎放在茨條周圍。
特色:漲發圓滑,蝦身挺直不彎曲,形狀美觀,色澤金黃,香而鬆脆,味鮮而肉嫩。菜例:威化紙包雞主料:雞肉。配料:威化紙、淨蛋、蒜茸、椒米、葱米。調料:香辣豉汁醬、精鹽、味精、糖、麻油、生油、生粉、胡椒粉等。製法:雞肉切成雞球加入蒜茸、椒米、葱米、豉汁醬、鹽、味精糖、生粉等拌勻,醃味約10分鐘。每張威化紙包一件雞球,包成“日”字件,大小均勻,用蛋清粘口,放在灑有幹生粉的碟中待炸。下油加熱至180℃,逐一放入紙包雞,中慢火加熱,炸至雞球熟,提升油温後迅速撈起,濾清油分後排放上碟,碟底用花紙墊底,以便吸油。特色:外表酥香,內裏嫩滑,豉味濃郁、鮮而微辣,具有獨特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