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都知道廣東人愛喝粥,殊不知潮汕人對粥也是鍾愛有加。潮汕人喝粥不愛在粥裏搞花樣,用心熬一鍋米粒飽滿、米漿粘稠的白粥,才最得潮汕人心意。粥不能單喝,還要配一碗用料豐富,美味可口的潮汕雜鹹,白粥的清甜碰上雜鹹的鹹鮮,只需一碗,就夠潮汕人“殺嘴”了。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白粥和雜鹹

説起潮汕雜鹹,種類非常多,雜鹹界很大,跳躍性也是非常巨大,蔬菜界的鹹菜、貢菜、橄欖菜、菜脯……肉食界的豬肉脯、豬肉粽……豆制界的花生米、水豆腐、甜黃豆……水果界的南姜橄欖、烏欖……海鮮界的紅肉米、薄殼米、魚飯、醃製海鮮等……真是無奇不有。

沿潮汕美食一路走來,雜鹹種類之多,讓人歎為觀止。一部“雜鹹小史”,貫穿了潮汕千百年的歷史。潮汕飲食文化中,為何產生“雜鹹”這種特色美食呢?

一、潮汕雜鹹小史

雜鹹是一種佐餐的小菜,是潮汕人熟悉又特有的一種佳餚。舊時潮汕幾乎每家每户都有鹹菜甕,簡單説來,雜鹹就是醃製類的海鮮和蔬果,它與潮汕白粥相搭配,是潮汕人眼中最完美的組合。

1、雜鹹分類:果蔬類和海鮮類

雜鹹是潮汕地區特有的美食,因風味獨特而著稱。雜鹹的種類很多,仔細列舉,可達數百種之多。

潮汕當地一般把雜鹹分為果蔬類和海鮮類兩種,顧名思義,果蔬類就是用各類瓜果蔬菜醃製而成,包括但不限於烏橄欖、芥菜、大頭菜、白蘿蔔、黃瓜,僅僅加入鹽和醬油便可醃製,方法簡單,儲存時間長,是潮汕本地人常做的一類雜鹹。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雜鹹

而海鮮類包括的種類也是豐富多彩。蝦苗、小螃蟹、小魷魚以及錢螺、薄殼等體型較小的殼類,幾乎都可以被用來醃製成雜鹹。而各種魚類,將其肉拆分成塊後,分次加入食鹽醃製,就成了一款款美味的鹹魚。

在眾多的雜鹹中,最受市民歡迎的,就是菜脯和鹹菜了。不管是年長年幼的潮汕人,最懷念的還是那簡簡單單陪伴我們成長的菜脯、鹹菜。而外地人來到潮汕,試過之後難以忘懷的,也是它們。一碟小小的雜鹹,卻能讓人們感受到它的無窮滋味。

2、古代的乾糧,現代酒桌上的開胃菜

如今的潮汕酒桌,甭説樸實菜餚還是山珍海味,都離不開雜鹹。拿我們的話來講,叫“小菜”,上大菜之前,潮汕酒桌都會擺上幾碟開胃菜,箇中之物,便是大名鼎鼎的雜鹹了。這些雜鹹種類豐富,包含菜脯、橄欖菜、花生米、醋姜、饒子脯、錢螺鮭等,數不勝數。

這些雜鹹雖不起眼,卻正對潮汕人的胃口。久未歸鄉的遊子回到潮汕,一口雜鹹下肚,才讓人感覺到回到了故鄉,實讓人魂牽夢縈。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雜鹹

“雜鹹”在潮汕有悠久的歷史,潮劇大師張華雲曾寫過一首題為《雜鹹》的小詩:醃製雜鹹五味全,蟲魚果菜四時鮮。稀糜小菜閒花草,忸忸怩怩上酒筵。

雜鹹用當季食材醃製而成,包含了四時之味,在鹽巴的逼浸下,更逼出一種或濃厚醇香,或鹹鮮可口的獨特風味。

潮汕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氣温達22C。夏季長達6個月。前人總結説:“寒國之人好多脂,熱國之人好淡泊,”可見潮菜崇尚清淡,同潮人所處的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雜鹹極具侵略性的風味,配上潮汕人原本清淡的口味,兩者中和,使潮汕美食得到美妙的平衡。

二、潮汕為何興“雜鹹”

1、潮汕人的節儉品德:為了不讓食物腐爛,便用鹽醃製

潮汕人最初製作雜鹹的動因是為了節儉。雜鹹的產生,是由潮汕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等原因決定的。潮汕是亞熱帶氣候,又處在南方地區,常年潮濕,食物若不加處理則很難保存。

另外,潮汕臨海,地少人多,人們的生活空間狹小,生產資源也極其有限,艱苦的生活環境讓潮汕人形成勤勞節儉的品德。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潮汕

過去科技落後,尚未出現現在的真空保存、冰箱儲存等保鮮手段,食物極難在常温狀態下儲存。智慧的潮汕人民因地制宜,發現裹滿海鹽的海帶能保存很長的時間也不會腐爛,便想到了用海鹽來醃製生鮮果蔬的辦法。這樣一來,既不會浪費食物,又能夠吃到風味迥異的美食,也能備不時之需,可謂一舉兩得。

潮汕有許多疍民後裔,這些人瀕海而居,靠捕魚為生。有時市場飽和,還剩許多沒賣完的魚,若是扔掉實在太可惜了,潮汕人便嘗試着用醃果蔬的辦法來處理海鮮。海鮮中的魚類、蝦類和蚌類在鹽水的醃製之下,別有一番風味,這也成了潮汕魚露的靈感來源。

久而久之,潮汕人摸索出一套醃製海鮮的最佳步驟,還學會了用海鮮來提煉臊湯,製成之後,湯汁泛黃,異香溢出,是潮汕人心尖上的“漚臊湯”。

本是為了節儉,沒成想醃製出獨家美味,也算是雜咸和潮汕人間妙不可言的緣分了。

2、潮汕人常外出謀生,雜鹹是便於攜帶的乾菜

前面提到,潮汕地理空間狹小,沒有大片的平原,不利於發展農業。另一方面,臨海的地理優勢給潮汕人出海經商提供了機會。為了過上好日子,潮汕人很早就背井離鄉,去外地打拼,雜鹹在這時候,不僅是寄託鄉愁的信物,更是填飽肚子的珍貴食糧。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雜鹹

煮一鍋白粥,再從揹包裏拿出罐裝的雜鹹,便是一頓知足的飯菜。種類豐富的雜鹹讓平淡無奇的白粥變得美味豐盛。潮汕遊子帶着“愛拼才會贏”的理想信念和一罐雜鹹出海,這所有的奮鬥和拼搏,都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衣錦還鄉,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一碗白粥,一筷子雜鹹,伴着親人走過歲月靜好,便是潮汕人樸素的生活追求,就像雜鹹,雖然不是山珍海味,卻陪伴潮汕人走過那些篳路藍縷的歲月,是潮汕人心頭的那點“甜”。

3、久居海濱,鹽產豐富,就地取材制雜鹹

也許是潮汕人久居海濱,鹽產豐富的緣故,潮汕人做菜,都不滿足於直接放鹽,而是通過比配各式各樣的鹹味調料,來實現更為豐富的口感。

潮汕人善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鹽產多,海鮮多的優勢,通過鹽和海鮮的搭配,製作出讓天下食客垂涎欲滴的潮汕調味三寶,亦是雜鹹的其中三種,即臊湯、豉油和豆醬,其中臊湯又叫魚露。

這三樣都是都是讓簡單的食物提鮮的法寶,雖然現在全國多地都有生產,但由於其對原料的要求較高,且製作工藝複雜,還數潮汕人做的最為地道。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潮汕菜脯

潮汕人既有了如此豐富的鹹味調料,煮菜的時候自不必多放鹽,其他調料也不加分毫,為的是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再佐以多樣的調料,來豐富口感,提升鮮味。

簡單樸實的雜鹹,經潮汕人運用,已經成為獨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標誌。潮汕人也非常珍視自己的美食文化,例如澄海區的菜脯製作工藝便被列為市級文化遺產,是潮汕獨特的文化名片。

4、不止是食物,更是鄉愁

遊人去到潮汕,會發現大街小巷,市井裏弄,到處遍佈賣雜鹹的小攤位。若要體驗潮汕人的地道生活,便可在這些玲琅滿目的小攤面前,擇一兩樣自己感興趣的雜鹹小菜帶回家。

而對於潮汕本地人來説,雜鹹不僅是食物,更是鄉愁的寄託。從前潮汕人生活辛苦,往往忙於勞作,無暇吃飯。帶上一碗白粥,配幾塊菜脯便能快速解決一頓午餐,等到所有活幹完再披着星光回家。

菜脯是潮汕人最為喜愛的雜鹹之一,其實就是我們説的醃蘿蔔乾。潮汕人常説:“食糜配菜脯”,可見菜脯在潮汕人心中的地位。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潮汕民居

自周朝開始,文字典籍裏就有了雜鹹的記載。《周禮·天官》鄭注:“大羹不致五味,羹加鹽菜矣。”雜鹹在潮汕的歷史,也經歷了千年之久。這種樸素的食物及其包含的製作工藝,不僅見證了潮汕的歷史發展,更是陪伴每一個潮汕人度過人生的心頭菜。

異鄉歸來的潮汕人,看見深夜小攤上陳列的數百種雜鹹菜,一股熱淚就要湧出。聞到這鹹菜香,潮汕人才真真正正歸了鄉。

三、總結

潮汕雜鹹集中凝結了潮汕先民的飲食經驗和智慧,有着濃厚的歷史文化沉澱。雜鹹是伴隨潮汕人度過艱辛歲月的樸素美食,是凝聚潮汕智慧的文化遺產,更是潮汕遊子心頭永遠的牽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28 字。

轉載請註明: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征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