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去消費
沒守住辣醬市場價格基準線,老乾媽漲價的消息從經銷商處傳播開來。
賣完貨架上的這批貨,地上這批老乾媽就要正式開始漲價了,幹雜店老闆娘指了指放在角落的麻袋。
老乾媽擁有龐大的經銷商網絡,這帶給其強勢的鋪貨能力,二十多年形成的強品牌力,在老百姓中擁有極高的認知度。
在辣醬的江湖,老乾媽一直都是市場競爭中的強者,線下商超、便利店,老乾媽的身影隨處可見,但不管是線下便利店,還是菜場幹雜店,老乾媽似乎都不怎麼好賣了。
消費者抱怨老乾媽辣醬口味單一、味道不如從前。喜好“輕烹飪”和外賣的年輕消費羣體,給了虎邦辣醬、佐大獅這些新興辣醬品牌錯位進入的機會。
400億的辣醬市場,老乾媽老了,但隨着新興辣醬品牌的進入,市場蛋糕又能不能被做大呢?
越來越少吃到的老乾媽居然漲價了?沒有明確具體漲幅,老乾媽的經銷商們向媒體證實道,漲價幅度大約為每瓶1-2元,每件貨的漲幅在20-30元。
價格親民的國民老乾媽,走出10元價格區間,辣醬市場價格基準線被打破。老乾媽漲價的消息,引起市場的一波強烈關注。
然而,當我們走進菜市場的幹雜店、小區旁邊的夫妻便利店,甚至是大型商超,都不難發現,老乾媽在貨架上的存在感,正在慢慢減弱。
去消費拍攝
武漢市廣埠屯菜市場,往裏走入內靠近右手的一側,一共有三家幹雜店,每一家店裏,左側擁擠又狹窄的貨架上擺放着各式各樣不知名的醬料,川香居的麻辣拌菜料、胡和記的麻辣面調料、壇壇鄉的豉香朝天椒……
去消費拍攝
老乾媽紅頭紅身的包裝設計,在一眾紅色的瓶瓶罐罐裏顯得並不突出。掃視了好一圈終於找到。一款價格最便宜的9元風味豆豉油辣椒,被老闆擺放在貨架最顯眼的位置。
而另一款被價格12元/瓶的則被放進了貨架最裏面,如果不是顧客點名要這款,看來就要一直在裏面吃灰了。提及老乾媽的銷量如何,這家幹雜店的老闆娘直接乾脆地告訴我們,“不怎麼樣了。”
在這樣面積幾平米的線下菜場幹雜店,老乾媽並不具備銷量優勢。
一家幹雜店老闆娘提到,如果是不太能吃辣的顧客來,她會推薦黃明記的香辣蒜蓉醬,如果是能吃辣的顧客,她一般會推薦富運的香辣王。“這兩款賣得比較好,都是12元一瓶。”
當問起老乾媽漲價一事,這家菜市場的兩位幹雜店老闆娘告訴我們,“早就開始漲價了。”貨架上的這批還是按照9元/瓶的價格來賣,賣完貨架上的這批老乾媽,就要正式開始漲價為10元了。
在一家街邊便利店,老闆告訴我們,“早就開始漲了,貨都拿不到,漲了一兩塊,雞油12,一般的十塊。”
去消費拍攝
漲價的老乾媽,在辣醬市場引起一番波動,但在消費者端,名聲響亮的國民老乾媽,正在失去產品吸引力。
從包裝到口味,小紅書上用户發帖吐槽。包裝差不多,難以區分品類;沒以前的味道,沒那麼香了;不香不辣不鹹,唯一能吃出來的感覺就是油……
“我活了十九年在吃到風味雞油老乾媽的時候,才知道老乾媽有不同的味道。”在這位小紅書用户看來,老乾媽的辣椒醬一直平平無奇,家裏一直買了二十幾年的豆豉味。
老乾媽的產品線,如消費者的吐槽,僅一款“油辣椒”,就已經作出了過多的擴張發散,難免讓人眼花繚亂,辨別吃力。我們在老乾媽官網上看到,關於“油辣椒”這一個品類,就已經有9個子品類。
在淘寶的老乾媽旗艦店,賣得最好的還是油辣椒系列,銷量在一萬加以上,單獨的香辣醬只有92人付款,番茄辣醬只有86人付款,而袋裝的香辣菜更是以組合捆綁的形式銷售。
將辣醬揉進外賣菜單,虎邦躲避老乾媽除了品牌影響力,漲價之前的老乾媽價格,幾乎就是行業價格基準線,老乾媽對價格的掌控,被視為行業“魔咒”。
我們在街邊便利店、商超、菜場幹雜店,隨處可見老乾媽的身影。這與其強勢的鋪貨能力不無關係,在渠道鋪展上,老乾媽的主場顯然在線下。
只選擇大區域經銷商的策略,老乾媽在全國各大區域形成經銷網絡並快速佔領市場。產品成為經銷商手上的硬通貨。
擁有高鋪貨率、高認知度、強品牌力,老乾媽成功佔據全國各省份市場的第一名。盛世華研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老乾媽在全國各地的市場覆蓋率已經超過九成以上。
但在辣醬市場“一超多弱”的市場格局下,老乾媽的護城河仍然迎來挑戰。由新一代年輕消費羣體掀起的“懶宅經濟”,“輕烹飪”和外賣給了辣醬市場新的機會。
這個窗口被虎邦、佐大獅這樣新興的辣醬品牌抓住了。放棄傳統的堂食和家庭用餐場景, 2016年創立的虎邦辣醬,避開與老乾媽的正面競爭,把目光瞄準外賣佐餐場景。
我們點開美團進入外賣窗口,搜索虎邦辣醬,頁面彈出的窗口出現不少商家,但這些商家並不是主賣辣醬,而是與頁面菜單的菜品深度綁定。
比如一家湘味的木桶飯,直接將菜品名字設為“毛豆燒雞/酸菜小筍肉沫/油豆腐炒肉木桶飯+虎邦精品牛肉辣醬”。
這可以説是與老乾媽傳統經銷商策略完全不同的渠道打法,也是與當下消費者距離更近的辣醬消費場景。
據虎邦透露,“公司設置了兩不做原則,第一,凡是跟傳統銷售模式一樣的不做,也就是廣告加渠道的銷售模式;第二,凡是跟同行競品模式一樣的不做。”
虎邦辣醬顛覆了老乾媽線下為主的渠道風格,又找準了相匹配的“簡餐”場景、對價格敏感度更低的年輕外賣羣體,虎邦藉助互聯網外賣平台爆發。
在具體做法上,虎邦辣醬選擇與外賣平台的商家形成深度的“強連接”。虎邦首先選擇的是在產品包裝上下功夫。從一餐一盒”的80克、50克馬口鐵小包裝,到規格更小的15克袋裝產品。
15克袋裝的包裝和裝置技術,除了為外賣市場帶來新的想象空間,也為辣醬市場帶來新的創新突破。
6塊錢一包的虎邦辣醬碰上美團餓了麼的滿減活動,虎邦辣醬是外賣客眼中的湊單神器。但不能單隻作為湊單滿減或是贈品送出,虎邦將辣醬的運營糅合進外賣商家的菜單之中,這不得不説是一種“以小博大”的營銷和渠道玩法。
辣醬內卷很兇殘辣味江湖市場龐大,但細分到辣醬市場,市場規模並未達到預製菜這樣的千億規模。
根據《辣醬產品藍皮書》顯示,從2010年到2019年,中國辣醬產量增長了80%。另據智研諮詢網發佈的報告稱,到2020年我國辣醬市場約有400億規模,年增速在7%。
在僅400億的市場規模下,老乾媽在辣醬市場的份額僅佔20.5%,其餘八成辣醬企業的市佔率均不足10%,中商產業研究院給出這樣一組數據。
品牌集中度不高,區域化特徵明顯,辣醬市場形成“一超多弱”的格局。但除了虎邦辣醬這樣的特殊的進入者,整體辣醬市場仍然缺乏創新力,進入存量期。
這體現在辣醬口味無限細分上。
目前市面上,老乾媽一款油辣椒細分出9個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的子品類。由於辣醬通常有“辣、香、酸”三種刺激味蕾的口味,因此各品牌還在辣醬口味上無限縱深,進一步細分出純辣醬、牛肉醬、香菇醬、黃豆醬、醃菜醬等等。
辣醬品牌無限“內卷”競爭,辣醬企業新增增速放緩。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辣醬相關企業1213家。近7年來,我國辣醬相關企業註冊量呈現波動變化。
2017年以前,我國辣醬相關企業註冊量逐年上升, 2017年後整體呈下降趨勢。2018年我國新增辣醬相關企業228家,同比減少9.52%。2019年新增214家,同比減少6.14%。2020年新增181家,同比減少15.42%。2021年新增111家,同比減少38.67%。
在辣醬產業上,市場規模、品牌數量都在證明,辣醬這門生意或許並不好做。但中國作為吃辣大國,吃辣幾乎是城市變化、階級變更、社會變革的縮影。
暨南大學的學者曹雨,在《中國食辣史》中詳細研究了“中國人吃辣”這件事。在接受《每日人物》採訪中,曹雨表述,吃辣和年齡有密切關係,35歲以下的人明顯吃辣更多。
辣味作為一種刺激性的味蕾快感,既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又可以快捷方便地與其他食材搭配。
但在曹雨看來,辣椒唯一的弱點是,它不能適應老齡化的社會。隨着人口漸漸老齡化,階級流動性降低,人口移民規模降下來,在未來,辣椒很有可能退回到一個傳統的狀態。
寫在最後在辣椒這件事上,區域特徵明顯的辣味,足以讓辣醬品牌們玩出花樣,辣醬品牌在口味上無限細分。
網紅辣醬虎邦沒有在口味上下功夫,而是避開了老乾媽這樣的傳統鋪貨渠道,才得以佔領一定的市場份額。
這在某種程度上,側面佐證了辣醬品牌高度的內卷競爭。下降的辣醬品牌增速,更是有力證明辣醬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
辣醬市場究竟是變大還是變小,對於老乾媽這樣的品牌來説或許已經不是戰略考量重心,難以拓展的多元業務範疇,才是辣醬頭部品牌們的難解之題。
參考資料:
1.《為什麼北上廣的年輕人更能吃辣?》每日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