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家家户户門口都掛上了艾草和菖蒲,寓意着“招百福”,以祈求身體健康。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雖然不同的地區習俗各有差異,但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端午節吃粽子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吃粽子還有着“光宗耀祖”的寓意,大家都要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户户開始浸糯米、泡綠豆、醃五花肉、敲鹹蛋、洗粽葉、包粽子。粽子花樣繁多,從餡料上來分,有甜鹹兩種。北方多數是用小棗做餡包的甜粽,而南方則有豆沙粽、鹹肉粽、灰水粽、海鮮粽等多種餡料。廣東傳統的鹹肉粽是用五花肉、綠豆、鹹蛋黃製作而成,五花肉高油重鹽,高熱量高脂肪,吃多了容易上火,糯米也不易消化,而用西米代替糯米做成的粽子就不一樣了,不但顏值高,味道好,也有節日的氣氛。
用西米做成的粽子也叫做“水晶粽”,不但顏色白淨通透,而且口感軟糯Q彈,最重要的是不上火,易消化易吸收,很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説到西米粽,我最愛的就是紅豆蛋黃餡兒的西米粽了,咬一口粽子,軟糯的西米包裹着清甜的紅豆和鹹香的蛋黃,甜鹹交織,口感層次豐富,吃起來清爽不油膩。西米粽和傳統的鮮肉粽相比,材料簡單,做法簡單,只要30分鐘就能煮好,喜歡就收藏起來吧。
西米紅豆蛋黃粽--軟糯Q彈,口感豐富,好吃不上火
食材:西米 250克,紅豆 150克,鮮竹葉 350克,鹹蛋 6個,白糖 50克,棉繩 一捆,橄欖油 少許
1、把西米放入大碗裏,加入沒過西米的清水,大概10幾秒後水分會全部被西米吸乾,原本鬆散的西米膨脹起來黏在一起,這時候再加入沒過西米的清水,西米再次把水分全部吸乾,然後放在一旁備用,開始準備其他材料。
2、紅豆提前浸泡2個小時以上,倒入高壓鍋內,加入沒過紅豆大約一指的清水,蓋好蓋子,大火煮開,上汽後轉小火燜25分鐘,直到水分收幹,注意別糊鍋了。
3、把紅豆燜熟、燜至出沙。煮好的紅豆是這樣的,趁熱放入白砂糖攪拌均勻,因為粽子要水煮,會沖淡甜味,所以紅豆餡可以做甜一點。
4、無論是鮮竹葉還是幹竹葉,都要先浸泡20分鐘,把每一片葉子洗乾淨,然後放入鍋中,加入沒過竹葉的清水,大火煮開,煮的時候用勺子壓一下竹葉,大概煮2分鐘左右,煮竹葉不但可以殺菌,還可以讓竹葉更有韌性,不易爛。竹葉煮好後撈起瀝乾水放涼備用。
5、把鹹蛋敲開,拿出鹹蛋黃,把蛋白清理乾淨,儘量不要有蛋白黏在蛋黃上,因為我做的這個粽子比較小,所以我把蛋黃對半切開了。現在市面上有那種一個個的鹹蛋黃賣,我覺得那種蛋黃沒有那麼香,建議還是買這種完整的鹹蛋自己敲開取蛋黃吧。
6、包粽子前,先在加一勺白糖和一勺橄欖油(或者玉米油、花生油都可以)在西米里拌勻。然後取2張竹葉疊在一起,凹成一個漏斗狀,圓錐形頂部收緊,依次放入西米、紅豆、蛋黃、紅豆,最後用西米覆蓋填滿圓錐形。
7、然後再取一張竹葉繞一圈加高“圓錐形”的高度,左右往中間折,再把上面的竹葉往下折,最後用棉繩捆綁好。
8、粽子一定要綁緊實,要不煮的時候容易露餡。如果是新手包粽子,建議用棉繩,比較好操作。
9、所有粽子包好後放入鍋內,加入沒過粽子的清水,再在水裏加2勺白糖(如果是煮鹹粽子就在水裏加鹽)。用大火煮30分鐘,中途不要開蓋,也不能中途加涼水,煮好後不要開蓋,繼續燜15分鐘就可以撈起了。注意:煮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鍋,熱水會導致裏外受熱不均勻,導致米粒不軟糯不好吃。
一鍋熱氣騰騰的粽子,做好後彆着急吃哦,西米煮好後會比較軟比較粘,把粽子放涼後撕開粽葉,透過西米還能看到裏面的紅豆餡,咬一口香甜軟糯,如果你喜歡就收藏起來分享給大家吧。
小煮意:
1、我買的是鮮竹葉,所以配料表的竹葉分量僅供參考,竹葉的分量大家自己調整,預多不預少。
2、西米粽子和傳統鹹肉粽不一樣,傳統的肉粽要煮幾個小時,西米粽煮半個小時就行了,所以紅豆一定要浸泡夠時間。
3、如果你不是用高壓鍋,紅豆要浸泡6小時以上,加入沒過紅豆2指的清水,然後大火煮開,小火燜至水分全部收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