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沒有不想火爆的,也沒有不想掙錢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一做生意就折本,有的人不管做什麼生意都非常好。做生意經營的好壞,這除了與個人的經營頭腦有關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與做生意的經營方式有關。比如這對在農村大集上賣小吃的夫妻,之前一直把“工廠”按在家裏,後來把“工廠”搬到了大集上,生意好得出奇。
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桑園鎮大集上,有一對賣地方特色小吃饊子的夫妻,丈夫姓孫,妻子姓張。今年50多歲的夫妻倆,常年帶着製作饊子的大鐵鍋、火爐、麪粉、食用油等必備工具,不怕麻煩,轉戰周邊農村大集,生意做得非常紅火,一天能賣出100多斤饊子。可是,兩年前,他們的生意並沒有這麼好。
據孫大哥介紹,他們是莒縣店子集街道康家村人,從年輕時就開始做饊子,到現在已經有二十七年的歷史了。以前他們是在家裏炸饊子,炸好後裝在筐子裏,再拉到農村大集上賣。這樣的經營方式,有一個好的地方,就是比較省心,不用鍋碗瓢盆的倒騰,把一筐饊子拉到集上,擺開攤子就能賣,也不用早起趕時間。
把製作“工廠”按在家裏的經營方式,孫大哥一直延續了20多年,一直沒有變。因為在這之前,當地所有制作饊子的生意人,經營方式都是這種傳統方式,在家裏固定爐子炸制,然後再拉着饊子趕集,或者是走街串巷的銷售,沒有人去打破這種傳統。
這種傳統的經營方式,孫大哥夫妻一直做了20多年,生意説不上好,也説不上壞,反正就是不温不火。直到一年半前,夫妻倆把製作“工廠”搬到了集市上,生意才開始成倍增長,銷量比過去增長了一倍多,讓他們嚐到了甜頭,所以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改變他們夫妻這種經營方式的,是他們的孩子。“這得有快兩年了,當時俺小孩説,人家城裏賣小吃的,都是現場製作,人圍着看個稀奇,賣得非常火,你們趕集也現場炸饊子,保證能賣得好。”孫大哥説,孩子這樣説,但是他們心裏卻很犯難,因為把大鐵鍋、桌子、爐子、麪粉、食用油等搬到大集上現場炸饊子,非常麻煩,也不方便,心裏有一種牴觸感。
想想也是,炸饊子需要點火燒爐子、熱油,還得帶着麪粉、桌子等等工具,實在是一件麻煩事,油太熱,如果不小心容易燙着,如果燙着小孩那就不得了了。再説,炸饊子的時候,火候很重要,如果現場炸饊子,再一邊賣饊子,那火候就不容易掌握,一不注意就炸糊了。
多年形成的習慣,讓他們夫妻倆很難一下子改變。如果在集市上現場製作,那就得比平時要早起牀,還得找大一點的車拉着工具,一個人幹不了,得兩個人。如果不是現場製作,一個人開着三輛車就可以賣貨。改變這麼多年形成的固有觀念很難,但是一想到如果生意真得好起來,他們心裏又產生了試試的想法。
孫大哥把現場炸制饊子的工具、設備,都準備齊全,裝上了三輪車。做饊子生意以來,夫妻倆第一次在集市上露天野外擺攤炸饊子,心裏多少有點緊張,他們當天只准備了一袋面的量,怕賣不了。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們擺好攤子,開始炸饊子的時候,攤位前一時圍滿了人,饊子也很快賣完了,出乎他們的意料。
首戰告捷,讓夫妻倆信心大增。饊子是一種用麪粉做成的油炸小吃,在山東當地非常有名,是一種傳統名吃。過去在物質匱乏的時代,這種小吃一般人家吃不起,算是一種高檔美食。在民間,一般是孕婦、病號需要補身子的時候才買點吃的。還有看望老人,走親訪友、求人辦事送禮時才買點。所以,饊子的製作過程,一般人都沒有見過。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沒見過的東西,往往都會去看兩眼,圍觀一下,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特別是製作美食小吃的過程,加上現場飄散出的撲鼻子香味,更是容易吸引人圍觀。孫大哥夫妻倆現場炸饊子,就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讓許多沒有見過製作過程的人,開了眼界,好奇心得到了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現場製作的美食小吃,攤位上總是圍滿了人,有的攤位甚至還排起了長隊。
後來,夫妻倆每次趕集現場炸饊子,攤位前總是圍着不少人,有的人圍着看稀奇,有的人圍着拍視頻,有的人圍着看熱鬧,生意出奇的好。每天基本上都是能賣掉100多斤饊子,要是趕在逢年過節期間,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炸不出賣來,有的人還追到他們家去買。
孫大哥夫妻倆,常年活躍在嶠山鎮、桑園鎮周邊幾個農村大集,他們以這種“野攤子”的方式,經營着現場製作小吃的生意,雖然辛苦,但是收入還不錯,比過去增長了一倍還多。他們製作的饊子,色澤金黃,口感酥脆,非常受當地人們的歡迎。
饊子賣7.5元一斤,有兩種饊子,一種是圓形的,一種是扁形的。夫妻倆還增加了產品品種,有芝麻球等,生意非常好。因為經常有人拍視頻發到網上,他們夫妻倆趕集的時候,常被人認出來,有的人還從外地專門找他們買饊子,生意越做越紅火。
如今,隨着城鎮化的發展,農村集市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農村集市上那種特有的人間煙火氣,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段時間一直持續火爆的“山東拉麪哥”,就是因為在農村大集上賣3元一碗的拉麪而走紅網絡。而他所在的山東臨沂費縣梁邱鎮楊樹行村,目前已成為全網流量最高的地方,讓程運付火的一塌糊塗,人氣比“大衣哥”還火爆。
(圖文/明之)【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或者想分享您的故事,敬請關注《新圖視野》,並提供採訪拍攝線索。打開平凡視界,感受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