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夏季時節,並且雨水也相對越來越多,而對於很多植被來説這是它們最歡喜的雨季,走在鄉下的鄉間的小路上,所有的植被都展現出勃勃的生機,這些植被也是大自然賦予人們的最寶貴的財富,正因為這些植被的存在才使得農村的空氣無比的清新。
每逢夏季的時候,這田間地頭的一切總是讓人很難忘,以前農忙完了跟着大人去地裏鋤地的時候,難免會看到很多的野菜,所以大人都會讓採摘下來留着拿回家吃,比如説馬蜂菜,其實農村野菜品種非常多,尤其在夏天的時候這野菜隨處可見,並且野菜的實用性也特別高,只不過,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吃野菜的也就少了,但野菜卻走入城裏人的餐桌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因為野菜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説口感並不好,很多野菜都帶有一絲絲的口味,現在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吃,但是在城裏卻成了“香餑餑”,這也是很多農民朋友不解之處。
在農村有這麼一種野菜,別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豬毛纓、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這種野菜常常被誤認為是野草,因為單憑它的外貌來看就是野草無疑,但是它卻能食用,並且這種野菜在城裏市場上能賣到20多元一斤,可見它的經濟價值還是比較高,如果在野外看到這種野菜一定要珍惜,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種野菜吧。
大家見過地膚吧也就是掃帚菜,遠距離看它們長的很像,而離近之後再看它的葉子就和松針差不多,不過豬毛菜還是比較好辨認的,它的葉子是肉肉的那種感覺,細長細長的,頂端就和刺一樣,它的生長方式和地膚也差不多,也是一簇一簇的生長,不過它長的可能沒有地膚那麼高,一般豬毛菜也就是二三十里面左右,通過枝相互生長,全株都是綠色,豬毛菜能食用的不過就是莖葉,不過需要最嫩的時候,而到八九月份之後,它的莖葉就非常老了,纖維也比較粗,並且葉子真的就變成針刺了。
豬毛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被,並且分佈也比較廣泛,在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西北、西南等地都有,如果説哪裏最多,這還要根據豬毛菜的特性,豬毛菜頂端有松針似的的葉子,所以在一些沙質或者戈壁灘比較多,而在農村豬毛菜對於周邊環境也是有要求的,像砂石較多或者山坡比較多,另外在鄉間的道路兩邊也有,所以説豬毛菜並不算什麼稀罕物件。
豬毛菜作為一種野菜自然食用是無可厚非的,但除了食用另外藥用價值也是比較高的,豬毛菜全草都可以入藥,不過豬毛菜屬於良性的藥材,在《河南中草藥手冊》中記載豬毛菜具有治療失眠的作用,以前在農村也有人會將豬毛菜晾曬乾之後,然後泡茶喝,這也是當時民間的一種土方子。
豬毛菜作為一種野菜,可以烹飪出很多的美食,像涼拌或者炒着吃,味道極其的鮮美,在每年的五六月份的時候,豬毛菜在野外就非常多,採摘下來之後先要清洗一下,然後需要用開水焯一下,雖然會破壞口感,但是筆者也是看以前大人都這麼製作,還有的人會用豬毛菜來製作菜坨子,就是把豬毛菜剁碎然後放點玉米麪放在油鍋裏炸。
每逢春夏的時候,也有不少城裏的朋友會驅車來到農村專門採摘豬毛菜,但在農村基本是沒人問津的,不過聽朋友説在城裏有些農民採摘了之後會拿去賣,一斤能賣到20多元,可見這種野菜還是比較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