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熱河營建這座山莊別苑,不僅是皇帝要在這裏消暑,更主要的是清王朝極欲實現其安撫國內少數民族和各遊牧部落的政策,以懷柔方式保障中國各民族的和睦與領土的統一。到了乾隆年間,康熙皇帝留下的這一切開始全面地發揮作用。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峯口一帶,朕皆巡閲,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延袤數千裏,養兵幾何方能分守?
——康熙
(一)長城的荒蕪
本節題記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皇帝回應古北口總兵蔡元“請行修築長城”的上諭(《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無獨有偶,康熙皇帝到多倫諾爾與喀爾喀蒙古的首領們會盟時,也曾説:“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偉人的思想是相近的,但仍有所區別。唐太宗李世民認為“隋煬帝不能精選賢良,安撫邊境,惟解築長城以備突厥,情識之惑,至於此,朕今委任李於幷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靜,豈不勝遠築長城耶?”
與李世民不同,康熙皇帝無意貶損前朝的帝王,而且他與太宗皇帝的思想也站在相異的立場:李世民以強大的軍力驅逐突厥,而康熙的故鄉就在長城之外,他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在中原建立帝國的君主,自然具有獨特的攘外與安內的思維方式。
長城在千年的時光中守護着華夏文明古國,秦始皇把戰國時代齊、楚、魏、趙、韓、燕的邊牆連為一體,“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但長城尚未完工,秦朝就亡了。以後歷代帝王皆為長城的修築而大興土木。長城是隔絕的大牆,它隔絕中原與塞外的一切,讓華夏文明獨立在其他民族之外。同時,長城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墓地”(R·西爾弗伯格,《漫長的邊牆》),它宏偉冰冷的城磚下埋葬了約四十萬被強徵來修築它而死亡的人民。
然而,事實上,日久年深之後人們才意識到長城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中原王朝強盛時,發兵遠征塞外,無需築長城就可以解決邊患——秦皇漢武驅逐匈奴,出塞追擊,軍威浩蕩,何須長城?中原王朝衰落時,長城更是毫無用處。明朝末年*不堪,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邊患層出不窮,內外交困的明朝無法抵禦清兵入關,這種情形下的長城對於抵禦塞外民族的大規模入侵反而起到消極的作用。
因為長城難以全線分守,卻又是最重要的心理防線,當它的任意一點被攻破的時候,意味着整個中原王朝門户的失守,民心與軍心會受到巨大的動搖,同時使入侵者士氣更為振奮。總體而言,長城對於中原的作用始終是負面的,然而它的身軀太宏偉了,毫無疑問又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是一個逝去的、沒有意義的悖論。
歷史上春秋、戰國、秦朝、西漢、金代、明代都曾修築過長城。其總長度達一萬五千多公里,約佔全國長城總長度的十分之三。清代所遺留的長城多為明朝所修建,工程基本集中在明朝逐漸對蒙古喪失了軍事優勢之後的萬曆年間。明代共大修長城十八次,先後歷時一百五十多年才大功告成。但是長城不是戰線,起不到任何作用。當明英宗率五十萬大軍出塞後,蒙古人將他擒獲。
在明朝末年,皇太極也曾多次派兵由密雲一帶攻破長城,侵入明朝領土,還曾經一度佔領北京東部的數個重鎮,多鐸和嶽託最遠曾深入至山東濟南,擄掠之後從容返回關外,進出長城如入無人之境。雖然清軍最終是由吳三桂引入山海關的,但在此之前,長城已經數次被攻破。時代的變遷已經讓長城逐漸失去了它的軍事作用,成為一件恢宏而巨大的無效防線。明朝隆慶年間,著名軍事家戚繼光力主修建長城,但他在親自主持長城的修建時則產生了“長城以瑕,則百堅皆瑕”的擔憂。可是,除了年復一年的修長城,中原王朝又能怎麼做呢?
到了清代,如果清朝政府處理不好西部與北部蒙古民族關係,或許再修長城就會迫在眉睫了。清代中央的理藩機構,最初稱“蒙古衙門”,可見蒙古對中原的威脅。歐亞大陸上所有的帝王和軍隊都畏懼蒙古軍隊,因為蒙古的騎兵如排山倒海,鐵蹄踏遍山川沃野,他們是天生的征服者。康熙皇帝以史為鑑,縱覽了中原從秦朝以來的邊患,認識到“蒙古*之地,防之不可勝防”,而反覆地修築長城只能虛耗國庫,在軍事上毫無意義,這也是中原王朝屢屢失守的重要原因。
為了抵禦蒙古的擴張,女真人所建立的金朝何嘗沒有在草原上修築長城呢——金代自1148年開始修築長城,漫長的金代長城東起莫力達瓦向西南方向經過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哲里木盟、赤峯、烏蘭察布盟,消失於武川縣南的大青山羣山之中,全長五千餘公里,是今內蒙古境內最長的長城。但是金朝人築長城不僅無法抵禦蒙古人,也給自己帶來災難:
長城萬里長,半是秦人骨。一從飲河復飲江,長城更無飲馬窟。金人又築三道城,城南盡是金人骨。君不見,城頭落日風沙黃,北人長笑南人哭。為告後人休築城,三代有道無長城。
郝經在這首《古長城吟》中提出了一個命題:三代有道,無(須)長城。
於是,康熙廢弛了長城的修築,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大牆,這道大牆是無形的,它不隔絕民族,不固守土地。康熙設置木蘭圍場,以木蘭秋獮的方式獲得蒙、滿之間的民族認同與融合,來達到“民心悦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的目的。這道大牆也是具體的,它就是熱河行宮(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正式更名為避暑山莊)的大牆,它阻擋了隔閡和猜忌,促進了包容與交流。當康熙在武烈水河谷策劃熱河行宮的修建時,這座清王朝的夏宮就被賦予了它獨特的歷史意義。康熙把這座清王朝夏季的政治中心建於長城之外蒙古人的牧場上,並興建藏傳佛教廟宇,以宗教、文化的民族融合手段解決了邊患,正體現了康熙皇帝政治的智慧、強大的信心與博大的氣魄。
避暑山莊的宮牆高大宏偉,形似長城,至今仍被當地人稱之為“小長城”。然而這一切背後的意義卻截然不同。從萬里長城到避暑山莊,正是中央王朝與遊牧民族關係模式的歷史性轉換,使“中國”史無前例地具有了當代中國的涵義。長城圈住的是中華大地,康熙的大牆圈住的是避暑山莊。雖然康熙的大牆形似長城,避暑山莊也酷似中華大地的縮影,二者卻不屬於同一時空。一切已經時過境遷,長城之外是滿洲人的故鄉,是蒙古人的牧場,長城不再是國境,長城內外皆是中國的土地。這一切非凡的變遷,使得“康熙時期中國統一牢固的程度,遠遠超過了歷代王朝。”(戴逸)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鳥巢中心的巨大活字印刷板上萬里長城的雄偉身姿隱沒在漫山遍野的桃花之中,鮮花之海取代了冰冷的磚石。正如這一精彩絕倫的表演所表達的深刻寓意,偉大的國度必然具備包容天下的胸懷和開放進取的精神。
中華文明的世界精神在6世紀依託於長安城,在21世紀依託於北京城。這些偉大的城市都曾給一個時代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然而,在16世紀,肩負這一歷史使命的卻是一個誕生在京城正北荒僻河谷中的塞外小城,與那些千年古都相比,它的起源太簡單了:避暑山莊峻工後,這座城市也就漸漸成型了。
(二)河谷中的皇家行宮
避暑山莊的營建起源於一次皇家遊獵。康熙四十年(1701年)臘月,康熙皇帝率一隊騎兵出長城古北口二百餘里,進入熱河地區的武烈水河谷,發現不遠處有一窪温泉,水霧蒸騰,縈繞其上,不禁暗暗稱許。隨從官員告訴他,此處曾是蒙古人的牧場,這座温泉名叫熱河泉,前方不遠即是熱河上營。順治七年(1650年)攝政王多爾袞多次出塞至此狩獵,還曾計劃在此擬建避暑城。這個地方立刻引起了康熙的注意,他環顧四周,發現此地人跡罕至,景色優美,河流、湖泊、森林、山脈等多種地貌聚集,且四面山峯林立,雄奇險峻形似眾象朝揖。康熙皇帝的前半生以武力統一中國,境內富足昇平,境外歲歲供奉,這一切讓他志得意滿,所以熱河的地形很符合他當時的心理狀態,康熙立刻愛上了這人煙稀少、涼風習習的大河谷。
七個月之後,正值夏季,京城非常炎熱,康熙皇帝再次來到熱河的武烈水河谷,感到這裏氣候涼爽宜人,山巒林木茂密,峽谷幽靜深邃,草地平坦如茵,河流蜿蜒曲折,是避炎驅暑的絕佳去處。並且,熱河處於北巡路線的中間地帶,離北京並不遙遠,各省督撫大臣的奏摺朝發夕至,可以快速送抵。康熙皇帝深感這裏的自然環境適合居住。康熙在踏勘了周圍山川形勢之後,正式頒令興建熱河行宮。康熙在《芝徑雲堤》詩中説:
萬幾少暇出丹闕,樂水樂山好難歇。避暑漠北土脈肥,訪向村老尋石碣。眾雲蒙古牧馬場,並乏人家無枯骨。草木茂,絕蚊蠍,泉水佳,人少疾……
又説:
熱河地既高敞,氣又清朗,無濛霧霾氛。
揆敍等大臣在《恭注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跋》中寫道:
自京師東北行,羣峯迴合,清流縈繞。自熱河而形勢融結,蔚然深秀。古稱西北山川多雄奇,東南多幽曲,茲地實兼美焉。
由此可見,此地確實清涼愜意,猶如塞外的桃源勝地。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熱河行宮開始動工興建。從這一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間是工程的第一階段,主要就是在熱河泉旁開拓湖區、疏浚泉水、築洲島、修堤岸,隨之營建宮殿、亭樹和山莊的圍牆。在建造熱河行宮園林時,工程的總體思路根據“物盡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的原則,充分利用山莊內山巒、溪流、湖泊、平原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修築亭台樓閣,儘量保留大自然的山林野趣。“乃相其岡原,發其榛莽,凡所營構,皆因巖壑天然之妙。開林滌澗,不採不斷,工費省約而綺綰繡錯?”。?(揆敍)
武烈水從北魏酈道元的記載至明代的數百年時間裏都沒有固定河道,一到雨季就在荒蕪的河谷中肆意氾濫。康熙在此修建避暑山莊時,首先給武烈水建築了堅固的堤壩,將武烈水的河道固定在河谷東側,同時利用騰出的夏季泛區稍加改造,就形成了避暑山莊象徵江南水鄉的龐大湖區。同時湖區北部的沖積平原也被改造為象徵草原和森林的原野風光。此外,宮殿區雖然仍恪守“天子身居九重”之制,但卻不用紫禁城的黃色琉璃瓦,只使用灰瓦蓋頂、青磚砌牆,素淨的色調使宮殿區的建築與整個山莊的建築風格相一致,顯得古樸、深沉。康熙四十七(1708年)年,宮殿區初具規模,熱河行宮就已經開始使用,康熙皇帝選園中佳景以四字為名題寫了三十六景:
1.煙波致爽 2.芝徑雲堤 3.無暑清涼 4.延薰山館
5.水芳巖秀 6.萬壑松風 7.松鶴清越 8.雲山勝地
9.四面雲山 10.北枕雙峯 11.西嶺晨霞 12.錘峯落照
13.南山積雪 14.梨花伴月 15.曲水荷香 16.風泉清聽
17.濠濮間想 18.天宇鹹暢 19.暖流暄波 20.泉源石壁
21.青楓綠嶼 22.鶯囀喬木 23.香遠益清 24.金蓮映日
25.遠近泉聲 26.雲帆月舫 27.芳渚臨流 28.雲容水態
29.澄泉繞石 30.澄波疊翠 31.石磯觀魚 32.鏡水雲岑
33.雙湖夾鏡 34.長虹飲練 35.甫田叢樾 36.水流雲在
此三十六景中值得一提的是萬壑松風。萬壑松風南依松鶴齋,北濱下湖,坐南朝北,面闊五間,經松林綠蔭下的假山石蹬通向湖邊,周圍都是遮天蔽日的古松,所謂“雲卷千松色,泉和萬籟吟”。康熙皇帝經常在這裏接見官吏,批閲奏章,讀書寫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夏天,和碩雍親王胤禎帶八歲的弘曆前往承德避暑山莊。這是乾隆第一次在如意洲和祖父見面。康熙發現弘曆聰明伶俐,十分喜愛,讓他背《愛蓮説》,弘曆一字不差地流利背誦了下來,康熙大喜,遂將避暑山莊自己住的側堂“萬壑松風”賜給弘曆居住,使他每天生活在自己的膝下,平時進宴或批閲奏章,都要弘曆侍奉在旁,朝夕教誨,關懷備至。康熙有三十五個兒子,皇孫數目更多,但享受此殊榮的只有弘曆一人。有一天,弘曆看見御舟停泊于晴碧亭,祖父在舟上呼喚,於是迅速跑去,直趨巖壁而下,康熙怕他跌倒,叫他不要快跑,愛護之情可見一斑。乾隆皇帝繼位後,不忘祖父的恩德,將這座殿宇題名為紀恩堂。並將祖父用過的弓、箭、馬鞍等物品陳設堂中,以示紀念。
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在《題萬壑松風舊書屋》中寫“昔日恩承仁祖處,今來又作抱孫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有了曾孫,他回首往事,感慨萬千,寫了《避暑山莊紀恩堂記》,其中“從皇祖來避暑山莊,乃賜居斯堂之側堂。即三十六景中所謂萬壑松風者,夙興夜寐,日覲天顏”,其中乾隆皇帝不忘祖父康熙的眷顧養育之恩溢於言表。
康熙五十年(1711年),熱河行宮的宮殿區已經完成,康熙皇帝在行宮正門親筆題匾“避暑山莊”,稱讚這裏“獨有清涼免脱衫”。宮殿區建成之後,康熙皇帝在熱河泉東側的平地上開闢了田園瓜圃,引泉水澆灌,優質的水土使瓜果格外香甜。
康熙的《煙波致爽》詩寫道:
山莊頻避暑,靜默少喧譁。
北控遠煙息,南臨近壑嘉。
春歸魚出浪,秋斂雁橫沙。
獨目皆仙草,迎牕遍藥花。
炎風晝致爽,綿雨夜方賒。
土厚登雙谷,泉甘剖翠瓜。
古人戍武備,今卒斷鳴笳。
生理農商事,聚民至萬家。
木蘭圍場與避暑山莊是為了達到康熙“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目的
興建避暑山莊以後,康熙每年都會到此一至兩次,先到山莊小住,再到木蘭圍場參加圍獵與慶典。山莊內環境幽雅,風景宜人,康熙皇帝稱讚這裏是“自有山川開北極,天然風景勝西湖。”每次到此駐蹕,他都感到“飲食倍加,精神爽健”。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百韻詩》序中寫道:
親見皇祖高年須白,允宜頤養,尚且日理萬幾。暇則校射習網,閲馬合圍。雖天行之健,自強不息,亦聖度之恢,與時偕行也。
當時,康熙朝有一個叫馬國賢的意大利傳教士。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修成以後,康熙就命他為三十六景作畫。夏季炎熱,康熙居所的窗户都打開了。所以馬國賢在作畫時,經常能窺到康熙皇帝的日常生活。這段生活經歷促使他日後寫了一本書,叫《供奉清廷十有三年記》。書中談到:在沒有進行典禮的時候,康熙皇帝在山莊裏,除了太監和他的嬪妃、宮女,他很少能見到其他的人,康熙皇帝在這個山莊裏很孤獨。
馬國賢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以中國園林影響西方傳統園林美學觀念的先驅人物。他曾在中國宮廷服務十三年,將銅版技術傳入中國,為康熙皇帝制作了避暑山莊銅版畫。後來,他把避暑山莊銅版畫帶回歐洲,使中國園林的圖像資料第一次進入歐洲並在歐洲傳播,推動了歐洲特別是英國園林設計的革命。然而,百年後的英國園林設計理念仍與中國有本質的區別,來自英國的馬嘎爾尼勳爵認為中國園林似乎給人以“奴役自然”的感覺,因為避暑山莊的園林設計幾乎完全依託於自然美景的底藴。不過,當軍機大臣和珅作為皇家導遊帶領馬嘎爾尼使團遊歷了避暑山莊的湖區、宮殿區、平原區後,馬嘎爾尼認為:“如何來細説這迷人的山莊呢?我們見到了各種迥然不同的景色,但奇怪的是,在六個小時的嚴格審查後,我竟然沒有找出其他可以批評的地方。”(馬嘎爾尼,《紀事》)“可以毫不誇張地説,自漢唐以來,無論元明,還沒有一個像避暑山莊那樣以表現自然美,即天然山水見勝的宮苑。在這一點上可説是前所未有,終清之朝也沒有第二個可稱為自然山水宮苑的。”(汪菊淵)。避暑山莊從容博大的景觀內涵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物境與心境的統一。正如揆敍在《御製避暑山莊詩》跋中所描述的:
奉慈闈則微寢問膳之誠,憑台榭則見茅茨不剪之意,觀溉種則念稼穡之艱難,覽花蒔則驗陰陽之氣候,玩禽魚則思萬物之鹹若。
康熙年間除馬國賢以外,康熙皇帝也與歐洲各教派傳教士進行着頻繁的交往,並且他認可了中國自然科學領域對歐洲的開放。當時的中國與歐洲是兩個彼此隔絕的文明發源地和區大經濟體,文化、科技、經濟的互補性極強,同時,天朝的高傲並未掩蓋帝王的理智,康熙皇帝是一位精力極其旺盛且求知慾很強的君主,他熱愛西方文化,曾拜南懷仁、徐日升、白晉、張誠等西方傳教士為師,向他們學習天文曆法、數學、醫學、化學、繪畫、音樂等知識。
從歷史上看,由於相隔實在遙遠,中國與歐洲的文化交流向來命運多舛,曾經錯過幾次重大的歷史性機遇。東漢班超出使西域的過程中,派遣他的副手甘英出使大秦(羅馬),但這位副手卻在巴爾幹半島的西海岸望着波光粼粼的亞得里亞海,以為走到了世界盡頭,而偉大的羅馬文明,就在近如咫尺的對岸。在唐代,恆邏斯之戰的敗北,使歐洲與中國之間長期被*文明阻隔。直到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中國迎來了邁向海洋的最好時機,但卻被當時的朝廷禁止了。從此,鄭和之後再未有派遣艦隊之事,船員被遣散,船隻任之擱置廢爛,航海圖被兵部尚書劉大夏焚燬。中國從此斷絕了與海洋的聯繫。由此可見,明朝不僅盛產昏君,其封閉也是雙重的:海禁與長城同時阻斷了中華文明的兩條絲綢之路。
到了清朝,長城荒蕪,蒙古人迴歸,邊塞被化作無形,大海彼岸西方人的科學技術對中國的影響也逐漸深入,這依託於康熙皇帝的開放精神和大國意識。儘管這種開放極大程度上停留在上層的興趣而不是社會功能之中,但康熙時代對外來文化的包容,也堪比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唐朝前期。餘秋雨在散文《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詳盡敍述了康熙皇帝對西方科學的重視:
康熙皇帝在北京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認真研究了歐幾里得幾何學,經常演算習題,又學習了法國數學家巴蒂的《實用和理論幾何學》,並比較它與歐幾里得幾何學的差別。他的老師是當時來中國的一批西方傳教士,但後來他的演算(速度)比傳教士還快,他親自審校譯成漢文和滿文的西方數學著作,而且一有機會就向大臣們講授西方數學。以數學為基礎,康熙又進而學習了西方的天文、曆法、物理、醫學、化學,與中國原有的這方面知識比較,取長補短。在自然科學問題上,中國官僚和外國傳教士經常發生矛盾,康熙不袒護中國官僚,也不主觀臆斷,而是靠自己發奮學習,真正弄通西方學説,幾乎每次都作出了公正的裁斷。他任命一名外國人擔任欽天監監副,並命令禮部挑選一批學生去欽天監學習自然科學,學好了就選拔為博士官。西方的自然科學著作《驗氣圖説》、《儀像志》、《赤道南北星圖》、《窮理學》、《坤輿圖説》等等被一一翻譯過來,有的已經譯成漢文的西方自然科學著作如《幾何原理》前六卷他又命人譯成滿文。
此外,康熙皇帝尊重現代醫學,甚至批准在紫禁城內製造西藥。同時,西方科學制圖法的傳入,使康熙皇帝認識到中國地圖的粗略、模糊,需借鑑科學技術實測後繪製,於是他組織了一次全國土地測量,以天文觀測為基礎,使用三角測量法進行精確測繪。從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開始測制,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完成,歷經十年,完成了《皇輿全覽圖》的繪製,這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的第一部實測地圖。
康熙時代是一個科學技術向西方相對開放的黃金時代,正是這個時候,整個清王朝在沿着向上的趨勢運行。不僅歐洲的科學與文化大量傳入中國,清代的風俗、文化、建築、服裝也成為歐洲的時尚,甚至康熙皇帝本人,也成為歐洲的名人,西方人在想象着那個遙遠而神秘的中國大皇帝的模樣。
康熙朝是一個色彩鮮亮的時代,為刻板的清代注入活力。康熙的生活中來往着各式各樣的滿洲人、蒙古人、漢人以及周邊屬國的使節與歐洲各國的傳教士,康熙與他一手打造的大清帝國沉浸在積極進取的時代氛圍中。他年復一年地在京師與木蘭圍場之間奔波,大部分時間都在避暑山莊度過,他的大牆圍住了一片古樸清雅北方民居一樣的殿堂、山嶺、碧水、嘉園。這時的避暑山莊似乎被康熙皇帝刻意隱瞞了其政治意圖,但避暑山莊在地理和軍事、政治方面的意義卻早已凸顯。
武烈水河谷直達清王朝的發祥地,是東北的門户之一。同時,在此興建熱河行宮,可俯視關內,南制天下,北控蒙古,東通遼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在熱河營建這座山莊別苑,不僅是皇帝要在這裏消暑,更主要的是清王朝極欲實現其安撫國內少數民族和各遊牧部落的政策,以懷柔方式保障中國各民族的和睦與領土的統一。到了乾隆年間,康熙皇帝留下的這一切開始全面地發揮作用。但在最初的歲月裏,避暑山莊從容、波瀾不驚地沉睡在山水之間,它好像沒有那麼沉重的歷史使命,似乎只是康熙晚年的温柔鄉。
木蘭圍場的設置與避暑山莊的建立是為了達到康熙皇帝“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政治目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在避暑山莊所在地設置了熱河廳,同時表示:“後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望家法。”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熱河廳為承德州,“承德”之名自此始。“承德”一詞來自《尚書·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歸於宗周,董正治官。”意為“承受德澤”。到乾隆時期,避暑山莊重新啓用,而且又開始大規模擴建。避暑山莊第二階段的工程從乾隆六年(1741年)持續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此期間,山莊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增建宮殿和多處精巧的大型園林建築,山莊周圍的寺廟也相繼建造完成。寺廟的建造使這裏更加得以發揮聯絡蒙古各部,撫綏各少數民族貴族,促進各民族融和的作用。
最終建成的避暑山莊界牆內約佔地五百六十四公頃。乾隆皇帝效仿祖父康熙,在山莊內以三字為名又題了三十六景,與康熙的三十六景合稱為避暑山莊七十二景,取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寓意:
1.麗正門 2.勤政殿 3.松鶴齋 4.如意湖
6.青雀舫 5.綺望樓 7.馴鹿坡 8.水心榭
9.頤志堂 10.暢遠台 11.靜好堂 12.冷香亭
13.採菱渡 14.觀蓮所 15.清暉亭 16.般若相
17.滄浪嶼 18.一片雲 19.萍香沜 20.萬樹園
21.試馬埭 22.嘉樹軒 23.樂成閣 24.宿雲檐
25.澄觀齋 26.翠雲巖 27.罨畫窗 28.凌太虛
29.千尺雪 30.寧靜齋 31.玉琴軒 32.臨芳墅
33.知魚磯 34.湧翠巖 35.素尚齋 36.永恬居
規模最龐大的皇家園林的誕生跨越了八十九年的漫長歲月
避暑山莊的建造過程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動工興建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後一項工程竣工,這一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皇家園林的誕生跨越了八十九年的漫長歲月。乾隆朝最終建築完成的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
宮殿區位於山莊東南部,地形平坦,景色秀麗,如同江南,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佔地十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正宮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五十二年(1713年),為九進院落的建築羣,佔地一萬平方米。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繕並改建。由麗正門、午門、閲射門、澹泊敬誠殿、四知書屋、十九間照房、煙波致爽殿、雲山勝地樓、岫雲門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迴廊等組成。宮殿區分前朝、後寢兩部分。前朝是皇帝處理軍機政務的辦公區;後寢是皇帝和后妃們日常起居的生活區。松鶴齋在正宮東,有七進院落。萬壑松風在松鶴齋之北,為乾隆幼時讀書處,由六幢大小不同的建築錯落佈置。東宮的前面宮牆上另闢大門,稱德匯門,為重台城門,形制與麗正門相仿。
宮殿區主殿為澹泊敬誠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重,建在大理石砌築的台基上,為青磚布瓦捲棚歇山式建築,不飾彩繪,古樸典雅,莊重肅然。大殿全部由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俗稱楠木殿。每當夏秋陰雨天氣,可嗅到楠木的幽香。“澹泊”二字來自於《易經》:“不煩不擾,澹泊不失”,諸葛亮在其《戒子書》中説,“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康熙皇帝題“澹泊敬誠”這四個字,含蓄地表達了他“居安思危,崇尚節儉”的思想。大殿外檐懸三塊金漆雕龍詩匾,中間的詩匾寫於嘉慶元年(1796年),這是乾隆皇帝當太上皇第一年,時年八十六歲。詩文為:
祖功避暑建山莊,夏五來臨歲以常。
佳蔚屢沾昨真渥,濃雲復作曉淑涼。
騁觀農景時晴好,兼意旅情減濘良。
嶺過廣仁看色喜,今居太上耀輝光。
至避暑山莊成什丙辰仲夏月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