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的歷史真相 西門慶是皇帝潘金蓮是宮女

  浙江盛鴻郎認為《金瓶梅》是一部直指正德、嘉靖王朝的政治小説,西門慶的原型是自封為“大慶法王”的正德帝。另有學者認為潘金蓮原型來自兩位“金蓮”,一位是鄭金蓮,另一位是張金蓮。

網絡配圖

  鄭金蓮,盛傳是正德皇帝的生母。在弘治年間,發生了一件“鄭旺妖言案”。武成衞的一名士兵叫鄭旺,四處吹噓做宮女的女兒得皇帝的恩寵。張皇后生下皇子後不久,就有流言説皇子其實是鄭金蓮所生,並被張皇后強行抱了去。

  明人沈德符也在《萬曆野獲編》中記錄了這件事:“孝康皇后張氏擅寵,六宮俱不得進御。且自武宗生後,正位東宮,再覺蔚悼王薨後,更無支子。京師遂有浮言:太子非真中宮出者。時有武城尉軍餘鄭旺,有女人高通政家進內,因結內侍劉山宣言:其女今名鄭金蓮,現在聖慈仁壽太皇太后周氏宮中,實東宮生母也。”

  為什麼沒有一位皇妃的孝宗皇帝會去臨幸一名宮女?朱佑樘和張皇后成親後感情甚篤,“宮中同卧起”,可是結婚四年後,張後一直沒有懷孕。孝宗皇帝被關心龍脈的太后所迫,“不得已,幸鄭,有娠雄,上不知也。”這裏的鄭氏,據説就是鄭金蓮,這個孩子就是後來武宗皇帝朱厚照。

網絡配圖

  案件最後是,一名傳出風聲的太監劉山被處死,鄭旺以妖言罪、冒認皇親罪被監禁,鄭金蓮被送入浣衣局。案件的結果也有幾處不尋常之處:這個案件中只有太監劉山被殺,被認為是殺人滅口;而比劉山罪情更重的鄭旺卻只是監禁,武宗即位後又被釋放出來,此中似有隱情。據翰林院王瓚的記載,他在司禮監教太監識字時,見兩個太監將一個女人押入浣衣局。浣衣局的看守見到來人,肅立兩旁,態度十分恭敬,可見來人非同一般。至於這個人是不是鄭金蓮,就不得而知了。

  鄭金蓮或者只是一位謠言中生下天子的宮女,張金蓮更為著名,因為她與十多個宮女一起,參與了謀害皇上的“壬寅宮變”。

  因世宗皇帝性格多疑、暴戾非常,宮女們經常受到虐待以至於無法忍受。嘉靖二十一年(1542)10月21日凌晨,當晚世宗在端妃處過夜。十幾名年輕宮女密謀將皇帝勒斃,當時因一時慌亂,繩子結成死扣,無法再勒緊,皇帝一度被勒氣絕,後又復甦。這件逆謀大案頓時令朝野震驚。

  《明史》中記載:“(嘉靖)二十一年,宮婢楊金英等謀弒逆,帝賴(皇)後救得免,乃進(皇)後父泰和伯鋭爵為侯。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

網絡配圖

  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皇)後。(皇)後馳至,解組,帝蘇。(皇)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皇)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

  既然西門慶的原型可以是皇帝,那麼潘金蓮的原型為什麼不能是宮女?巧合之處在於這兩位宮女都跟皇帝“生”“死”相關,《金瓶梅》實際是一部形象的歷史,只是藉助《水滸傳》中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加以改鑄,“實錄”了武宗、世宗朝的史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浙江盛鴻郎認為《金瓶梅》是一部直指正德、嘉靖王朝的政治小説,西門慶的原型是自封為“大慶法王”的正德帝。另有學者認為潘金蓮原型來自兩位“金蓮”,一位是鄭金蓮,另一位是張金蓮。

網絡配圖

  鄭金蓮,盛傳是正德皇帝的生母。在弘治年間,發生了一件“鄭旺妖言案”。武成衞的一名士兵叫鄭旺,四處吹噓做宮女的女兒得皇帝的恩寵。張皇后生下皇子後不久,就有流言説皇子其實是鄭金蓮所生,並被張皇后強行抱了去。

  明人沈德符也在《萬曆野獲編》中記錄了這件事:“孝康皇后張氏擅寵,六宮俱不得進御。且自武宗生後,正位東宮,再覺蔚悼王薨後,更無支子。京師遂有浮言:太子非真中宮出者。時有武城尉軍餘鄭旺,有女人高通政家進內,因結內侍劉山宣言:其女今名鄭金蓮,現在聖慈仁壽太皇太后周氏宮中,實東宮生母也。”

  據《禮記·昏義》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就是説皇帝有名有分的嬪妃有一百二十一人,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宮女,隨時可供皇帝“臨幸”。後宮美女如雲,都是為了侍候皇帝一個人。

  一夫多妻,妻妾成羣,做帝王的怎麼樣才這麼多嬌妻美妾以及無數有如“板凳隊員”的宮女們過性生活呢?也就是説,古代的帝王們是如何臨幸、如何駕馭這後宮的三千佳麗的呢?

網絡配圖

  宋代文人周密的《齊東野語》卷19《後夫人進御》中記有五代時期梁朝的國子博士崔靈恩的一套理論。乍一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再一想,崔靈恩那套理論既不符合常理,又幾乎沒有可操作性,顯然是一種理想化的設計。《後夫人進御》中説道:

  凡夫人進御之義,從後而下十五日遍。……其九嬪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為九夕。世婦二十七人為三夕,九嬪九人為一夕,夫人三人為一夕,凡十四夕。後當一夕,為十五夕。明十五日則後御,十六日則後復御……凡九嬪以下,女御以上,未滿五十者,悉皆進御,五十則止。後及夫人不入此例,五十猶御。故《內則》雲:“妾年未滿五十者,必與五日之御。”則知五十之妾,不得進御矣。

  雖然帝王們有權利跟所有後宮女性發生性關係,但是有義務與這一百二十一個嬪妃定期過性生活。按照梁朝這位崔博士的説法,皇帝要完成規定的任務實在不容易。八十一御妻,也稱女御,分成九個晚上,每晚九個人。二十七世婦也是每晚九個,分為三天;九嬪是共享一天;三夫人也是共享一天,但畢竟共享此項權利,或者説是共盡義務的人數只有前面幾個等級的三分之一了。只有“皇后”是一個人獨享一晚。從初一輪到十五,從十六那天再開始新的一輪。

網絡配圖

  但是,崔靈恩又提出初一和十五這兩天不適合房事,那麼排序就會出現問題,眼巴巴等在那天的無論是九個人還是一個人,難道就白等了不成?一個月輪兩圈,如果不是每晚多人同時的話,一百二十一個人中的每個人一年也輪不上兩三回,前提是皇帝還得一天不能得閒,極為勤勉公正。皇上累得可憐,后妃們閒得可憐!

  另外,除非到了“皇后”和“夫人”這個級別,五十歲以後就不能進御了,倒不是出於年老色衰的考慮。的確實紅顏未老恩先斷,色未衰皇帝也未必就喜歡。主要是女人五十歲左右到了更年期,絕經以後不排卵,不能生育。帝王的性生活大都是以生兒育女為目的,不能生育就沒必要讓皇帝辛苦一番了。

  不過,還是有問題,如果帝王在即位之初或者即位之後某個時間把後宮這一百二十一個編制配齊了,除非死一個新補一個,不把其中某些廢棄,那麼這些女性是會陪着皇帝一起慢慢變老的,那就很可能出現這些大小嬪妃陸續進入五十歲。皇后和夫人在五十歲以上仍舊侍寢,那嬪妃以下的一百一十七人到了五十歲是否要用新人替補?如何選擇這些替補?無論陸續換還是一起換,要想確保在編的一百二十一人總數不變,種種實際問題都不是想當然可以解決的。

  再説了,“後宮佳麗三千人”,其實唐玄宗的時候後宮有四萬多美女呢!帝王們要是每天都照着崔博士給設計的這套規則,跟這一百多嬪妃輪了一圈又一圈,其他的宮女由該怎麼辦?

網絡配圖

  實際上,皇帝打算跟哪個后妃、宮女發生關係是很難受到“禮制”約束的,而且擁有絕對的自主權,當然還有所謂的“進御製度”之外的實際做法,最主要的是召幸和行幸兩種。行幸的做法是像晉武帝司馬炎在“羊車”內讓嬪妃們陪侍,召幸就是皇帝把後宮裏的嬪妃叫到自己的寢宮裏侍寢。

  唐代詩人王建的《宮詞》之四十五中就曾寫道:“叢叢洗手繞金盆,旋拭紅巾入殿門。眾裏遙拋新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皇帝向宮女羣中拋擲橘子,搶到的人便可以承歡,也就是説得到陪侍皇帝的賞賜。有點拋繡球點女人的意思。

  擲橘子選嬪妃也罷,拋繡球點女人也好,都不過是帝王們尋歡作樂的招數。有的宮廷受此啓發建立了翻牌子侍寢制度。但由於事關帝王們的喜厭好惡,再加上帝王們手中握有無限權力,因而這種翻牌子侍寢制度有時候也是形同虛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據《禮記·昏義》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就是説皇帝有名有分的嬪妃有一百二十一人,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宮女,隨時可供皇帝“臨幸”。後宮美女如雲,都是為了侍候皇帝一個人。

  一夫多妻,妻妾成羣,做帝王的怎麼樣才這麼多嬌妻美妾以及無數有如“板凳隊員”的宮女們過性生活呢?也就是説,古代的帝王們是如何臨幸、如何駕馭這後宮的三千佳麗的呢?

網絡配圖

  宋代文人周密的《齊東野語》卷19《後夫人進御》中記有五代時期梁朝的國子博士崔靈恩的一套理論。乍一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再一想,崔靈恩那套理論既不符合常理,又幾乎沒有可操作性,顯然是一種理想化的設計。《後夫人進御》中説道:

  凡夫人進御之義,從後而下十五日遍。……其九嬪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為九夕。世婦二十七人為三夕,九嬪九人為一夕,夫人三人為一夕,凡十四夕。後當一夕,為十五夕。明十五日則後御,十六日則後復御……凡九嬪以下,女御以上,未滿五十者,悉皆進御,五十則止。後及夫人不入此例,五十猶御。故《內則》雲:“妾年未滿五十者,必與五日之御。”則知五十之妾,不得進御矣。

  《水滸》裏的趣事莫過於蒙汗藥,而且還神奇得很,無論是誰,只要吃下有蒙汗藥的食物或酒,沒有不倒的。黃泥岡上,吳用、晁蓋等八人巧妙地把蒙汗藥放在白勝的酒桶裏,精明、謹慎的楊志最後還是中計。雖説自己只是喝了半瓢,但還是“軟了身體,掙扎不起”。

網絡配圖

  而其他人,更是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相覷,眼睜睜看着吳用等人把生辰綱裝上車,起不來、動不得、説不了。而晁蓋等人不慌不忙地,搬下棗子,裝上生辰綱,推着車子,很滑稽地叫了聲打擾了,多謝之類詞話便下岡了。

  蒙汗藥是晌午喝下的,楊志他們到二更才醒,麻醉時間是長達十多個小時。李逵在沂嶺殺死四隻老虎,驚動了當地村民,同時也惹來了麻煩,被李鬼之妻告到縣衙,因而被沂水縣衙抓捕。為救被抓的李逵,朱富知道沂水縣來押送的都頭李雲是不喝酒的,於是把蒙汗藥拌在肉裏,李雲勉強吃了兩塊,肉剛下肚,眼見隨從紛紛跌倒,自己口中急叫“中計了”,不待上前,身不由己也癱倒在地,軟作一堆,眼看着李逵被救也無力去管。

  更有趣的是,“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一回書裏,武松因殺死西門慶、潘金蓮,被髮配到孟州。途經十字坡時,因天熱找口酒喝,便來到孫二孃開的酒店。對這家酒店,武松早有耳聞,知道是家黑店,於是格外謹慎,故意找茬兒戲弄孫二孃,逼她使出蒙汗藥酒來。

  兩個公人因飢渴,端起酒來便喝,而武松乘孫二孃不備,將酒潑在暗處,口中還故意喊:“好酒!還是這酒衝的人動!”孫二孃拍着手喊:“倒也!倒也!”兩個公人,只見天旋地轉,禁了口,往後倒去。武松也把眼虛閉緊了,仰倒在凳邊。

網絡配圖

  待孫二孃來抬人時,武松突然將孫二孃放倒在地,壓得鬼叫。這時菜園子張青趕到求情,武松才放了她。孫二孃於是調了一碗解酒藥,張青扯住耳朵灌將下去。沒半個時辰,兩個公人如大夢初醒一般,看着武松説道:“我們卻如何醉在這裏?這家恁麼好酒,我們吃恁不多,便咋地醉了。記着他家,回來時再問他買吃。”武松、張青、孫二孃都大笑起來,兩個公人如雲裏霧裏,不知笑從何來。去鬼門關轉了一圈又回來,還要誇獎孫二孃酒好,可見這蒙汗藥的作用!

  《水滸》裏的蒙汗藥是種什麼迷幻藥?解藥又是什麼配成的?《水滸》畢竟不是醫書,所以沒有介紹。正因為《水滸》是小説,故不少讀者以為是作者想出來的東西。其實不然,據古書載:

  蒙汗藥乃是用曼陀羅花製成。曼陀羅又名風茄兒、洋金茄花、山茄子,產於我國西南各省。為一年生草本,高四五尺,茄葉互生,卵圓形,端尖,邊緣呈不規則波狀分裂。

  夏秋間開花,花紫色或白色,有漏斗形三合瓣花冠,邊緣五裂,果實為卵圓形,有不等長尖刺,熟時四瓣裂開。葉、花和種子含茛菪鹼、東茛菪鹼等成分,具有麻醉、鎮痛作用。現用曼陀羅製成的洋金花製劑,多用於手術麻醉。

網絡配圖

  用曼陀羅製成蒙汗藥,是何人何時發明,尚不知。但古書中有關此藥的記載頗多。如宋代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載:“五溪蠻漢,杜杞誘出之,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對其製法,明人魏浚在《嶺南瑣記》及清人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中都有同樣記載:“用風茄為末,投酒中,飲之,即睡去,須酒氣盡以寤。”

  蒙汗藥為粉末狀,不下在酒裏,故成懸浮液,酒色顯得渾黃。蒙汗藥與酒配伍,真可謂“珠聯璧合”,麻醉效果更佳,藥力見效快,真是出門便倒,倒頭便睡。

  解藥之法,清人程衡在《水滸注略》中介紹“急以濃甘草汁灌下,解之。”這個説法,也是有根據的。孫思邈《千金方》中説:“甘草解百藥毒。”

  李時珍説得更清楚:“菓中有東茛菪,葉圓而光,有毒,誤食令人狂亂,狀若中風,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孫二孃用的解藥即可能就是甘草汁。只不過《水滸》未點明,故弄玄虛而已。作者:沈家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68 字。

轉載請註明: 不敢相信的歷史真相 西門慶是皇帝潘金蓮是宮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