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唐太宗失去魏徵就像失去一面鏡子?

    李世民在位非常的重用一名大臣,這個人就是魏徵。而他和魏徵兩個人在歷史故事中一直是明君與賢臣的代表,一個敢不畏生死直言進諫,一個不拘九五之尊虛心接受,不得不説,大唐的盛世與這二人的相輔相成不無關係。

為什麼説唐太宗失去魏徵就像失去一面鏡子?

  李世民信任魏徵,甚至於在魏徵死後,他曾十分心痛的説魏徵不在了就等於是他失去了一面鏡子,這個鏡子的意思自然是指日後沒有人敢當面指責自己的不對之處。

  魏徵,字玄成,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和史學家,他曾輔佐唐太宗開創了大唐的貞觀之治。魏徵這個人在歷史中是非常有名的,甚至於《西遊記》裏都有他的“夢中斬龍”的故事,而他本人也是相當的有能力有才華,最有名的就莫過於他敢於觸犯龍顏,當面指責皇帝的過失之處,毫不膽怯。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取得勝利,得了江山,有人就向他舉報魏徵,説他曾經為太子李建成出謀劃策,李世民便命人把魏徵找來對峙,沒想到魏徵直言不諱,竟然説出若不是太子當初不肯聽他勸告殺了李世民,也就不會有眼前的事。眾大臣全都嚇得不敢説話,反而是李世民覺得魏徵不僅膽識過人而且具有遠見卓識,非常的難能可貴,就將他留在身邊,並賜予高官,由此開始更加的重用於他。

  這就有了後來魏徵去世後,太宗為何痛呼自己失去了一面鏡子的説法。

  唐太宗是誰

  唐太宗李世民,李淵的兒子,李治的爸爸,武則天的丈夫兼任老公公。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年輕的時候就從軍了,那樣的亂世,基本上男孩子到一定年齡都會從軍。李世民軍功不錯,曾經救過隋煬帝,平定過軍閥,為大唐出了不少力。李世民如此努力,不過他還是次子,次子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掃清的就是長子李建成,李世民想了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殺掉。所以有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他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淵也沒辦法,只能讓這個兒子繼承皇位。

  實驗證明,能踏着白骨站上帝位的人絕不是等閒之輩。李世民成功的當了皇帝,他並沒有因此作威作福。他願意聽取大臣們的意見,虛心納諫,休養生息,勤儉節約。他經常用隋朝滅亡的教訓來教育羣臣,官制改革,注重吏治,努力讓政治清明。並且在國內減賦税,知人善用,勵精圖治。在國家疆土方面,他也收復了很多像突厥一樣的邊陲國家。可以説,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能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在亂世中,軍功赫赫。登基之後,迅速轉換角色,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在他任內,也成就了一批像魏徵一樣的千古名臣。李世民23年的統治期間讓唐朝迅速繁盛起來,為貞觀之治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唐太宗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這是一篇很多人上學時候背誦過的課文,講述的就是魏徵勸諫唐太宗的一些事情。

  魏徵是一代良相,很正直,正直得皇帝都覺得這老頭很兇。李世民喜歡看一些隋煬帝的事情,他問魏徵,為什麼隋煬帝文化水平也不錯,怎麼幹出那麼多荒唐事,魏徵告訴他,隋煬帝雖然知道很多道理,卻不奉行,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取他人意見,閉塞言路才會導致那些荒唐行為。太宗覺得魏徵説得很好,所以在李世民的一生中,他一直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和建議,綜合大家的意見去處理國家事務。

  魏徵對於太宗的態度,就像嚴厲的父親對待兒子一樣,他從不留情面,有一次和太宗在朝堂爭執,面紅耳赤,魏徵卻毫不讓步,太宗下朝之後就對皇后説,遲早有一天殺了這老傢伙,皇后卻勸説太宗,君主英明,大臣才會直言進諫,太宗一下就明白了。

  從太宗第一次正式接觸魏徵,太宗就被他吸引了,因為魏徵是因為被告發幫助太子,並勸説太子殺掉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就問魏徵為何挑撥他們兄弟感情,當大家都以為魏徵要玩完的時候,魏徵卻説如果太子聽他的話殺了李世民,事情便不一樣了,太宗不但沒有怪罪,反而覺得魏徵很正直,於是就留作己用。

  可以説,唐太宗的人生不能缺了魏徵,如果缺了他,太宗也許並沒有那時的政治成就,魏徵的一生也少不了太宗,正是太宗給了魏徵展示自己政治才華的機會。他們是一代明君成就了一代名臣。

  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

  玄武門之變前,魏徵全心全意輔助太子,不止一次提醒太子,讓太子小心提防李世民,然而太子並沒有放在心上。接下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玄武門事發,李家兄弟相殘。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詰問魏徵為什麼要挑撥他們兄弟關係,其實是想讓魏徵承認錯誤祈求寬恕。但是魏徵死硬到底,一副寧死不屈的架勢。李世民才發現魏徵剛直不阿、忠心耿耿,覺得魏徵是個人才,並重用他。魏徵感激李世民不殺之恩,開始全心全意輔佐李世民,並且敢於直言。

  貞觀之治時,李世民評價魏徵:“盡心於我,獻納忠讜。”意思是説,魏徵忠心耿耿,為了國家獻出良策,李世民現在的功績,有一大半是魏徵的功勞,魏徵不愧為“千古之名臣”。

  後來,李世民又説:“當政者應當像堯舜禹學習,做一個明君。自從我重用魏徵,天下太平,邊境安穩,百姓富足,可見魏徵是多麼忠益的人。”

  貞觀19年,李世民親征邊疆,損失慘重,死傷上千,李世民非常懊惱並嘆息説:“如果魏徵在世的話,他就不會讓我去打仗,哪裏會損失如此慘重?”

  後來魏徵病逝,李世民悲痛欲絕,失常對身邊的人説:“魏徵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鏡子啊。”並留下傳世名言:“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這句話在生活中對我們也很有幫助,多聽取別人的遇見,對提高自己十分有助。

  唐太宗治國方略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代皇帝,開創了“貞觀之治”,向世人展現了一個民族最鼎盛繁榮的社會風貌和政治格局。當時的唐朝也被人稱作天朝,而唐太宗也成為“天可汗”,可見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已經是當時最先進的了,而開創這一盛世的唐太宗的治國方略也為後世各朝各代的皇帝所效仿。

  在政治上,唐太宗以史為鑑,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愛民如子;並且唯才是用,科舉選拔人才,完善了人才的選拔制度;設立諫官,虛懷納諫,魏徵便是當時諫臣的代表人物。在經濟上,減輕百姓的賦税,勞役,兵役,注重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業的生產,從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藏富於民,使得盛唐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社會現象。

  在軍事上,推行“寓兵於農”。百姓在農忙的時候務農,在冬季習武,這樣舉國皆兵的訓練方式,使得唐朝的邊關失地逐漸收回,漸漸成為當時唯一的大國。在文化發展方面,唐太宗大力推行儒家學説,倡導“詩書禮儀”,唐朝也因此成為歷朝歷代文豪的多產朝代,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均出自唐朝。

  另外,唐太宗還特別注意民族的統一,推行平等的民族政策,促進了各民族的和平統一。在唐太宗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的政策下,唐朝終於成為當時世界大國,而唐太宗的治國方略也為歷代君王所效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77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説唐太宗失去魏徵就像失去一面鏡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