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千年武侯陵墓:歷經千年竟無人盜墓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八卦

  陝西勉縣定軍山腳下的諸葛亮墓,是諸葛亮的真身墓。權威着作《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諸葛武侯葬於此。”

千年武侯陵墓:歷經千年竟無人盜墓

  公元234年2月,諸葛亮集10萬大軍第5次北出伐魏,8月,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營中(今岐山縣五丈原鄉)。按照諸葛亮生前的遺願:遺體葬於沔陽(今勉縣)定軍山腳下,以示興復漢室,統一中國之志。

  1700餘年過去了,和其他帝王將相“十墓九盜”不同的是,諸葛亮墓從未遭到盜掘,而且保護得十分完好,箇中原因耐人尋味。

  原因之一,大抵在於諸葛亮崇尚薄葬。諸葛亮生前曾留下遺言:殮以時服,無葬金銀。因為墓內沒什麼值錢的東西,所以,歷代的盜墓賊也就懶得光顧。

  原因之二,“急就章”似的安葬也會使盜墓者興致索然。封建時代的帝王將相,都是生前修墓,有的修數年,有的甚至修數十年,恨不得把生前的風光全帶到墳墓中去。而諸葛亮則不然,諸葛亮是在北伐前線的軍營中病逝的,戰爭環境不允許,而且事實上他也沒有考慮身後之事。況且死時又是酷熱難耐的8月,遺體從病逝的岐山縣五丈原運到沔陽定軍山需要走約200公里的路程,需要穿過被李白稱之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褒斜古棧道,根據當時的交通條件,沒有幾天是到不了的。諸葛亮的遺體運到沔陽定軍山下,想必已經腐變,難免“急就章”似的安葬,這種情況也會使盜墓賊興致索然。

  原因之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的人格魅力。諸葛亮一生廉潔奉公,為了蜀漢政權,可以説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一生的精神名片。諸葛亮曾上書漢主劉禪表白心跡:“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他説到做到,死後全如其言。陳壽在着《三國志》時對諸葛亮的評價是:“諸葛亮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規,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償,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認錯態度好)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狡辯不認錯)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償,惡無纖而不貶……終於邦域之內,成(都)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智之良才,管、肖之亞匹矣。”這是對諸葛亮公允的評價。

  清道光七年(1847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陝西按察使任上,曾拜謁諸葛亮墓,想起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聯想到輔佐商湯的名相伊尹,佐兄長之子治國的周公,和春秋戰國的名相管仲、大將樂毅,不禁感慨萬千,遂寫了一首《定軍山謁武侯墓》的詩,詩曰:“大星雖隕大名留,一線皇綱詡漢劉。抱膝幾人知管樂,鞠躬終古匹伊周。波寒沔水居民淚,月黑祁山故壘秋。歸骨定軍軍莫定,墓門深鎖陣雲愁。”對諸葛亮未完成漢業充滿了感慨,同時傾吐了由衷的敬佩。

  據傳,諸葛亮葬定軍山時,當地百姓無不失聲痛哭。人們念其身前為官為人,又無不愛惜他的墳墓。在當地,曾發生過十里八鄉百姓捧土為他添墳的動人場面,也有過為了他有一個安靜的安息環境,主動放棄生計不去山中採伐的動人故事。諸葛亮墓前有一副對聯生動説明了這一點,對聯雲:“水咽波聲,一江天漢英雄淚;山無樵採,十里定軍草木香。”這也可以説是“生前得民心,死後亦鍾情”吧!諸葛亮一生廉潔奉公,死又死在前線,葬也葬得簡單,但他卻活在了人們的心目中。他的墳墓歷經1700餘年,仍然被保護得完好,這是人心所向的見證。而和他的墳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帝王將相,生前享盡榮華,死後又大興厚葬,但卻落了個暴骨荒野的下場。這説明,留下什麼都不如留下人心。這就是諸葛亮墓帶給人們的啓示。

  盜墓賊也是人,當他們的良知尚未泯滅時,也是不肯對億萬人心中的崇拜偶像下毒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