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樂昌公主下嫁的真是平民百姓嗎?
樂昌公主,即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加美女。成年後,自己做主下嫁給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由於戰事,二人分離,後又破鏡重圓。而“破鏡重圓”的故事出自唐人孟著《本事詩-情感第一》:南朝最末的一位皇帝陳後主陳叔寶是一位風流天子。他在南京雖然身為皇帝,卻不太管理國家大事,整天醉生夢死地在宮中喝酒吟詩,過着荒唐的生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她生得幽妍清倩且文采過人,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兼美女,聲名遠播,她選擇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戀侯門貴族,獨重詩文才識,成年後,由自己做主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
當時楊堅已建立隋朝,隨時有可能南下滅陳。而陳國日益衰微,古時亡國之君及其親族都被遷徙京城,以防死灰復燃。一天徐德言對妻子説:“一旦國破家亡,憑着你的才氣容貌,一定會被擄入權貴豪門,夫妻恩愛一場,竟成永訣。倘若情緣未斷,還望有相見之日,應該有信物為憑。”公主聽罷,淚流滿面,便從妝奩中拿出一面鏡子,徐德言於是將一面銅鏡破為兩半,自己留一半,另一半給妻子,作為日後重見的憑證,並與妻子約定,萬一兩人失散,就用破鏡來互相尋找,鏡子重圓日,就是夫妻團圓時。徐德言説:“你以後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市上賣這半面鏡子,如果我還活着,我也在這天來找你。”
不久後,隋文帝派遣次子楊廣和大將楊素率軍滅了南陳。民眾親離四散,樂昌公主和徐德言果然在戰亂中失散。樂昌公主被掠入了隋朝大臣越公楊素家裏,成為他的寵姬。但樂昌公主鬱鬱寡歡,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徐德言。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樂昌公主便私下命老僕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邊的半塊銅鏡沿街叫賣,行人見那老僕只賣半面鏡子都十分奇怪,便問要價幾何,誰知老僕的開價高得沒有邊際,眾人都以為她神志不清,從此再無人過問。
徐德言流離顛沛,生活困苦不堪,心情也極度失落,但揣着懷裏的半面鏡子,又一次次鼓起勇氣去尋找不知流落到何處的妻子。光陰易過,愛妻無蹤。幾年後他慢慢地流浪到隋朝的京城長安。又逢正月十五這天,他來到集市上,看到有人正在高價叫賣半面鏡子,徐德言將那人領到住處,不由地一番打聽。徐德言拿出自己保存的半邊鏡子,兩下一合,果然破鏡重圓。一問之下,才知道妻子已淪為權傾朝野的越國公的愛妾,徐德言的心不禁冷了半截,但他還不死心,便在鏡面上寫了一首五言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老僕回去後訴説了事情經過,樂昌公主知是徐德言,待看到詩後,心中無限悲痛,淚水整天掛在臉上。楊素見狀,覺得非常奇怪,便向樂昌公主詢問緣故。樂昌公主將夫妻情事據實以告,楊素深為感動,他問樂昌公主,是不是要回到徐德言的身邊,樂昌公主説:“原是一女不嫁二夫,但楊公對我不薄,不忍辜負,不過徐相公情意未改,而且依約尋來,妾也不忍離棄,還望楊公成全。”楊素就派人召見徐德言,在府上設宴款待,慶賀他們夫妻破鏡重圓。此時的徐德言已是鬢生白髮,憔悴落魄,恰似兩世為人。夫妻重逢,恍如夢境,但樂昌公主已為他人婦,諸多言語不知從何説起,也不敢多説一句。席間,楊素也覺尷尬,便命樂昌公主做詩,公主悲喜交集,因即席賦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在座的人無不感嘆噓唏。楊素更是感動不已,索性好人做到底,第二天,便送樂昌公主回到丈夫身邊,還贈送了一大筆錢財。後來徐德言與樂昌公主回到了江南,二人白頭相守偕老。
樂昌公主若在楊素家裏,一定比回到丈夫身邊的日子過得好,因為南陳已亡,公主早已成庶人,徐德言流離在外,只是文人的他,謀生不易,不可能給樂昌公主比楊素那裏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她卻有情有義,不愛榮利,也成就了這則人間愛情不移的佳話。“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問世間情為何物,但只教生死相許。”徐德言和樂昌公主這一段悱惻纏綿的愛情故事,一直為歷代的才子佳人所謳歌、所讚頌。
西漢東方朔的《神異經》載,從前有夫婦相別,把一面鏡子一分為二,各執一半。後來其一與人私奔,那半面鏡子變為一隻烏鵲,飛到丈夫面前。甲骨文和金文裏沒有“鏡”字,最初稱得真正意義上的鏡子是青銅鏡,至於用玻璃製造的鏡子直到清代才出現。我國古代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經雙方家長同意後,就下聘禮,聘禮中就有銅鏡和鏡台。且有夫妻雙鏡成對使用的習,傳説自漢以後,常用銅鏡作為男女相愛的信物,生前相互贈送,作為紀念,死後隨葬。考古中也有破鏡重圓的發現。“破鏡重圓”的故事雖然悽美,但畢竟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