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包餃子和李現,並肩上了熱搜。
包貝爾錄了一段女兒的視頻放在網上,餃子身穿睡衣,懶懶地靠着沙發。
包貝爾問:「餃子,我要點李先生牛肉麪,吃嗎?」
餃子把「李先生」聽成了「李現」,一骨碌從沙發上坐起來,兩眼冒星星,説:「噢,李現實在太帥了.......」
包貝爾奇怪地問:「誰?」
餃子:「李現實在太帥了……」
包貝爾:「我説我要點李!先!生!牛肉麪……」
餃子收住臉上的笑容,轉頭看着爸爸不好意思地説:「OMG.....」,還用手掐人中。
呆萌可愛的餃子,表情反轉迅速,提到李現一臉痴迷。網友被萌翻的同時,也紛紛表示,餃子太有眼光了。
有網友説,家有同款5歲侄女,也像犯花痴樣的愛李現。
關於孩子「追星」的話題,很多人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崇拜偶像是每個人成長中都會有這樣的需求,也都會經歷。
孩子為什麼會追星呢?
其實追根究底是孩子最初的自我形象還很模糊,不明白自己的存在和定位。
這時的孩子崇拜偶像,正是在尋找自我認同,也是追求理想自我的過程。
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裏克森在著作《兒童期與社會》中寫到,人從一出生就開始追尋自我認同。崇拜偶像,就是獲取自我認同的方式。
崇拜偶像,最初出現在孩子4-6歲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迷上在生活中的某些人物、角色,並模仿他們的動作、語言、穿着、表情等特徵。
奧特曼、白雪公主、老師、醫生、電影明星等等,都是孩子喜歡的對象。
有的孩子特別喜愛電視,就會對影視劇裏的某個角色很着迷。
胡可曾經説,安吉特別喜歡趙麗穎,就是因為喜歡看《追魚傳奇》,裏面趙麗穎飾演的紅綾可愛調皮的形象深深抓住了安吉的心。
楊紫參加活動,一個孩子竟向她索要抱抱,因為她喜歡楊紫很久了。
還有兩個小女孩特別喜歡看《冰雪奇緣》,在迪士尼看到真人版的艾莎公主,一個興奮地跳個不停,一個激動地哭了。
《不能錯過的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指出:「孩子在對偶像的崇拜及模仿中,汲取來自他們身上的某些特質,從而不斷充實自我。」
孩子所尋求的這些特質,也給他人格特徵的形成,提供了養分,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源泉。
但孩子的自控力低,認知不夠,「追星不當」造成的悲劇也會上演。
廣西有個少女小南,沉迷韓國偶像,經常通宵達旦地上網「後援」。
父母時時勸阻,但幾乎沒有成效,反而鬧得家庭矛盾升級。
那天,小南沉迷追星視頻,不願參加學校考試。父親恨鐵不成鋼,和女兒爭執起來,匆忙間動手打了孩子一巴掌。
孩子氣急敗壞地衝着父親喊:「我就愛我的明星,比愛你們好!」
被怒氣衝昏頭腦的男人盛怒之下,拿出菜刀威脅孩子,在扭打中失手劃過她的脖子……
這場家庭慘劇以孩子死亡、父親入獄終場。
孩子追星不當,不但會防礙個人成長,也給家庭帶來困擾,甚至釀成悲劇。
之前有這麼一個熱搜説:有的父母不願給孩子看小豬佩奇,是因孩子迷上粉色小豬之後,整天學它在沙發上跳、牀上跳,還學豬哼哼。
有的父母説孩子看了小豬佩奇後,學豬叫不成,倒變成了驢叫。
父母不讓孩子模仿佩奇,大多是擔心孩子養成壞習慣。
重要的是,在模仿過程中,孩子進行自我身份確認,並從中找到安全感和自信。
有的女孩喜歡看童話,會把絲巾綁在頭上、戴上花環,打扮成公主,交換着演繹《灰姑娘》中的角色,玩得樂此不疲。
有的孩子喜歡給人當小老師,專心地教媽媽算算數。
也有孩子喜歡上扮醫生。青島一小男孩生病,媽媽帶來看醫生。醫生拿聽診器聽孩子的心跳呼吸,孩子拿着玩具聽診器,也不停地朝醫生胸口上懟,這姿勢,絲毫不比專業人士差。
孩子在喜歡的角色中體驗,甚至成了他們每天必備的功課,一有機會就入戲,一次次的仿效,也表明了他的成長。
出生後的幾年,孩子很依戀媽媽。
當他逐漸成長,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越來越長,為了彌補媽媽不在的不安,孩子開始通過生活中人物或角色來認識瞭解自我,給自己定位。以此建立內在安全感,替代對媽媽的依戀,逐漸變得獨立。
孩子所喜愛偶像的某些特質,也融入到他內在,讓孩子越來越有自信。
*不要戳破孩子的「夢」
孩子迷上某些人物角色,有一份非常的執着,吃飯睡覺都會想着他。
父母不要戳破孩子的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他一起模仿扮演,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廣東一位嚴先生,扮成蜘蛛俠接兒子放學,受到了幼兒園孩子們的追捧。
嚴先生知道兒子喜歡蜘蛛俠,平時在家也這樣陪他玩。他把「小蜘蛛俠」,高高地舉起,在家中「飛檐走壁」。孩子很開心,嚴先生也收穫了孩子滿滿的仰慕。
*發展多方面興趣,讓孩子不侷限於某個角色或人物
為了開闊孩子的眼界,父母可以引導他發展多方面興趣。
陶虹的女兒徐小寶喜歡王俊凱,但她説女兒的興趣面廣,喜歡繪畫、手工製作,還喜歡唱歌,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對喜歡的偶像也不會過分追求。
孩子興趣面廣,就不會專注於某個角色或人物。
父母可以通過不同的書籍,讓他發掘喜愛的角色;帶孩子觀看一些音樂節目,感受繪畫大師們的現場作畫;也可以借各類舞蹈表演、體育賽事讓孩子受到啓發。
不同的人物、角色,豐富了孩子內在需求,也有助於他氣質的形成。
*父母引導孩子以偶像為正能量榜樣。
孩子在對偶像的追求中,可能更在意他們的外表,或受人矚目的身份。
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更多留意偶像的內在品質,讓孩子把對偶像外在的注意力,轉向內在的修養的養成。
前不久,一位快遞大哥,陪女兒看演唱會的視頻火了。
大哥説,閨女特別喜歡周杰倫,只要是正面、正能量的,都會堅決支持女兒。
父母讓孩子注意偶像正能量的一面,「偶像崇拜」就會真實地為孩子人生效力,讓他成為有正能量的人。
丁俊暉,中國斯諾克一哥,曾獲獎無數。
他從小熱愛枱球,斯諾克天才球手奧沙利文·亨德利,是他崇拜的偶像。
丁俊暉非常仰慕奧沙利文的球技,渴望能與他同台競技。19歲時,他得到此寶貴機會,第一次和偶像同台。
丁俊暉心情激動,想在奧沙利文面前表現自己,但最終被打敗,當場落淚。
之後多年,丁俊暉屢次與偶像競技,最終戰勝偶像,證明自己的實力。
孩子以偶像為榜樣,想成為偶像,甚至超越偶像,這種驅動力,鞭策他一直向上。
偶像是孩子生命中必有的經歷,他的出現,表明孩子內心的某種期待,向世界宣告他渴望成為特別的自己,因此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孩子有偶像,這是好事。
父母的尊重、理解,孩子的成長就更健全;父母善加引導,孩子就能走得更穩。
生命的成長奇妙又可畏,孩子在夢幻中描繪自已,不斷努力,終有一天,會帶着長大的「自己」,在鮮活的現實世界中,做最閃耀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