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漢專業户”陳裕德:事業巔峯時與陳佩斯齊名,後患病無錢下葬
引言
《醒世恆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的品行並不能單從外表來判斷,就好比《巴黎聖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雖然他的外貌非常醜陋,但這一點也不會影響他保持一顆最純潔美麗心靈。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位“不可貌相”的戲劇怪人,他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
01
他就是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的陳裕德,和其他出身表演世家的演員不同,陳裕德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家中經濟狀況也不樂觀。處在動盪時局下,家中生活甚至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1942年,河南又逢大饑荒,為了生計,幼年陳裕德就一路隨父母從河南逃荒到西安。
因為家離西安劇院非常近,所以陳裕德時常會到西安話劇團去看演出,耳濡目染中他也受到不少藝術的薰陶,對文藝的熱愛也日益濃烈,後來他又在學校參加文藝宣傳隊,經常組織表演節目,1958年,他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成功踏上他的文藝之旅。
▲陳裕德舊照
1964年,24歲的陳裕德出演話劇 《龍馬精神》,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被導演石一夫相中,隨後便邀請他出演同名電影《龍馬精神》,在電影中擔任“留根”一角。電影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而成陳裕德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更是受到許多褒獎。
陳裕德的演藝事業才剛起步,就贏得個“開門紅”,此時他的演藝前景可謂一片大好,但受限於時代的原因,陳裕德不得不在這時選擇暫時告別舞台,走在勞動改造的道路。在那段艱難的歲月中,陳德裕仍沒有熄滅自己的藝術熱情,仍然在生活中不斷蒐集素材,為自己的藝術創造不斷注入新鮮活力。
▲60年代話劇舞台舊照
《上堂開示頌》一詩説得好“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經過多年的下鄉磨練,陳裕德更加堅定自己未來要走的道路,演技也是越發爐火純青,在“十年動盪”後,陳德裕再次迎來自己事業上的巔峯。
02
1976年“十年動盪”後,重回銀幕的陳裕德,先後出演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影片,受到業界一致好評。在老電影《咱們的牛百歲》的演出也是備受讚譽,這個電影主要講述的是農村在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時,懶漢組社員在我黨黨員的帶領下一起奮鬥、最終脱貧致富的勵志故事。
▲陳裕德劇照
而陳裕德在片中扮演的就是“懶漢”田福,憑藉多年生活中的觀察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陳德裕很快就抓住這個人物的特點,在表演中把角色好吃懶做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引起廣大羣眾的內心共鳴,因此留下人們深刻印象。
03
而陳德裕也憑藉這一角色榮獲“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的第二名。外表其貌不揚的陳裕德在戲路上很容易受到自己外貌制約,從來沒有擔任過主角。但即使是這樣,陳德裕也並沒有不服氣,而是用心揣摩每一個角色,塑造一個個的“懶散”、“憨厚”的經典形象,他在巔峯時期,曾與當今喜劇界的大師陳佩斯齊名,是80年代知名演員。
▲陳佩斯舊照
陳裕德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演藝事業而奮鬥、始終堅持着真實化和生活化的表演,他把表演藝術視為自己的生命,用青春和汗水去詮釋一個個的人物形象,洞悉人物的內心世界,並通過自己的演繹完美呈現在世人面前,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在演戲,而是真實成為自己飾演的角色,體驗一種全然不同的人生。
▲陳裕德(左一)劇照
如《水調歌頭》中説,“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人的命運本就是無常的,誰又能想到正當陳裕德在自己的藝術生涯中大放異彩時,卻突然遭遇疾病的侵襲。查出患有鼻咽癌的他,積極配合着醫生的治療,卻仍舊無力抵抗病魔對他健康的侵蝕,最終以56歲的年紀離開人世。
結語
據説陳德裕的家境一直不富裕,他去世時的喪葬費用還都是靠他在演藝圈的好友們一起出資拼湊起來的。陳裕德的人生雖然短暫,但卻十分精彩,他用一部部經典的電影和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為中國電影事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陳德裕也成為人們心中80年代喜劇人物的經典代表。
參考資料《醒世恆言》《水調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