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張嘉譯隱藏多少不為人知的事?怎麼讓很多人以為是打錯字
近日,《在一起》的預告演員中有一位名叫張嘉益的演員,很多人以為是打錯字。殊不知,張嘉譯工作室闢謠,名字並沒有打錯,而是改名字。明星改名字是見怪不怪的事情,劉德華原名是劉福榮,舒淇之前叫做林立慧,但年過50,還改名字算是破天荒。
明星改名一般是希望能有大好前途,出道之前,便會找相關人士進行詢問,希望大紅大紫。小瀋陽之前的藝名叫做“瀋陽”不温不火,改名之後,卻迅速走紅,心理作用還是要有。但這已經不是張嘉譯第一次改名,這個50歲的大叔對外界隱瞞太多事情。
01
1970年,一個叫張小童的嬰兒出生在陝西西安。雖然家裏距離歌劇院很近,但張小童的夢想是成為奧運冠軍,為國爭光。上中學時,張小童不顧家裏反對,堅決要去學拳擊隊,要不是老師要户口本,可能真的會多一個拳擊運動員。
有夢想的人總是值得敬畏,小小的户口本根本無法阻攔張小童想成為運動員的心。看見摔跤隊不需要户口本,張小童毫不猶豫地就去報名,沒和父母有着任何商量。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體育與文化也不能同時兼顧,沉迷運動員夢想的張小童學習成績一塌糊塗,高考自然是不出意外地落榜。
為了孩子有學上,有書念,張小童的父母就四處打聽,什麼學校條件不那麼嚴。兜兜轉轉一大圈,張小童的父母發現北京電影學院只需要表演一段小品或背誦一首詩就可以,根本不需要文化考試。
沒學過表演的張小童很聰明,與後面一起報考的同學商量表演一段打架。本是荒唐的想法,北影的老師卻説:
“你倆打得很認真,也很逼真。”
直接選擇錄取。
90年代開始,國內電影如雨後春筍一般,一片蓬勃的景氣。許多學表演的學生根本不安心在校園內,隔三差五就跑劇組,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角色能賺一些錢。張小童心裏很羨慕,但又不敢。
從小到大,張小童都覺得自己有點“醜”,去試鏡肯定會被導演吐槽、嘲笑,然後淘汰。可天無絕人之路,張小童是聰明人,表演不能幹,那就去拍廣告,還聯合宿舍的其它5個舍友。
或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張小童拍的廣告都取得不錯的反響,宿舍六個人的日常開銷被很好解決,學期畢業,每個人還分到五百多塊錢。
在當時的環境,500塊錢對於學生而言,就是鉅款。張小童便和舍友一起買一身西服,還合影留念,這讓校內不少同學特別羨慕。
02
拍廣告能風光一時,卻不是長久之計。張小童覺得,學表演還是幹表演,有什麼大不了。大三時,張小童在電影《魔錶》中,出演不起眼的小角色。第二年,張小童有出演管虎的電影《頭髮亂了》,但不過是跑龍套。
眼看畢業的日子就要來臨,張小童的演藝事業卻一片荒涼,在北京城又沒找到什麼工作,便只能灰溜溜地回到老家的西安電影製片廠。
工作問題解決後,張小童的姐姐就説:“你這麼下去不是個事,要不改個名試試?”
張小童就半信半疑地將名字改為“張嘉譯”。
改名之後,張嘉譯的命運也沒有改變,還是一如既往的跑龍套。對這樣的生活,張嘉譯一點都不在意,因為他早有心理準備。
畢業前,北影的老師對張嘉譯説:
“你長得不帥,這個你自己也看得出,就是很沒特色,想讓觀眾記住很難,註定是個配角的命。”
別人要是聽到這話,肯定失落傷心好久,張嘉譯卻笑嘻嘻,心裏一直想“什麼紅不紅的,不就混口飯吃,計較那麼多幹啥。”
張嘉譯的心態很好,但也算是一種隨緣,沒有很大野心。在西安電影製片廠,張嘉譯的9年時光都在跑龍套,沒有演一個有知名度的角色。那時的張嘉譯似乎有些“不太聰明”,遇見人就説:“你瞧,我們老師説得真準,説是配角就是個配角”,惹得旁人大笑。
2001年,張嘉譯出演《帕米爾醫生》結識演員杜珺,兩人很順利地走到一起並結婚。若不是這次婚姻,張嘉譯可能就會很安心地待在西安電影製片廠,影視界也會少一位知名演員。
03
結婚就有壓力,就要養家餬口,張嘉譯大學畢業打拼十幾年,也就攢下2萬塊錢,只能在北京郊區買個“零首付”的房子,後邊的錢分期付,2萬塊錢是押金。
張嘉譯一切準備就緒,但房子卻不能直接入住,還要繳納各種費用。張嘉譯兜裏身無分文,只能厚着臉皮找老同學借錢。
要還房貸,還要還債務,張嘉譯壓力很大,只能豁出去拼命的演戲。小角色沒替身,現在也是如此,
張嘉譯拍攝動作戲時,不慎摔在水泥地,便落下“強直性脊柱炎”的毛病
。
有壓力就有動力,身體還沒全好,張嘉譯就着急拍戲賺錢,病情越來越嚴重。哪怕張嘉譯很拼,但常常是入不敷出,經常與妻子杜珺因為錢而吵架,離婚似乎正在慢慢醖釀着。
2003年,張嘉譯與杜珺都忍無可忍的時候,便選擇離婚。自那一別後,兩人很少再見面,張嘉譯也沒有在公開場合談論過前妻。
當愛情無望時,張嘉譯的一腔熱血和憤怒便全部傾瀉在表演拍戲上。每一次拍戲,張嘉譯都會認真琢磨角色,遇到不懂的地方,還會特意請教老戲骨。張嘉譯雖然沒走紅,但名聲還是在圈內打出來,拍戲也比以往增加很多。
2004年,張嘉譯出演《國家使命》,認識到王海燕,兩人算是不打不相識。張嘉譯拍戲,總喜歡即興發揮,打亂原有計劃,這讓王海燕很難應對。但王海燕細心去了解張嘉譯,也發現那些穩重又踏實的優點,兩人之間便多一些聯繫。
王海燕剛剛結束第一段婚姻,單身的張嘉譯便主動出擊。同是天涯淪落人,張嘉譯和王海燕都是二婚,對於生活和感情便有更多的共鳴,非常聊得來,
三年之後,張嘉譯便與王海燕步入婚姻殿堂,又三年以後,張嘉譯的女兒也出生,但張嘉譯已經不是籍籍無名的小角色,而是一片火熱。
2009年,張嘉譯因出演《蝸居》中的“宋思明”而迅速走紅,正應那一句“好的演員離走紅,就差一部戲。”西安的平淡9年和北京漂泊的9年,讓張嘉譯嚐遍跑龍套的滋味。
從2010年到2015年,在熒屏上,總能看到張嘉譯的身影。每一年,張嘉譯都會有4-5部戲產出。去年,張嘉譯有3部戲播出,今年,張嘉譯有4部戲播出,堪稱影視圈的“勞模”,絲毫沒有五十歲人的模樣。
有媒體不解的問:“張嘉譯你那麼拼,圖什麼啊?”張嘉譯就説:
“我身體不好,就怕哪天不能拍了,到時候,老婆孩子怎麼辦啊?所以就趁着身體還行,多拍點,給她們做好充足的準備。”
談到錢時,張嘉譯還打趣地説道:“我們家就是我老婆管錢,偶爾會給我點零花錢,但還要看她心情。”
張嘉譯拍戲很敬業,也拍得多,但過程卻很艱難,甚至是不容易。“強直性脊柱炎”一直困擾着張嘉譯,但張嘉譯卻不會敷衍了事,每一場戲都要拍得自己滿意,導演也要滿意,從來不會偷工減料。
張嘉譯説:“每天拍戲的時候,要比別人早起,要拿熱水從頭開始衝,因為每天晚上睡一覺的時候,背都是僵硬的。”
2019年福布斯名人榜,其它中老影視演員都在一百開外,張嘉譯卻排在50,熱度能和流量明星、小鮮肉掰掰手腕。這一次改名或許是為祝福,也或許是為更好的事業和人生。但從18年的龍套人生到實力派知名演員,張嘉譯的執著震撼人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