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最近“85後小花”們出現的新聞,要麼是個人生活,要麼是時尚合作,鮮少與作品有關,與多年前她們剛出道時,大家的預言截然不同。

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當時大小銀幕上除了徐靜蕾、趙薇、章子怡、周迅,基本屬於花旦空檔期,銀幕數量、播放平台與市場需求又在迅猛增長,那時人們以為這一批小花很快就會刷新大小銀幕和獎項榜單。

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2000年伊始,《南方都市報》第一個用“四小花旦”這個概念來形容在當時影視圈具有極高人氣的“趙薇(小燕子)、章子怡(玉嬌龍)、周迅(小太平)、徐靜蕾(文慧)”四人。

可如今90後00後的周冬雨、春夏、張子楓、文淇都已經拿出了讓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85後小花”們的事業,依然停留在擺擺姿勢拍拍照、綜藝節目露露臉上。

新浪微博在2010年前後出現,此後各種社交平台不斷湧現,加速了內娛圈的流量現象。過去偶像派演員與實力派會有演技強弱的分別,但不會涇渭分明到如此,花旦的價值也不至於被流量操縱。

“85後小花”們背靠着娛樂經紀的商業與資本運作,在瘋狂的流量時代看似乘風破浪,但當潮水逐漸遠離她們,真實情狀卻徒留尷尬。

從前途無量到讓人尷尬,她們曾依賴的這幾個關鍵詞,恰是推她們下坡的手。

01

少女感

似乎是古裝偶像劇起的頭,“85後小花”們都追求十幾年不變的少女樣貌:大眼睛、長髮、或憨甜或機靈的對話。

作品清單裏,也多是長長的少女成長記:遠離真實的虛構困境、無休無止的爭鬥、非黑即白的情感漩渦。粉絲對劇的最高讚賞也不過:好甜,嗑到了。

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形象極度扁平化之外,呈現也缺乏質感。

《四月物語》裏松隆子,在武藏野的櫻花裏一點點綻放少女的羞怯敏感。《少女小漁》中的劉若英,掙扎在男友的計劃和內心的善良覺知中。《過春天》中16歲女孩佩佩,審視着頹廢的父母和優越的同學,懵懂地平衡着內心的渴望。《我的天才女友》裏,少女莉拉有敏鋭的靈光,也有頑強的控制慾與仇恨心。

真實的少女,不會只有可愛、年輕、甜美、機靈。從孩童到成人的過渡期,她們要學習許多現實功課,面對逐漸成熟的身體、性別之後的隱喻、期望與現實間的差距,還有蟄伏在自己內心屬於壞的那部分。衝突、寄託、矛盾、痛苦、敏感、防禦、勇氣,才是真正少女時期常出現的關鍵詞。

少女感,是一捧廉價的塑料花,借了鮮花表面的形,扔掉真正可貴的魂靈,只滿足了老舊審美里最無聊的那一種對女性的凝視。

追求真實很難,撩動慾望、喚起人的年齡焦慮,維持光鮮表相很容易,鮮花需悉心養護,而塑料花可被流水線大量複製,於是成為“85後小花”們各類通稿裏最熱愛的詞彙。

她們織出這個甜蜜的圈套,洗腦粉絲,同時也讓自己成為套中人。不當一輩子少女沒什麼可惜,因為一個虛假的概念壓抑甚至閹割了自己真正的美,才可惜。

02

流量

在流量中乘風破浪,她們是第一代。大量複製不求質量的作品開發公域,再使用社交媒體圈住私域。現在許多品牌渴望複製的路徑與打法,她們是第一代使用元老。

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2013年《南都週刊》評選出了“新內地四小花旦”,分別是:劉詩詩、Angelababy、楊冪、倪妮。因出生年齡都在85年之後,也被叫做“85後小花”。在流量中乘風破浪,她們是第一代。

有經紀公司孜孜不倦地炒作話題、買熱搜撤熱搜,有粉絲不眠不休地打榜、控評,她們吃飽了流量福利。在熱鬧之下,人們常常都忽略了她們是否有真正稱得上作品的出品。過去十幾年裏,話題,才是她們真正的產出。

面對專業質疑,曾有一位“85後小花”解釋,接許多爛戲、參與綜藝的目的,是為了積累名氣然後有挑好角色和作品的主動權。她太輕視了拍爛戲的後果,專業和天賦都不是想使用時就可以掏出來使用的工具,不用就必然退化甚至消失。

曾有一位第五代大導邀她合作,條件是電影拍攝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但她習慣了在劇組間來回穿梭軋戲,只得放棄合作。後來她也試圖轉型,嘗試難度較高的一人分飾多角,但表現依然是程式化,毫無質感。

演技,是真實體驗的外化,好的演員,必然對生活敏感,對自己的感受敏感,也對他人的故事敏感。時時都能靜心體驗,並做好儲備。鞏俐在拍《紅高粱》前,提前幾個月去拍攝地,跟着村民一起生活、學習挑擔。幾個月後,她出現在鏡頭裏,一點中戲大花旦的影子都無,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純樸村姑。

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耐不得寂寞,捨不得流量,就必然要面對熱鬧的落幕。

“85後小花”們在後輩的追擊下,頹勢已經很明顯,專業內無處落腳。流量也找到新的載體,每年新人們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娛樂圈造星技術愈發成熟,光是唱跳選秀節目,就已經讓人目不暇接。

即便轉幕後,流量已散,資源也難説能留到哪日,而且把自己的星途經營得這麼尷尬,有多少真聰慧為他人指點江山?

捷徑,才是最難走的路。流量浮沉中留不住智慧與人心。

03

番位

藝人的經紀公司與粉絲團隊對劇本的干涉,也是由“85後小花”們起頭,他們介意的點,並不是角色的質量云云,而是奇怪的“番位理念”,海報上誰名字大小、誰居中間之外,女一號也不能和男二談戀愛,不能和咖位小的新人搭檔。為此犧牲故事的可看性、角色的豐富性也在所不惜。

何其荒唐。

照這套邏輯,《瘋狂的石頭》不會誕生,《穿普拉達的女魔頭》等許多作品都不會誕生。甚至,連她們當年的成名之作,也不會誕生。

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番位是演員綜合實力商業化的表象,有實力時不需強求,無實力,才需要在傷害根本的前提下,維持表象的光鮮。

“85後小花”們是資本大量湧入娛樂圈後的第一代“商品演員”,但在挑選與被挑選,打造與被打造的過程中,她們或許半推半就地參與了合謀。下坡路並不好走,將她們吃幹抹淨的資本去尋找扶持下一代目標後,她們又該往何處走?

“85後小花”們還能翻盤嗎?走慣了捷徑,習慣了將當美人放在首位的價值觀,還能面對真實人間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17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三個關鍵詞,害了“85後小花”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