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玩家沉浸在遊戲世界時,會想些什麼?
——————————
當一個玩家沉浸在遊戲世界時,會想些什麼?對於導演李蔚然而言,用電影去突破“次元壁”,是他醖釀已久的選擇。
在李蔚然玩過的遊戲中,《陰陽師》帶給他的體驗最為獨特。作為該遊戲的重度玩家,李蔚然坦陳:“這個遊戲讓我產生一種很強烈的電影感,一種對東方美探求的慾望。侍神與主人之間的情感連接,也讓我的感受隨之沉澱、累積。”
神秘的審美韻味疊加深刻的情感體驗,創作靈感在李蔚然的心頭波翻浪湧。
春節檔電影《侍神令》改編自遊戲《陰陽師》,由李蔚然執導,陳坤、周迅等人領銜主演。將遊戲改編為電影,並非易事,尤其是像《陰陽師》這樣的充斥着二次元色彩的題材。
《侍神令》主要講述的是陰陽師晴明在人妖之間穿梭,締結契約,釀成大禍,於時局翻湧時,保護城池的奇幻故事。如何讓電影在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切換到位?李蔚然説:“我們改編的方式是從遊戲中精挑細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元素,再用電影的語言把它講出來,讓最後產生的美感和情感迴歸到我當時玩遊戲的體驗感上。”
為了還原這種體驗感,滿足“遊戲粉”與“非遊戲粉”受眾的觀看期待,李蔚然使用國外對“綠巨人”“滅霸”“阿凡達”等角色塑造時採用的“數字角色”技術,《侍神令》也因此突破了絕大多數國產片的技術邊界,富有視覺衝擊感的特效成其一大亮點。李蔚然坦言,“這是全世界最頂尖的技術,這一次的嘗試能為接下來的中國電影創造更多可能性。”
李蔚然不僅是一名導演,還曾經是一名“廣告人”。“廣告行業的經歷豐富了我很多視覺、拍攝上的經驗,培養了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侍神令》凝聚了李蔚然導演及其團隊的數年努力,李蔚然希望能通過影片的情感內涵,在春節檔期間向觀眾傳遞一種觀念——“大家在困難的時候,更應甘苦與共、相互守候。”
中青報·中青網:情感層面,你希望《侍神令》傳遞給觀眾的是什麼?
李蔚然:“侍神令”是主人和侍神之間的一種契約,這個是字面上的意義。它深層次的邏輯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來源於我們最本能的反應,是心甘情願為對方守護、奉獻的信念,是一種浪漫有温度的理想主義情感。
中青報·中青網:最初架構《侍神令》的時候,有沒有借鑑一些古籍或者其他內容?
李蔚然:沒有具體地借鑑哪一個,我覺得是長期的審美選擇,到電影裏的綜合呈現。但是,我在看一些宋朝畫的時候,有一種很深的崇敬感。比如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你能看到他畫中所有的山、樹,這些他成千上萬筆戳的點,每一筆都特別用心。他對美、對自然的崇敬,讓我有神聖的感覺,併為之而感動。
所以做這個電影我們也抱着這樣一種決心,一點一滴、每個地方、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最美。我們一個畫面做到100多版很正常,有的做到300多版。除了要解決視效的問題,還要思考視效和整個畫面配合呈現的美感。比如説天空中的一片雲,我們經常都會換幾十次,思考怎樣才能讓畫面匹配出最好的美感。
中青報·中青網:《侍神令》的演員是怎麼確定的?
李蔚然:陳坤飾演晴明,周迅來演百旎,這是眾望所歸。他倆搭檔是大家特別期待的,我自己也很期待。他們就是最好的人選,我完全沒有考慮過其他人,如果你能得到這樣的組合,還想要什麼呢?
而且,雖然要和大量“非真實存在的對手”對戲,是特別有挑戰的事情,必須信念感很強,但演員都適應得非常好。
比如陳坤,來劇組第一天拍第一個鏡頭,他一轉身那個眼神很驚豔。但是我拍了他14條。拍到第14條的時候,我們的監製飛奔進來跟我説“導演可以了可以了”。後來我跟陳坤很熟了,他問:“你是想給我下馬威嗎?”我説不是,我覺得你的可能性特別多,我就想多看看你的可能性,下回在不同的地方能用上。
中青報·中青網:你認為技術為電影帶來了什麼?
李蔚然:技術為電影帶來了新鮮感和可能性,但技術要為故事服務,為美服務,為情感服務。很多電影做到了這一點,例如《銀翼殺手2049》,它非常美,技術手段全都融入到電影的美感裏,融入到電影的敍事裏去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 實習生 趙可一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2月23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