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中年女星逼成了姐姐們?
是資本和社會性的焦慮。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不難讓人聯想到之前的一個經典的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
如果演員需要通過《演員的誕生》這檔節目來證明自己或者是重新獲得新生。那麼問題就出現了,你之前幹嘛去了?之前的你難道不是演員嗎?你那些拍攝過的影視劇都不屬於作品嗎?為什麼偏要通過上一個綜藝來證明自己是個好演員?或者僅僅是收穫一定的知名度而已。
因此,那一檔節目雖然經典,但是那種經典是建立在話題度上的,與節目本身的質量並沒有太大的關聯。而且那些話題度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的大環境使然。
但是恰逢觀眾苦流量明星久矣,然後浙江衞視就推出了這樣一檔節目來彰顯一個演員的魅力,然而噱頭大於內容,最終推出了幾個新星之外,更多的是借用正經演員的手來向觀眾褒揚一下流量明星以此來讓流量明星們使用流量武器的時候,更加有底氣。
因此,大家還是會記住鄭爽和歐陽娜娜,還是不會忘記海娃。
你要是瞭解《演員的誕生》這檔節目的本質的話,《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看起來也就不那麼尷尬。實質上的內容還是那麼兩個核心,順應時代潮流,順便包裝一下具有話題度的明星們。
因此,開播沒多久,很多具有話題性的女星們便開始頻上熱搜。至於説節目本身貢獻了什麼?究竟為這些所謂的“姐姐們”的重新出道起了什麼作用?大眾記憶裏裝着的不多,多的是很多話題點,很多表情包或者尬舞和跑調。這檔節目的意義也就止步於此了。
選取30位女星,同時選擇了年齡底線為30 ,這就説明了這檔綜藝節目在一開始就設置了很強的話題性。目前的大環境依舊是流量明星們被批判,因此,這個時候選擇中年明星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表面上看,這些中年明星們與流量明星們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曾經就是流量的擔當。尤其是國家倡導理智追星的時代,樹立起一些這樣的具有着普遍門檻且不會被飯圈文化感染的中年女星們,組成一個團隊,這才是萬無一失的。
而騰訊曾經的王牌綜藝《創造101》就是主打這樣的模式,它算是開啓了一種明星養成類節目的先河。作為全國娛樂節目最強王者的芒果台,自然是不甘人後,在沉寂了好幾年之後,打造出來了這樣一檔看似非同一般,實則換湯不換藥的明星再養成節目。而這個節目的話題性,顯然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創造101》。
因為有了年齡限制,因此,選擇女星的時候就有了諸多的條件,1990年之前出生的女星到了2020年最小的諸如張含韻,藍盈瑩金晨等人,大都已經30歲了,再往前最大的1968年的伊能靜已經52歲了,而1970年的鐘麗緹也已經50歲了,之所以將節目的名字命名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這是娛樂圈向來的一種恭維的説法。
否則,你隨便在街上採訪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如果他的意識非常公允的話,對於藍盈瑩,張含韻金晨等人還能勉強稱為姐姐,對於伊能靜,對於鍾麗緹叫阿姨沒任何毛病。節目組最終只能兩者權衡取其輕,於是,“姐姐們”誕生了。
當然,也有人會説,什麼嘛,誰還不是個小公主了,誰還不是個姐姐了,這有啥。誰不想自己年輕漂亮,青春永駐。
這樣想沒有任何的問題,張倫碩和秦昊自然會寵着自己的妻子,叫一輩子公主都成,但是這種虛擬的且帶着虛偽的稱呼並不是他們自發的,而是由於資本的催化下,衍生出來焦慮的一種具體表現。
這就跟這幾年興起來的健身熱潮一樣。為什麼健身,是因為資本在告訴你,那些七八十歲的人都能練出來腱子肉,你要是在二三十歲的年紀不能身體強健,將來是要被“淘汰”的。至於被誰淘汰,資本沒説。
於是,惡性循環開始了,強身健體本來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但是消費主義的的催化下,強身健體卻成為了一種炫耀的資本,一種類比的動力。這一點映射到各種年輕化的稱呼上就不難理解了。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整容,喜歡在五六十歲的年紀,擁有二三十歲的面容。那是因為在消費主義的的狂轟濫炸下,老去已經成為了一種很難接受的事實,他們不接受自己老去,不承認老去的自己還有意義,於是,便將大把的精力全部花費在青春永駐和延緩衰老上,然而時間並沒有因此停留。
衰老本來就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生命狀態,不同年齡段的人們自然有着不同的風采,然而消費主義的是不喜歡衰老這個詞語的,因為衰老意味着接受,意味着放下很多可能被消費的東西,因此,消費主義的鼓吹的就是青春永駐,併為了青春永駐而不惜餘力。
這樣的影響力投射到整個演藝圈中,我們就能看到四五十的女星們依舊是在扮演十八歲的青春少女,四五十的男星們還是會闖入大學校園當一個學生會主席。
然而這樣的角色本來是應該成為年輕一代的新星們去嘗試的。但是資本卻不願意為了新人而冒險,除非他們是具有大流量的當紅明星們。
在影視劇的質量和收視流量之間,這些一直在致力於或者被資本推動着致力於青春永駐的明星們就有了用武之地。相比於流量明星們,他們有演技,相比於新人們,他們有流量,於是,便會受到資本的青睞。
然而資本並不關心整個演藝圈的正常的新老交替的,新人能不能成長,無所謂,老人會不會有明天更無所謂,資本關心的永遠是當下的利益。
如何讓當下的利益最大化,做到了就好了,至於説怎麼做到?無所謂。演藝圈的斷層跟資本確實沒什麼關係。
黃曉明之前感嘆自己已經快要接不到戲了,究其原因很簡單,一些新生的年輕演員已經開始逐漸的接手新一代的霸道總裁了,而黃曉明的戲路並沒有隨着年齡的增加而有充分的擴展。
他有好演員的基礎,也有偶像的氣質,然而在年輕時,偶像這一面用的多了,漸漸的忘記了怎麼放下包袱,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演員,從而去開拓自己的戲路。
相比較而言,這些“姐姐們”大都處於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年紀,掐頭去尾之後,中間的一大部分女星們,大都有着正常的演技,然而卻敵不過流量明星們。
與流量明星們對比之後,你就會發現,甚至可以預言,最後留下來的肯定是那些既有演技,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潛力的女星們,參考一下《演員的誕生》中,最終勝出的那幾位,基本上就可以對這檔《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做出預測了。
像伊能靜,寧靜,張雨綺這些人的存在,基本上是給這檔節目多一些話題性。就如同《演員的誕生》中匆匆而過的袁立、黃聖依等人的作用是一樣的。這些已經功成名就的人是不需要這檔節目來讓自己重新出道的,因為自己並不缺這些資源動力。
而那些一直以來被流量明星壓制的,或者有能力卻敵不過實力派的女星們,他們是正值美好年齡段的人,他們需要這個機會來出人頭地獲得話題性,重新走紅等等。於是,這檔節目對於這些人來説便有了意義。
芒果台一直以來是非常善於將娛樂與大眾的訴求完美結合的,因此,將中年女星的焦慮與資本結合後,這檔節目註定會承包這個夏天很多人空閒時間這一點也是毫無疑問的。
綜藝節目,千萬別當真,笑笑就好,想要追求所謂的勵志女星,青春永駐的時候,別忘了先看看你的錢包。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