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已經很愛媽媽了,但其實媽媽更愛你。”在《你好,李煥英》的尾聲,年輕的李煥英緩緩回頭,陽光鋪灑在她身上,温柔又親切。賈玲緊緊地抱住她,為超乎想象的母愛和她即將流逝的生命哭得撕心裂肺,正如銀幕前的許多觀眾。
作為這個春節檔最大的黑馬,《你好,李煥英》票房已經突破37億元,和春節檔票房冠軍《唐人街探案3》只差2億元,按照目前的排片和上座率,票房超過《唐探3》只是時間問題。貓眼預測該電影總票房51億元,如果成了,它就是下一個《哪吒之魔童降世》。
《你好,李煥英》到底哪裏好哭?很多人覺得,它道出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殘忍,就像主播薇婭所總結的,它讓許多人想起自己的親人,想到應該珍惜當下歲月,善待身邊的人。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確可以讓人共情,但還不足以讓它成為爆款。《你好,李煥英》更大的淚點在於,媽媽也曾經是個少女,原來兩代人可以一起平等交流、做朋友。
在一系列國產電影中,母親往往扮演着一個不講情理的催婚、催生角色,把自己一代的生活價值觀強加在子女身上,甚至像是一個扼殺年輕靈魂的反派。現實中的代際矛盾在銀幕上被不斷放大,成為構成戲劇衝突的主要矛盾。就像去年的春節檔電影《囧媽》中,母親充滿控制慾的愛營造了影片的笑點,讓不少人產生代入感,但最後母子緊緊擁抱在一起時,卻難以觸動觀眾。
另一個鮮明的例子是《新神榜:哪吒重生》。李雲祥(哪吒轉世)的父親表面上不理解兒子的工作和抱負,父子矛盾衝突激烈到難以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儘管隨着劇情推進,李雲祥明白了父親對自己的付出和不易,但當他跪在父親墓碑前感傷時,影院裏有不止一位觀眾掏出了手機。
《囧媽》導演徐崢曾表示,電影中最難處理的是媽媽怎麼和孩子説對不起、謝謝,孩子怎麼和媽媽説“我愛你”,這也是很多家庭的現實難題。《哪吒重生》導演趙霽曾在接受採訪時説,片中的父子關係有自己真實生活的影子,也是許多中國家庭父子關係的縮影。
用放大兩代人裂痕的方式去構造戲劇矛盾,的確可以引發共鳴,但需要進一步引發共情時,會發現這種裂痕已經無法靠幾句温情的台詞、幾個動人的場景彌補起來。能彌合兩代人之間的情感裂痕,才是讓《你好,李煥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哪吒”的真正原因。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裏,殷夫人因為工作繁忙無暇陪伴哪吒的愧疚,忍痛陪兒子踢毽子。李靖偷偷求來換命符,打算犧牲自己拯救哪吒,只因為“他是我兒”。無論是李煥英還是哪吒的父母,都沒有要求子女什麼,只希望他們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樣的父母是年輕一代人心目中的理想姿態,也是將來渴望能成為的父母樣子。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自古以來,中國的倫理綱常要求子女在父母面前必須嚴謹恭順。而當賈玲通過穿越回到母親的年代,和同齡人形態的母親開心、快樂地交流時,當一個曾被看作反抗父權標杆的少年獲得了最真摯的父愛時,才擊中了萬千國人內心最深處的軟肋。
在《刺殺小説家》裏,雷佳音飾演的紅甲人端着藍色加特林機關槍衝向赤發鬼,高喊着“代表月亮消滅你”時,看似幼稚可笑,卻同樣讓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一個找尋女兒多年、幾近瘋魔的父親脱口而出的,也許是女兒最愛的動畫台詞,在危急時刻,他相信這句台詞背後的力量。
通過大銀幕的造夢技術,跨過那道無形的溝壑,和父母真正成為朋友,也許是幾千年來中國子女最大的渴望。
隨着這一代年輕人的成長,親子關係或多或少地被重塑。好電影要跟上時代的價值觀,甚至要更超前一點。賈玲穿越回去,是為了彌補媽媽人生的遺憾,讓人感動的不是一方的自我犧牲,而是互相成就。調和當下似乎已經很激烈的代際關係,尋找新的親子共情點,這樣的電影才能產生最大的社會效益。
在前不久的央視網絡春晚中,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獻演的《同一個少年》串燒合唱刷了屏。當平均年齡74.5歲的他們捲起衣袖,唱起“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無數網友淚目,就像看到《你好,李煥英》結尾時發現,原來媽媽就是從前的那個少女。
春節檔最適合“閤家歡”電影,但能夠彌合兩代人之間的裂痕才是“閤家歡”的意義。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張熠 圖片編輯:朱瓅
圖片來源:電影官微
來源:作者:鍾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