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我的姐姐》可謂是賺足了眼淚,這部“中國女性成長實錄”值得大家走進電影院,不管性別無論年紀。
這部電影憑藉稀缺題材、絕佳演技和真摯故事,在影片質量和觀影共情上都獲得了超高評價。
上映至第二天,累計票房就已破億,而且豆瓣開分就高達7.4。
張子楓的
「中國女性成長的實錄」
很多人説,《我的姐姐》這部電影,是中國女性成長的實錄。
或許你會覺得這個形容有些誇大,但當你真正看完電影就會發現,它當得起。
影片背景設定是父母突然離世,家中只剩剛參加工作的女兒以及和她相差十幾歲的弟弟。
這個弟弟,養還是不養?
養,弟弟是她上大學後父母才生的二胎,與弟弟連見面都沒有幾次。二十歲左右剛剛畢業的小姑娘,要工作要找對象,養活自己都艱難,卻突然被安排照顧一個幾歲的小孩,吃喝拉撒睡都要她顧着,且要一直照顧他到成人,半輩子可能都要圍着他轉,這和未婚生子的母親有何分別?
也難怪影片中的姐姐會説出這樣的話:“我要是養他我這輩子就完了”。
不養, 在中國這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大環境,選擇棄養親弟弟,未免太過挑戰倫理,更別提導演還將其搬上大銀幕,能否過審都會成問題,畢竟這樣的選擇確實與公序良俗太過背道而馳。
養也不是,不養也不是。到底該怎麼做?
這是觀眾想在影片中看到的,也是在看片之前大家所期待的。
我以為我會在看完之後得到答案,沒曾想導演卻巧妙地用鏡頭語音,將問題最終又拋回給觀眾。
二胎問題、重男輕女問題,中國女性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一一在片中被呈現。
導演沒有刻意去引導什麼,也沒有煽動什麼,她只是真實地將這一切呈現,最後將筆交給觀眾,由他們寫出最終的答案。
一個
「勇敢做自己的姐姐」
一位網友評論《我的姐姐》:“很高興這是一個姐姐勇敢做自己,而不是被弟弟拖累一生的故事。”
這就是這部電影與眾不同卻又感人至深的地方。
我們從同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中生長起來。這種文化自一開始就將我們與家庭緊緊綁在一起,我們每個人,即使是女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惠於其他女性的照顧和自我犧牲中成長起來,我們往往情感上就有歉疚,犧牲與報恩是我們文化的重要底色。
而這種文化從不鼓勵任何一個反叛者,當一個女性想要決絕挑戰一切時,她幾乎也意味着失去一切,親緣關係、社會資源,以及受整個社會的懲罰。自我還是親情,是我們難擺脱的命題。
到底是選擇自我,還是選擇親情,這個問題,其實這部電影最後也沒有給我們答案。
這部電影的導演殷若昕也表示:“電影是開放式結局,作為創作者,我們更想讓大家看到姐姐經歷和遭遇的這一切,至於最後的選擇是什麼,其實每個人的經歷和價值觀會決定對結局的傾向。”
或許對大部分人而言,既希望安然去飛翔,也希望她能學會愛。
這部電影的確演出了不少女性的心聲,它勇敢而且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一個拒絕命運綁架的女人。
從姐姐開始,到妻子,再到媽媽……這些本都是温暖美好的詞,但不少女性卻因為這些身份過着弱勢、高壓、超負荷、沉重的日子。女性好像總在扮演成全者和犧牲者……
但其實,這些一直以來被社會認為的理所應當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只是想讓大家看到,這種困境中的女孩,她真實經歷的痛是什麼。
而無論是姐姐、妻子,還是媽媽,這些都只不過是一個標籤,每一個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自己。
這部電影的導演、編劇、主演都是女性,她們用作品堅定地告訴所有女性:
對性別的不公平,你可以説不。沒有人可以用血緣綁架你,讓你承受不該有的責任。如果你接受一個不是你義務的使命,唯一的原因應該是你願意,而不是你必須。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情感也一定是來自於互相尊重,而不是任意一方無節制的被“道德綁架”。
人,首先應該是自己,才能去愛別人!
我們既要自立,也要學會愛,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