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上映8天之時,總票房已破6億,排行第二位,口碑評分卻是五一檔的第一名。
觀眾總體反饋都還不錯,讚揚多集中在氛圍塑造,以及演員的演技上面。
但在上映之初,墨君就聽到過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劉浩存的演技被質疑。
其實這個問題,二刷過後,就明白不是問題了。
説説劉浩存的表現。
和一羣“戲瘋子”飈戲的00後
影片是2019年的年末開拍,一直拍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殺青。所以劉浩存拍這部戲的時候,還不到20歲。
她所面對的每一個演員,都是圈內有口皆碑的實力派。其中不少人還是大家口中的“戲瘋子”,她的壓力可想而知。
她所飾演的小蘭和其他三位成員組成的特工小隊,要完成一個名為“烏特拉”的營救任務。營救目標是從背蔭河細菌試驗場(731部隊的前身)越獄出來的“王子陽”,目的是將此人成功送往蘇聯,在國際上發聲揭露日軍的反人類罪行。
既然是需要隱蔽身份的任務,那麼長相就要越普通越好,丟在人堆裏怎麼都找不出來的那種。像劉浩存這樣年輕美貌的女子,即便是做特工,也該是發揮另一種作用(此處省略幾個字)。
劉浩存的臉蛋極小,皮膚白皙,大眼睛水汪汪,在厚重衣服的包裹下更是顯得嬌小無助。
她在片中初次登場時,觀眾可能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這個特工看起來如此稚嫩,會不會拖大家的後腿呢。
尤其是對方特務朝她腳前打槍時,她發出的那一聲尖叫……跟沒見過世面的小姑娘似的,差點就讓我覺得劉浩存要在這部戲上栽了。
但隨後,張譯扮演的張憲臣就利用她的尖叫聲,成功脱險。
這裏處理得極妙,尖叫聲不僅讓觀眾吃驚,特務也愣了神,這才讓張憲臣抓住了機會,很顯然張藝謀導演在這裏玩了一把反套路。
據説拍戲的時候,張藝謀曾親自示範如何猝不及防的尖叫,能叫到把大家都驚呆才算是成功。
小蘭這個角色,給人的感覺就是懵懂天真,不太會收斂情緒。
深夜天台上,張憲臣對她説:“你應該當他(楚良)已經死了”,她忽閃着大眼睛問:“為什麼這麼説?”,由此引出了張憲臣和王鬱的悲傷往事。
張憲臣和她,一個是歷經滄桑的大格局,一個是初次嚐到離別苦的小格局。形成了一個很鮮明的對比。
在這一幕戲裏,小蘭仍然體現出很天真的一面,説着話眼淚就大顆大顆地往下掉。給人的感覺就是——雖然受過特工訓練,卻涉世未深。
很難不讓人擔心,她會成為整個營救小組的傻白甜式拖油瓶。
但是沒有,因為在這部片的重頭戲裏,她就表現得相當好,該利索的時候利索,把小蘭這個人物給立起來了。
我説的重頭戲,就是全片最考驗演技的那一段——火車上的對決。
這場戲裏,沒有幾句台詞,所有演員都在用眼神做戲,無非就是看誰更會演。
一組已經暴露,王鬱和楚良正處於特務的包圍圈中。秦海璐用了幾個回合的眼神,就已經看出自己身邊的“同志”都是特務偽裝的,但她還要繼續演戲,佯裝不知。
經驗最老道的張憲臣,不露聲色地觀察了所有人,確定一組已經處於危險境地,但他還不能有任何行動。
身份最複雜的周乙,要在同志面前偽裝成敵特,又要在敵特面前偽裝成自己人。
每個人都各懷心思,反倒顯得小蘭和楚良最單純。這些“眼技”細節,需要在已經瞭解到各個人物真正身份之後,二刷時才會注意得到。
小蘭被特務揪出來查證件的時候,一臉懵懂的神情很容易迷惑人,面對盤查沒有太過慌亂還反問對方一堆問題,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出外遊玩涉世未深的少女。
一個最不像特工的特工,反而更容易隱藏。感覺又一次被張導給反套路了。
前一刻懵懂無辜,後一刻在小包間手腳利索、毫不留情地絞殺敵方,原來小蘭的柔弱也只是表象。
張藝謀在設計一個角色的時候,會盡量避開演員本身的缺點,用其他方式去豐富角色的血肉。
例如劉浩存的外表柔弱,所飾演的小蘭性格也是屬於比較感性的那種,於是張導設計了幾場動作戲去彌補這個不足,不至於讓小蘭成為一個帶着女主光環的“bug”。
稚氣未脱的小蘭是一部分特工的真實縮影
片中最讓人難過的,是張憲臣和王鬱這對夫妻的背景。
為了秘密執行任務,他們將親生兒女交給別人撫養,沒多久就聽説撫養人被日本人殺了。
而他們的親生孩子,被人看到在酒店門前乞討。因為身負機密任務,他們不能去找孩子認孩子,這對於父母來説,多揪心啊。
張憲臣囑託給周乙的幾件事,都是如何完成任務,只有下車後才提了一句,“還有一件小事,找到孩子”
國事當前,家放在最後成了一件小事。
近代以來,據不完全統計,有2000萬烈士犧牲,有名有姓的才196萬,張憲臣和王鬱這樣的特工夫妻,不在少數,片中他們的孩子雖然乞討但還活着,這尚算一個好結局,現實中有人暴露目標被敵方拿着孩子來威脅,樁樁件件都是慘烈收尾。
若不是這些捨生忘死的特工們於黑夜中掌燈,於冰雪懸崖上抉擇,我們如何有這盛世陽光的安定生活。
同樣,小蘭這樣的年輕人,也是一部分無名英雄的真實縮影。
他們受過專業訓練,但也需要千錘百煉才能做到如王鬱、張憲臣那樣的冷靜沉着。
小蘭的優點是:身手敏捷、過目不忘;缺點是:容易感性、愛哭。她既不會像王鬱那樣隱忍無聲地哭,更不會像周乙那樣把情緒全都憋在心裏。
她的表現是外放的,讓人憐惜的,可也符合她的年齡和閲歷,使得這個人物有了立體感。
要知道,當年在黑暗中執燈的特工戰士,不乏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或許有伴侶,有父母家人,有些人第一次執行任務就犧牲了,無名無姓無人知。
小蘭是幸運的,她被導演賦予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她的存在不是一部分人所説的“可有可無”,而是黑暗中被寄託的“希望”——寓意本身已大過於人物的表現。
這一點,在片尾於和偉説的幾句話裏得到了昇華:我要你活着,看到天亮。
此刻我們才看到全片的第一次陽光,雪終於要停了。
和一羣戲瘋子飈戲,劉浩存顯然經驗是不夠的,正如和幾個經驗豐富的特工執行任務,她也只是勉強沒給大家拖後腿。
但在我看來,這個角色並沒有大家説得那麼不堪。甚至比《一秒鐘》裏的表演更有層次一些。
那兩滴凝結成冰珠的淚水,掛在下巴上,閃耀着太陽的光輝,倒是把這灰暗肅殺的氛圍瞬間給照亮了。
墨君始終認為,電影是情感的表達藝術,《懸崖之上》依託於當年日軍犯下反人類罪行的背景,着重於描寫特工與敵特周旋的其中一個故事,其實表達出來的,是他們無堅不摧的信念感。
他們都是普通人,為了信念而捨棄了普通人難以割捨的東西,無論是屢受酷刑死得壯烈的張憲臣,還是決絕吞下毒藥的楚良,亦或是無聲痛哭的王鬱和學會接受生離死別的小蘭,他們都有同一個身份和同一種信念。
看《懸崖之上》的第一遍是感受緊湊的劇情節奏,或許我們還在為王子陽是如何被接應上而感到困惑,為劉浩存在片中的作用感到不解……
看第二遍死摳細節才能真正明白這部片的意義,原來如何接應並不是重點。
而小蘭的作用就是“新生”與“希望”。
那麼有什麼比一雙純淨的眼睛更能表達這個意境呢?張藝謀選擇劉浩存,是選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