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猷君停手吧,奚夢瑤快罷演了
這屆觀眾已經吃不下強塞的狗糧了。
阿姨今天無聊點開《幸福三重奏2》下飯,一度被何猷君和奚夢瑤的“甜甜愛情”噎到。
尊貴的“長孫之父”在節目裏更像個“巨嬰”,強力膠般隨時隨地往“冷麪母親”奚夢瑤身上貼,向觀眾瘋狂暗示“我們極度恩愛”。
尬得人頭皮發麻。
沒看過節目不要緊,來跟阿姨做簡單的圖片賞析:
奚夢瑤被“綁架”笑不出來.jpg↓
何猷君用力“拔蘿蔔”.jpg↓
還有這個諧音梗土味情話,王建國看到會哭泣.jpg↓
我想長孫之父在接到節目組通告後,一定連夜開大會和公關團隊商討過人設計劃,新婚夫妻,該以何種相處模式示人,能更好地圈粉?
但就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想不開,非要放大這個“寵妻奶狗”人設。
何先生演得也很蹩腳,用一如既往的表演慾,給觀眾表演了一出出“恩愛笑話”。
和奚夢瑤一起出門,他強烈要求共撐一把傘,襯托着奚夢瑤倒成了“反矯達人”,直接拒絕“這樣真的很不方便”、“分開”、“沒有下雨”,小明才是真·“直男發言”。
他還時不時地就cue到身高梗,彷彿是要體現“自嘲”和不做作,呈現效果又莫名滑稽。
好好的婚戀節目搞得像是“奚夢瑤帶娃變形記”,就還蠻drama的。
誰還記得在此前,他曾在別的節目樹立過“工作起來很嚴肅,完全不搭理身邊人”的霸總人設呢。
迎風而變的人設只是軀殼,長孫之父這麼多年雷打不動的,只剩這強烈的個人表現欲了。
和吳京一家回憶戀愛往事,他會搶過奚夢瑤的話頭爭奪表達主動權;
當年那場盛大的“求婚儀式”,是他抱着吉他耍酷的個人秀場。
今天阿姨又去回顧了一下那年的新聞,何猷君像個cos謝霆鋒的“rock star”,奚夢瑤則是台下起襯托作用的迷妹,事後還有一個細節是我剛注意到:
儀式結束之後,本該是女主的奚夢瑤在一個角落等何猷君,見他走過來想去拉他,但何猷君像是在示意她讓開,然後把母親攬在了兩人中間。
追上去的奚夢瑤像個局外人……
含着金湯匙的兒子,自然時刻不能忘記,這湯匙是有人在一端握着把手才遞到自己嘴邊。
無意嘲諷,今天阿姨想客觀平靜地跟你們討論一下這個無法停止“show off”的何猷君。
按照“老來得子”的東方規律,作為父親最小兒子的何猷君本該是“金疙瘩”般的存在,參考各種影視作品裏姨太太生的小兒子,常見形象是“優渥憨憨”。
但在殘酷競爭無處不在的現實世界裏,母親四太是個無比強悍的女人。
她深知“老爺”的寵愛不是最終目的,由“寵愛”引發的“實權”,才是這一小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四太對子女的管教是很嚴格的。
何超盈小時候哭鬧着想出去玩,家裏不允許,賭王爸爸還能安慰安慰她,四太直接告訴她:
哭也沒用,你這輩子就這樣,認命。
哪怕已經長大到27歲,四太也會因為何超盈的一次簡單遲到,當着採訪的鏡頭對她破口大罵。轉頭隨便對採訪的主持人説了一句“今年她幹得不錯”,又能令何超盈受寵若驚到瞪大眼睛。
猶記得四太曾這樣對家人排位:
賭王第一,自己第二,孩子排後面。
在關係錯綜複雜的龐大家族裏,孩子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爭寵的工具。
“做好,並向別人強調自己做好”,你今天在何猷君身上體會到的“尬”,大概都是這樣的底層邏輯,他是緊繃着長大的。
小時候為了趕上和父親游泳6點就起牀;
當父親了就要立志5年內成為孩子敬佩的“英雄”;
一旦被人誤解,小作文立馬安排嘚吧嘚,力求碎碎唸到人人都相信且喜歡他。
説真的,阿姨在他身上看到很多同齡小“二代”的影子。
95年的小孩,剛脱離校園不久,要自己開公司,自己創業,證明自己有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老爸老媽管不到我”。
得益於父輩的庇廕,小二代們確實會比同齡普通人多一些見識,獲得的每一個聽起來唬人的title,都他們被填進個人簽名欄。
他們發自真心地認為,自己一定是那個有本事做出點成績的天才。
想想你身邊大多數畢業兩三年的年輕人,會不會更能體會這種“中二的稚嫩感”。
何猷君應該是被“精英主義”支配的那一類人。
互聯網彷彿真的沒有記憶,要知道三年前,何猷君還是被拿出來拉踩王思聰的“富二代模板”。
那時的他,身上貼着許多“別人家孩子”的標籤,這些並不全部經得起推敲的標籤,成為如今套住他的軀殼。
何猷君百度百科的“個人生活”一欄,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他小學六年級在“世界數學測試”比賽中獲獎的盛況。
全香港有360人都拿到的獎項,分量如何看客自行掂量。
我想這件事最大的意義,是賭王、四太和兒子“一家三口”的齊整合影,“賭王有個優秀的學霸兒子”,這是四太、賭王以及外界所有人對何猷君的期待,也由此成了他“精英人生”的開篇。
Title,是他逐漸掌握的“精英密碼”。
在足球隊當隊長,是“校隊第一個華人隊長”,雖然咱也不知道這有什麼實際牛X之處,但加上“第一”彷彿就厲害起來;
考上麻省理工,是“MIT最年輕金融碩士”,雖然咱也不清楚他後來為何放棄offer沒去上學,反正能被錄取就是能力;
在港交所慶祝Idreamsky公司上市,是“港交所史上最年輕的敲鐘者”,聽起來彷彿他在公司成功上市背後居功至偉,其實他當時只是該公司的首席營銷官,家裏只有一個四太佔股1.11%,還沒有持股3.38%的王思聰多;
如今回憶起他在綜藝《最強大腦》的表現也值得細品,一出場就是各種聽起來很厲害的標籤,比如這個“英國數學奧林匹克”,但一經深扒,用逼乎網友的話來説,可能是“我上我也行”的水平。
你當然無法否認他曾做出的成績,但這不是“天才的本能”,更像是被“精英主義”PUA的後遺症。
普通人對“豪門二代”的想象,可能覺得“有錢無所不能”。
但在賭王家這個從封建時代走來的鉅富宅門裏,錢反而令這些子女少了一份很重要的安全感。
主動或被動,他拼命努力,試圖證明自己,衍生出強大的自我表現欲。
只是苦心經營,風頭出盡,卻不想,那個活在精英套子裏出不來的人,留下最聞名的title只剩一個“長孫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