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了一個綜藝,節目裏岳雲鵬説自己喜歡的歌手是王菲,但王菲託人來加他好友時,他拒絕了。
然後嘉賓們集體瞳孔地震了,竟然有人拒絕自己的偶像:
岳雲鵬覺得自己能遠遠看着偶像就很好,你我不是一個圈子也不必因為我的喜歡而硬融:
岳雲鵬曾在一個歌唱類的節目裏,被問及猜歌手,他就直説是王菲。
與王菲同台也看得出崇拜和星星眼,而能與偶像保持邊界與距離,這就需要很多定力和清醒了。
網友的評價也很正面:
其實我特別理解岳雲鵬,那種最深邃、神聖的關係,往往並不需要靠你來我往的聯繫來維繫,只需要遙遙相望,有一個不足道的看見就夠了。
現代人要維繫的關係實在太多了,而我們其實最缺乏的是給人際關係做減法。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微信裏有成百上千的好友,但他們也僅僅是一段代碼,你和他們根本沒有多少聯繫。
盆友圈裏有各種各樣的動態,但你發現那些名字都很陌生。
很多人到處加好友,要經營朋友圈、打造朋友圈人設,實際上最後什麼也沒得到。
為了合羣,為了營造一種自己很受歡迎的虛假幻象,實際上時間都被你浪費掉了。
生活裏,往往會做減法,會保持社交距離的人,活得更清醒、更自由。
在一個綜藝節目上,錢楓在大庭廣眾下爆了一個大料:“涵哥,你為什麼把我微信刪了,他説陳坤範冰冰我都刪了。”
汪涵解釋説:
“這樣的生活非常輕鬆,時間都是自己的,很自在。”
彼此之間沒有微信,但我們之間並不會因為長期不聯絡感情就變得不好。
新褲子的樂隊主唱彭磊,也是個微信拉黑狂魔。
他的微信好友常年保持在100個,不常聯繫的人刪了,道不同的人也刪了,不會再有交集的人刪了。
他説,永遠不會為不值得的人際關係浪費時間。
是啊,我們總是感覺東西越多越好,但是,那些並沒有給我們帶來更多好處關係,正在慢慢地消耗我們。
作家劉瑜有句話説得很對:
“如果一個人需要你搭上很多精力才能留下,就已經註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後的緣分了。”
圈子不同,何必硬融。
想要緩解精神上的壓力,那麼,請你給家裏做一次大清潔;
想要生活變得輕鬆自由,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和那些令你感到為難的關係,説再見。
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我們真正需要的關係,其實也不多。
年輕人越來越依賴手機,依賴微信,中國網民每週的平均上網時長已經達到了27個小時。
但把這麼多時間花在社交上,我們有變得更幸福、更自由、更聰明瞭嗎?
而實際上,朋友圈裏刷屏的謠言、罵戰,你想破腦袋想搭話但又害怕打擾她的大佬,那些令你窒息的朋友圈關係……
這些瑣碎的東西佔用了你的時間,也沒有讓你變得更幸福。
到了一定年紀,我們就會明白,生命裏其實不需要太多熱鬧,更不需要太多關係。
社交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能周旋過來的關係,其實最多就100個,而人際關係越複雜,那意味着你分攤給最重要的人的時間反而變得更少。
而很多人花費大量時間與經歷社交,最終只不過是給那些最陌生的人留下了一點點印象。
而我們的時間有限,不該為這些紛亂的關係而活。
我們需要的不是好友請求,而是好友。
而真正的好友,也不在網上,它需要我們面對面的觸摸,心對心的交流。
其實我個人很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維持好自己內心的熱量,去温暖那些能讓自己更快樂、更幸福的事情。
而不是僅僅像個工具人一樣,滿世界觥籌交錯、推杯換盞。
有很多人説岳雲鵬拒絕王菲的好友申請是社交能力弱,但實際上,我認為他恰恰是情商高。
懂得人與人舒適的距離,也懂得自己與女神遙遙相望的美好。
因為我們的一生,不僅要尋求親密連接,與另一個人或者一個羣體保持深刻而自由的關係,也要學會捨棄那些自始至終就不屬於自己的社交。
王菲的好友申請當然很好,但保持這個距離,或許我們彼此都更舒適、不侷促。
擁有高質量的人際關係,比點頭之交更令人嚮往啊。
《極簡生活》中提到:
無論我們是5個人、50個人還是500個人互動,我們對他人都有影響力,它產生的“波紋效應”甚至遠遠超過我們自身。
人生足不足夠精彩,不在於擁有多少微信好友,而在於擁有多少愛。
如果被更多需要戰戰兢兢來維繫的關係消耗,我們也會感到緊張不適。
所以,給自己舒適一點的空間,整理一下生活和社交圈,輕鬆上陣。
許許多多的人家關係,互相靠近一點其實難上加難,而不如遙遙相望,倒能很快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