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鏡拿着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今天要講的電影,可能會有很大爭議。
鑑於各大平台都已經吵炸了,咱們就不繞彎子,直接進主題。
我要聊的這部電影是《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正式開講之前,為看過電影或者宣發的小夥伴們稍微科普一下。
按照中國的法律規定:
如果在沒有父母且哥哥/姐姐成年有收入的情況下。
姐姐/哥哥會被作為第一監護人,撫養弟弟妹妹是公民的義務。
同樣是按照中國的法律規定:
如果在證實自己沒有撫養能力的前提下。
通過合法途徑把弟弟妹妹送養他人,則是公民的權力。
換句話説,這個電影裏姐姐為弟弟選擇任意歸宿。
都可以籠統的歸類到“價值觀”層面的爭論。
講完提要進正片。
先説第一感受吧:
《我的姐姐》可以被稱之為“治癒系電影”。
剛看到一半,我的血壓就蹭蹭往上升。
在治療低血壓這塊,一部倆小時的電影,真勝過一切升壓藥。
堪稱醫學奇蹟,建議《我的姐姐》電影票納入醫保。
之所以我做這麼一段不積口德的評價。
並不是説它是一部爛片。
反而,我個人非常喜歡張子楓塑造的姐姐,和肖央飾演的舅舅,這些人設本身都還挺豐滿的。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加上《我的姐姐》前半段較高的劇情完成度,讓我能夠沉浸到故事裏。
但也就是因為它講故事的素質不差,等劇情展開之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真的太壓抑也太憋屈了。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一對父母雙亡的姐弟,姐姐正在積極準備考研,準備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年幼的弟弟卻成了姐姐考研路上的攔路虎。
姐姐到底要不要撫養這個弟弟,作為主線貫穿了整部電影。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假如姐弟感情很好。
是“揹着弟弟去讀研”,還是“含淚送弟弟去更好的家庭”。
兩條道路二選一,興許都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諒解。
然而,現實卻是姐弟關係並不好……
不對,是姐弟之間毫無感情基礎。
姐姐上大學之後父母生下了弟弟,姐姐剛畢業,父母就突然車禍身亡了。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別説情感互動,如果沒有寒暑假,恐怕兩個人之間都夠嗆能見面。
往下看,幾乎所有的長輩都強求姐姐停止考研撫養弟弟。
甚至父母葬禮剛結束,就要求把姐姐名下的學區房劃給話都説不利索的弟弟。
再往下看,在這個家庭裏,姐姐的存在更像是一次“生產事故”。
父母為了二胎生兒子,不惜假造女兒是殘疾人的證明。
而被計生辦工作人員識破後,第一件事就是揍了姐姐一頓。
一心想學臨牀的姐姐,被父母私下修改志願成了護士。
理由僅僅是“女孩子早點掙錢多好”。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父母去世時,手機裏只有跟弟弟的合照和姐姐那個沒有標註的手機號。
以至於交警在父母車禍現場看到趕來的姐姐時要先問一句:你是誰?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扶弟魔”、原生家庭、道德綁架、重男輕女、兩性對立……
一個個揭互聯網逆鱗的政治不正確,毫無預兆的砸了觀眾一臉。
只看營銷,《我的姐姐》這片子相當成功,它成功刺激到了觀眾最敏感的神經。
讓人下意識就想罵髒話。
但罵完之後,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我到底為什麼要罵它!
我並不喜歡“重男輕女”這種封建餘孽思想。
大家都是生而為人,憑什麼“生男就比生女好”呢?
難道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王位,等着冊封太子去登基?
這很不合理,該罵!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而等我看完整部電影之後,一個細節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姐姐供職的醫院,有一個病危的孕婦。
面對“保大保小”問題的時候,孕婦的丈夫毫不遲疑的選擇了保小。
理由是“好不容易懷上”,轉頭就讓老婆聽天由命。
更糟糕的是,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孕婦,居然也認可這種做法。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這或許更像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反應
而且這個時候,沒人知道孕婦懷的是男是女,只是大家形成了一個“生下來”的共識。
結合姐姐“被逼當媽”的處境,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了:
我們的命運,究竟是在什麼時候,被誰敲定的?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我的姐姐》的主視角是一個家族,拆分開是三個家庭。
分別是姐姐家、舅舅家和姑姑家。
三個家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姐姐 弟弟,為了弟弟的“未來”,姐姐都是犧牲品。
也許,在這個家族裏,每一個姐姐的誕生都是“事故”吧。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姑姑為了主角爸爸先是放棄了上大學深造,又為了給主角爸爸看孩子放棄了去俄羅斯做生意。
在她的精神世界裏選擇了“認命”,放棄了也許是光明的未來。
於是變成了劇中的慘相擔當。
舅舅呢,二混子一個,日常活動是玩麻將和覬覦主角繼承的那點遺產。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而在姑姑的家裏,又生了一對年齡相差很大的姐弟。
姐姐強勢卻在外面租房住,弟弟住家但沒什麼存在感。
加上自強不息的主角姐姐,和她的熊孩子弟弟。
這個家族變成了代代相傳的“套娃家庭”。
弟弟唯唯諾諾卻永遠被眾星捧月,姐姐天賦異稟但被邊緣化成犧牲品。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每一個人都在這個套娃裏左右橫跳,按照一種特定的“命運”循規蹈矩。
有人恃寵而驕,有人敢怒不敢言。
但等到出現了主角姐姐這個“反抗者”,打破了原本的“和諧”。
所有習慣於把靈魂交給命運的人,全部變成了施暴者。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他們用了一萬個理由:家庭、責任、愛……
想用這些東西,把姐姐的命運框定在某個他們認為合理的框架裏。
唯獨沒有任何一個人曾經試圖站在姐姐的角度思考問題。
哪怕姑姑對於主角姐姐正在遭遇的這一切,有那麼多感同身受。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她究竟想幹什麼?她如何定義她自己?她又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總不能因為她是小輩和女性,所以就要接受這種犧牲自己的“認命”吧。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我不完全否定姐姐去撫養自己弟弟這件事。
但不把話説死的前提是“一切基於當事人自覺自願”。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把一段看似和本電影無關的法律知識,放在文章開頭的原因。
要不要放棄考研養弟弟,不在於“血濃於水”的親情羈絆。
同樣不在於“當不當扶弟魔”的道德包袱,更和法律無關。
只在於姐姐本人想不想養和能不能養。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養了,或許就可以用“無私奉獻是一種天賦”概括。
不養,那就是基於現狀,自己還想不想堅持夢想、有沒有能力撫養自己的弟弟,跟着姐姐和去一個條件更好的家庭,哪個更適合自己和弟弟……
這些以姐姐的視角去分析的東西,才是處理姐弟關係的關鍵。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在《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的前一個半小時,雖然中間有些車軲轆話拖了節奏。
姐姐在“是否撫養弟弟”的問題上,也是來回烙燒餅。
但始終還能貼着我前面説的這些“反宿命論”去講故事。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如果一部電影商業能在自圓其説的基礎上,真的去讓大家引發一些真實的社會思考。
至少主創團隊用心了,我可以給他一個7.5以上的評分。
作為一個有姐姐的弟弟,它的有些觀點,確實讓我很受用。
但劇情來到收尾環節,一切好感戛然而止,劇情突然就變成了一碗白水。
沒錯,最後半個小時,在我眼中其實是垮掉的。
一方面,和我個人希望姐姐能不受羈絆安心追夢有關。
另一方面,也確實是電影為了一個happy ending強行拔高了角色的三觀。
前一秒還是熊孩子的弟弟,後一秒就決定把自己送出去。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而為堅持夢想不惜和世界為敵的姐姐,卻一夜之間就接受了弟弟。
甚至還特別加戲的讓姐姐來了段墳頭獨白。
一個從小不受重視、長大脱離家庭、差點被全世界當工具人的姐姐。
突然就“感謝苦難”去了。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最後再來一個有點拉偏架的所謂“開放式結局”。
不是不能這麼演,可一切都太突兀了,人物和故事的割裂感過於強烈。
明明只要在前面任意一個準備送走弟弟的情節留白剎車上片尾。
就有可能突破“探索人性上限”的大氣層,變成神作。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幾個硬續的轉折,讓電影又摔到了拿“重男輕女”和“性別對立”引戰撕x。
順便讓觀眾壓抑到呼吸困難的地下十八層。
害,反正我是搞不懂編劇這麼做的意圖是什麼。
也許,大團圓的結局更好過審,或者編劇想強調親情無價吧。
看到這裏,血壓又上來了。
電影看完,剩下的篇幅上點私貨
情感上我是非常反感“重男輕女”思想的。
這種封建老棺材瓤子觀念,就應該在歷史的垃圾堆裏冒臭氣。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可話説回來,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天下大同的世界。
但有些沉澱上千年的積弊,也確實沒法一蹴而就。
無論對女性或者男性,歧視、對立、衝突、誤解很難馬上消除。
那麼在一個有些瑕疵的世界,我們能做的就是首先端正自己。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我們可能是一個丈夫或者妻子、父親或者母親、學生或者職工……
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扮演任意一個角色。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首先是“我”。
是一個除了法律之外,別人不應該過份干涉的自由的人。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力,在法律的框架裏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一切。
就像《我的姐姐》中的姐姐一樣,只要願意承擔選擇帶來的結果。
那麼,這種不受干涉去選擇的權力,就應該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這個問題,我覺得值得每一個男孩、女孩、父母、姐弟、對了還有那些準備生娃要二胎的準爸媽們去好好琢磨琢磨。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如果你覺得我説的還有點意思,或者也希望能夠早日擺脱那些無聊的束縛,那就點個贊,讓更多的人給你更多的力量。
那今天就先聊到這裏,我們明天再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阿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64 字。

轉載請註明: 「我的姐姐」,我有話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