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演員或是偶然爆發。
另外一些演員則主要依賴名導功力。
而還有一部分演員可謂天縱之才,不但能演,還能導。
這樣的影帝賽果。
可謂無人能擋。
#
而做導演是很多演員的夢想。
譬如四大天王中有三個都曾流露過獨力執掌一部電影的念頭。
黎明更率先操刀一試。
結果是慘烈翻車。
其實導演這個職業。
首先需要有極強的洞察和思考能力。
以確定作品上下限。
其次還要有超乎尋常的推演能力。
以幫助進行電影鏡像的構建。
這一點可以觀察任何名導以及初執導筒即驚豔眾人之輩。
擁有這兩大能力且超羣的人,都絕非泛泛。
譬如內地的第五代導演代表張藝謀、馮小剛和陳凱歌,第六代導演代表賈樟柯、管虎及甯浩等。
香港新浪潮一代的方育平、譚家明、嚴浩、徐克和許鞍華,以及吳宇森、林嶺東、王家衞、杜琪峯、爾冬升和劉偉強、陳木勝,也包括新一代的莊文強、翁子光、陸劍青、梁樂民、麥浚龍和曾國祥、周顯揚。
台灣的侯孝賢、李安、蔡明亮以及新生代的陳正道。
甚至也可以去觀察一下那些著名的爛片導演。
作品可以證明一切。
這些例子當然都指的專職。
所以導演這個職務,
與所謂監製、製片人、出品人的概念絕不可同日而語。
是真正能掌舵一部電影的存在。
而金像獎,迄今一共舉辦了三十九屆。
總計頒發了四十座影帝獎盃。
其中有五座,身兼導和演。
從某種意義而言,他們可以超越任何影帝之上。
不可匹敵。
值得大肆筆墨。
1982年首屆
這部電影由香港嘉禾和許氏影業共同出品,而許冠文身兼編劇、導演和主演三職。
的確當得起一句“才華橫溢”。
其實單就表演而言,許氏兄弟中,許冠英還有可能是最出色的那一個,他是完全無痕的類型。
但如果綜合來講,毫無疑問應首推許冠文。
比如這部《摩登保鏢》,許冠文的一板一眼及多幕搞笑劇情的配搭,都看得出來設計表演的成分,不過這或也是一種風格,就是港式喜劇的特點,明明白白告訴你在搞笑,而表演也因功力不同有所區別。
許冠文最強的地方是將時代和小人物特色無瑕地融入到電影當中,其他人只負責表演,而他在操控全局的同時,也將表演臻至一個極高的水準。
戲裏有年輕的馮淬帆,沒有那兩撇鬍子,看起來很不習慣。
開創先河者,泰半微有瑕疵,但無損其偉大。
1983年第二屆
這也是金像獎史上唯一的“雙黃蛋”,另一個影帝得主是光頭麥嘉。
電影為動作喜劇類型,由永佳影業出品,洪金寶身兼製片人、導演和主演三職。
有人説洪金寶的演技一直是被忽略的。
這個觀點很正確。
其實應該説于占元一手帶出來的“七小福”,個個都動作根底與表演功力非凡。
尤以成龍、洪金寶、元彪和元華幾人更為突出。
成龍連莊金馬影帝,洪金寶金像影帝,元華以配戲為主所以拿了最佳男配,元彪雖未拿到演技類獎項,其多部作品的表演也不容忽視,其他幾人則以動作設計為主。
而洪金寶的編劇、導演能力同樣不容忽視,這一點可能還略勝成龍。
僅就開場與陳勳奇那段類似默片的表演,其實就足以封帝。
洪金寶的特點,是特別自然,他的每個動作、表情都是應劇情的變化而生。
就像一條入水的魚。
而“最靈活的胖子”這幾個字非他莫屬,其身手真的讓人歎為觀止。
動作時裝片的時代就此來臨。
吳耀漢和年輕的陳百祥客串,都是那種讓人躺倒在地的喜劇高手。
一個特別的軸,另一個特別的賤。
洪金寶不止是一個武師,他不論動作、表演以及對世情的洞察,都可謂宗師級。
1985年第四屆
這部作品的監製一欄裏有陳勳奇的名字。
年代讓人感嘆,那時候的香港電影人,真的都堪稱多面手,哪裏需要都能隨時補上。
所以並沒有白來的繁榮,人才與態度決定了一切。
B哥,沒文化、粗鄙、老油條而尤重情義,這個警察非常真實、接地氣。
劇中情節應該都有真實案例參考。
李修賢以本色出演方式駕馭了這個角色。
但人物並不臉譜化,而是骨血豐盈。
與街坊大媽的惡言對罵、面對惡徒的義憤盈天、錯手傷及無辜的自責與失去同僚的情緒爆發,表演絲絲入扣、令人信服。
當得起金馬、金像雙料影帝。
1986年第五屆
這是其“肥貓”形象的初次亮相,其後陸續開拍了電影《肥貓流浪記》、電視劇《肥貓正傳》以及《肥貓尋親記》,皆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由鄭則仕自編、自導、自演,並請來周潤發和曾志偉護航。
這裏講句題外。
周潤發在早期因潛心耕耘文藝類型片種,被稱作“票房毒藥”。
而其實就票房問題而言,商業類型片的票房必然會比文藝、小眾類型更高,所以談票房並不是簡單去看數字高低,而應該結合題材、宣發等綜合因素而定。
回到電影,這部影片關注社會邊緣人物,觸動人心且引人深思。
這是鄭則仕的第四十部作品,其表演細緻入微毫無痕跡,堪稱爐火純青。
在金像獎上力壓周潤發、許冠文和成龍,一舉登頂。
這四屆既導且演並勇奪影帝的驕人戰績之後。
等了十六年。
才迎來了下一位接力者,周星馳。
他的作品是《少林足球》。
而這一次更誇張。
不但出品人、製片人、編劇、導演和主演五職全部集於一身。
就連出品公司也是自組。
更於2002年第二十一屆金像獎上。
奪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三項大獎,以及一個男配和兩個技術類獎項。
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也幾乎可以稱作空前絕後。
如果通觀其作品而論,金像明顯還要欠他至少一個最佳導演和一個最佳男主角獎。
那就是三年後的《功夫》。
這個時期的周星馳,表演已入化境。
摒棄了早期誇張的肢體和表情語言,卻又完好保留了周氏喜劇的特徵。
表演極簡,卻無可匹敵。
對其他演員而言。
他們五人堪稱楷模,值得尊崇。
卻難以複製和模仿。